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炮灰的命不是命?垫脚石?(48)

作者: 页不白 阅读记录

谣言在京中越演越烈,皇帝在这个关头将她招进了宫。

“沈爱卿,你对京中的谣言有何看法?”这是姜与乐第一次在皇帝眼中看到探究。

皇上老了,头上已经有了白发,深不可测的双眼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浊。

“皇上认为呢?”姜与乐抛回问题道。她已经不是最开始那个沈修撰。

虽然谣言是假,但有一点是真,她一声令下,岭南必乱。

但她只为任务何来,无意毁百姓安宁。

“哈哈哈,朕当然信你,你可是朕亲自选的状元郎,是为朕兴盛天宇国的肱骨之臣!”

姜与乐不在乎皇帝的话是真是假,只道:“微臣不管从前、现在或是未来,忠于皇上,忠于天宇国。”

她的意思很明显了,听了她的话皇上的笑真心实意了几分。

“爱卿,你说人怎么总是贪心不足呢。”

很明显说的是景王和安王,皇帝其实一共有五个儿子。

二皇子是皇帝最喜爱的,性格豪迈爽朗,年纪轻轻隐姓埋名去了军中,一次抵御外敌时残了腿。

虽面上开朗却是再也不喜见人,自困于府。

四皇子和五皇子年纪尚小,景王和安王有一些才干但无仁德,视人命如蝼蚁。

皇帝日渐年老,没有满意的继承人,本就忧心,儿子还兄弟相残,自然愈加痛苦。

姜与乐当然不好评价,谁知皇帝话锋一转问道:“沈爱卿,依你之见谁堪当大任呢?”

“皇上,此事微臣怎好妄加议论。”

“哈哈哈,爱卿慌什么,朕不过随口一问。”然而皇帝却是突然精神萎靡了似的,挥了挥手道:“朕累了,爱卿先回吧。”

姜与乐行礼告退。其实她一直没看透这个皇帝,但她是感激他的,不管是因为什么,至少面上他给了她最大的支持。

接下来的京城颇有风雨欲来的样子,直到一封密信呈到了御史大夫谢大人的桌案。

谢大人一直是中立派,当即将写了折子连同密信一起呈给了皇上。

“好,真是好的很呐!”皇帝将奏折使劲的甩在穆渊脸上。

穆渊忍着怒气不解的问道:“父皇,儿臣到底犯了什么错?”

“什么错?你自己看!”

皇帝抽出一封信扔到了穆渊脚边,他捡起来一看,瞳孔微缩,冷肃的面容瞬间龟裂。

“不是,这是假的,这是伪造的!”穆渊声音不自觉的发冷。

谁?是谁出卖了他?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皇帝哪能不知道他说的真话还是假话。

“老三,你和老大怎么争,怎么闹,朕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千不该万不该通敌叛国!”

“通敌叛国”四个字下来,穆渊血液都凝结了。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只是……”他只是想借助北辽国的力量斗倒景王,并没有想叛国。

第41章 种田文中的六元及第状元郎27

“三弟啊,你怎么能做出此等毁国之根本之事!”景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如果不是他眼睛里的幸灾乐祸,还真以为他是关爱弟弟的好大哥。

谁知皇帝冷哼一声,又扯了一封信扔景王脸上,怒声道:“你以为你又是什么好东西?”

景王慌张的捡起信封一看,原来是状告他纵容亲族手下强占良田,强抢民女。

不过有穆渊的对比,他反而没有太过害怕。适合那个位置的就他们两个人,只要咬死了穆渊通敌叛国,他自然就是赢家。

“父皇,都怪儿臣约束不力,父皇要打要罚儿臣都认了。”

“你的的账晚点再算。”皇帝看向穆渊,失望的说道:“本来以为你们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你竟然勾结敌国这种事都做的出来!”

“父皇,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此刻穆渊再也维持不住平日里那个冷面王爷的样子。

皇帝难过的说道:“你们的字是朕亲自启蒙,朕岂有认错的道理。”

“来人,将安王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处置。”皇帝的声音里是微不可闻的颤抖。

“不要!父皇,儿臣是冤枉的……”

穆渊的声音完全消失皇帝才看向自己的大儿子,无力的说道:“老大,该处置的处置了,自己去刑部领罚。”

“是,父皇。”

皇帝背过身,景王自觉退了出去。

“王爷,此事……”景王的随从意有所指的问道。

“没听见父皇的话吗?一群不知死活的狗东西竟然给本王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还想本王给他们擦屁股不成?”景王冷酷的说道。

随从瞬间明白了景王的意思,这是要弃车保帅。

景王舍得自断手臂,一是如今皇上正生气不敢阳奉阴违,二是穆渊已经再无与他相争的可能。

至于两位小皇子,他完全没放在眼中。父皇已是暮年,两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还想和他争不成?

“去刑部。”他可得好好在父皇面前“悔过”。

……

“小伍,给各位大人去信了吗?”

“大人,已经一一送到他们手中,晚上定会按时到。”

姜与乐喝着手中的茶,看着皇城方向,她筹谋这么多年,可不会轻易罢手。

朝中大臣不约而同来到了一处巷子,巷子深处是一座茶楼。

“沈大人?”有人失声喊道。

底下的大臣惴惴不安的看着姜与乐,她安抚一笑,道:“各位大人不必紧张,我找各位前来不过有事相商。”

众大臣:谁家好人请人商量事先甩别人罪证。

“不知各位大人对安王一事如何看?”姜与乐的声音不辨喜怒,整的底下的大臣们一时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