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离婚再嫁,我成了糙汉老公心尖宠(72)+番外

作者: 燕三月 阅读记录

第63章 多说多错

钱多梅说得滴水不漏的,要是以前的半夏,说不定还真信了她的话。

半夏继续佯装好奇的问:“钱大姐上次不是还在做南买北买的生意吗?你可真能干,才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南边开起了工厂,真让人羡慕,钱大姐开的什么厂?”

钱多梅摸着鬓角头发的手一顿,呵呵笑了两声:“妹子的记性可真好,那个生意我早不做了,现在在南边开了个制衣厂,喏!”

她扯了扯身上穿的西装套装,“就是做这些衣裳的,我们厂里生意好,这些衣裳都是要卖到国外去的。”

一个开了最多两个月的工厂,做的衣服就能销到国外?

一听说他们厂里做的衣裳能卖到国外去,旁边的乘客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能是多大的买卖。

倒是有些人不怎么信,瘪了瘪嘴,觉得她在吹牛。

两个小姑娘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觉得自己能进这样的工厂很了不起。

半夏连忙夸了夸,还羡慕的伸手摸了摸她身上的衣服:“这料子摸着可真滑。”

钱多梅笑得灿烂:“只要妹子跟着我去了南边,这样的衣服还不是想穿多少穿多少。”

半夏笑了笑没接话,转过话题又时不时的打听制衣厂的事。

比如现在南边流行什么料子呀?

什么样式的衣裳呀?

暗地里的打听厂里有多少人,是不是有很多缝纫机什么的。

半夏的姑姑林梅就是县里制衣厂的,从小耳晕目染的也听她姑姑说了不少制衣厂的事。

最起码一个厂里有些什么东西,怎么做衣裳,半夏还是知道一些的。

可是在和这位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南边开着制衣厂的钱大姐聊天时,半夏却发现,她根本就是一点都不懂。

连做衣裳的料子有几种,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

她估计也想让半夏知道她们厂里的规模,从而心动跟着她走,说了不少让人听着就不切实际的话。

老话说得好,满瓶水不荡,半罐水晃荡,更何况她估计连半罐水都没有。

完全印证了那一句:多说多错,少说不错的话。

在她的话中半夏还听出,他们那么大的一个厂,竟然不是流水线生产,而是一人负责一件衣裳!做多少件衣裳就拿多少钱。

这位钱大姐确定是开制衣厂的?

还有就是厂里的占地面积、工人、缝纫机、生产数量听着也很怪异。

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很夸张。

这位大姐怕是连计量单位都不知道吧,工厂占地面积听她说得有一万多平方公里?

这得有他们三个县城那么大呀!

这南边开厂都这么厉害?

这钱大姐就这么有钱?

有这钱还做火车?怕是得坐飞机吧!

如果说半夏之前只是怀疑,那么现在,她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这个钱大姐有问题!

在看一看她身旁的两个懵懂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是骗子无疑了!

钱多梅压根还没觉察出来半夏已经发现了她的问题,还在那里说着他们工厂上个月赚了多少钱,卖了多少货到国外的话。

越说越错!

估摸着也只有啥都不懂的人才会信她的话,旁边的乘客有几个也听出来她话中的不对劲,一个个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她,觉得这人吹牛太过。

牛都能飞起来了。

之前和半夏换位置的男同志便笑话她:“这位大姐,你们厂真的就那么大?和咱们省城差不多?怕是得招几十万的工人才行吧!哈哈。”

这人的话惹得好几个人笑出了声。

当然周围的乘客中也有和那两个小姑娘一样不知内情的,听人这样一说,才知道钱多梅说得太夸张。

钱多梅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脸色微微一变后马上恢复了正常,笑着拍了拍座位前面延伸出来的桌面:“哎呀!这一不小心的就多说了一个零嘛!去去去!我又没和你们说,别打扰我们几个女同志聊天。”

第64章 遇险

半夏却没有再和她聊下去的欲望,她现在只想赶紧找列车员说说情况,这个钱大姐只怕是个人贩子!

半夏对人贩子深痛恶绝,在梦中,她的小石头就被人贩子伤害过。

趁着去洗手间的功夫,半夏找列车员说了说情况。

可惜,列车员摆明着不信,觉得是半夏想太多,人家不过是吹了个牛而已,咋就成了人贩子了?

“同志,现在的年轻人去南边闯荡的人是越来越多,有跟着家里亲戚的,也有跟着村里老乡的,你见着的估计就是跟着村里人一起去的,别想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的人贩子哟。”

半夏忙道:“万一是呢?要真是人贩子,那两个小姑娘不就惨了,谁知道她要把两人拐到什么地方去?这人怕还是个惯犯!”

列车员无奈的看了一眼半夏:“我知道你是好心,警惕心高,但咱们也不能随便怀疑老百姓啊!”

就在这时,一位长相平凡得放在人堆里都难以发现的男人从他们身旁路过,男人在路过时,低着头,眼神阴狠的看了半夏一眼。

半夏并没有发现,还在和列车员说着话。

经过半夏坚持不懈的劝说,列车员终于同意去问问情况。

半夏也不傻,连忙道:“别!我先回去,你过一会儿才来,最好是多叫两个人。”

这要是两人一起,万一人家知道是她告密的,趁机报复她怎么办?

她可不想冒这个险。

列车员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转身去了另外的车厢找同事。

半夏心里松了一口气,见旁边的洗手间没人,开门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