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你更野(81)

作者: 山代王 阅读记录

一师一生对站着,短暂且无厘头的沉默后,白晓莉开口:“优秀学生代表?”

依稀记得还有个环节,许桑问道:“优秀老师代表?”

“……”旁人怎么听怎么像讥讽。

“对对对,多巧啊。”白晓莉抬头挺胸,“许同学,我说不定马上就能升一级了,听说等会就能有消息,到时候上面的公示下来,你可得给老师送送祝福啊!”

“……”许桑往后退了一步。

“不说话算什么啊,已经高兴到失语了吗?”白晓莉呵呵笑了几声,下一秒无缝接电话时,都是扬着16颗牙齿的,“喂,哪位?”

许桑提步,往旁边走,正倚上墙,面前刚还有几分优雅气质在的女人,中风一样原地边抽搐边哭,两手搓着头发,半个身子都跪到地上。

“……”得亏身边人多,不然被讹钱都扯不清楚。

听到动静的几个老师连忙上去扶人,被一把旋开后,就听白晓莉瘆人地笑着:“凭什么啊?老娘在这学校工作多少年了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凭什么评个级还搞学历证明,他妈我都几十岁的人了,哪记得上的哪所大学啊……”

上台前,许桑隐约听到有领导说:“白老师都这样了,应该代表不了了,快去找个口才不错、还有激情的老师顶上!”

推开帘子前,他回头看了眼。

上下一套白色西装,本该是有几分风韵的人,此刻却染了满身泥渍。

想起之前在办公室听老徐说的关于白晓莉那些话,许桑捏着发言稿的手轻轻用力。

能不配位,正得应得。

“大会第四项,优秀学生代表发言……”

许桑微微低身,接过话筒后,将稿本摊开立在花束之后。

他身高腿长,校服并不张扬的色调将人衬得很清爽,扬着少年人的气质。上场片刻,便引起一阵语气歪七扭八的拟声词。

许桑抬头,目光扫过台下红白交杂的身影,开口:“大家好,我是来自理一班的许桑。”

还挺巧,原先那个学校,他也来自理一班。

他向来不加敬辞——以至于每回开头的说辞完全相同,从不需要“尊敬”“敬爱”来回切换。

望着台下同样陌生的人群,意外雷动的掌声里,他下意识地开口:

“检讨书——”

第42章

先前, 考虑到发言人代表的是高三群体——一个压力山大、激情不够只能话筒来凑的群体,负责的老师还专门把话筒音量调到了最大。

蚊子腿蹬过话筒都能叽歪出声,更甭提这声已经在操场上回响成“二重奏”效果的发言了。

“嗯?啊?哈?”

浮躁得跟有多动症一样的人群, 闻声耳朵就竖起来了,脑袋左右偏倒,上下嘴皮一阵噼里啪啦:

“叽叽咕咕叽里咕噜……”

与此同时,候场的老师不禁嘀咕一句:“不是优秀学生代表吗?”

年级主任也跟着皱眉, 手肘哐当到徐富身上:“老徐,你还真安排检讨啊?”

“……”徐富冒了两滴冷汗。

他使劲瞪了几眼台上的许桑后, 念着人数学满分过、还是他的心头宝……只得强忍着难受疯狂救场:“先暖个场嘛, 你看下面交头接耳的,这气氛不就热闹了吗?”

“也是,”想想,年级主任深表认同,转过头去看那个老师:“你也是老了跟不上时代,同学暖场呢。”

老师“哦”了一声:“……还能这么暖呢。”

回声传到耳底时, 许桑回过神,垂眸看了眼摊开的文本内容。

上面比腿毛长势还潦草的字迹里,密匝匝地尽是“行为不端”“不守纪律”一类的字眼……中间部分,还是他惯常使用的策略:

打六七排省略号——业务太熟练,临场编,就跟张嘴吃饭一样轻松。

“……”许桑指尖轻点话筒,结果被带出的一阵杂音刺到了耳。

他轻拧眉,还算冷静地扫过台下一众, 平淡:“抱歉。”

眼下,“检讨书”上的文字跟不可回收垃圾一样,摆在那里一大堆, 却丝毫没有利用价值。

想到刚班级走方阵时,激昂而有劲的励志宣言及入场辞,他本想杂着揉着便说了。

可目光擦过理一班班牌、望到后排因身高而格外出众的身影时,他轻顿,眼里闪过些情绪,改了口。

“我收回刚才的道歉。”许桑伸手合上红本,流连了两秒演讲架上的假花,平静发言,“这是一篇检讨。”

“嘿哟,还收回道歉,不还是篇检讨吗?!”听到他的话,年级主任原地一蹦,差点火箭一样冲上台捂住他的嘴,但考虑到远近问题,他收回腿,转头责问徐富:“说好的暖场呢?”

“谁跟你说好的……”小声抱怨完,徐富冷汗涔涔,“我这也没料到啊——要不,我去给他拉下来?”

“去个奶奶腿啊!”年级主任忧心忡忡,“直播呢这,拉下来名声还要不要了!”

“不拉下来就有名声了?”徐富疑惑。

“说你蠢呢。”年级主任抿唇,“再去你班上拉个备胎过来,等会搞正反两面。一个优秀学生,一个学生代表,也说得通。”

“……”徐富大为震撼地竖了个大拇指。

身旁隔幕帘后,站着一堆三个环节后准备上台宣誓的老师群。

听到前面跟要为非作歹似的发言,隔着细薄帘子,视线长针一样扎在许桑背上。

两秒空当想说辞时,许桑微不可察地皱眉:

这如芒视线,跟“背刺”有什么区别?

指尖缓缓将音量调小一些,他声色淡然:“有人说,我是个问题学生,人跟我呆久了会得病。没想到,小学计算机题,还真有人选择D项:微机病毒能生物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