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故事[救赎](140)
因为《多维世界里的我》仍在录制中,所以播放方式为间隔三周发布下一期。
在第一期正片发布之后,起初只是围绕争议较大的部分令《多维》成功破圈,例如何子游的镜头、结局社工和村民的打架等,悬念总让人着迷。
随着时间沉淀,加上越来越多路人入场,或许也有节目组宣传组有意无意地助力,《多维》这一档新职业综艺的独特逐渐被爱好解读人与社会关系的观众发掘。
《多维》是综艺,但不止综艺。
有趣如“荡气回肠侠客”徐扬帆原来也苦于晕车,刚转型实力派演员的宋汝然摇身一变又成了搞笑女王金句频出,温柔姐姐高荔也被观众挖到毒舌精辟一面。
也有“从不怯场公主”余渔在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对三位姐姐展露出不为人知的“随时随地超亲肤”属性,E(外向的)人社工队长吴楠涛巧如弹簧,能屈能伸,德很配位。
而代澜……
在辛穗转载的博文里如是说:
“温柔细腻的灵魂,看似纤弱蒲苇,或是脆弱玻璃,实则韧如尼龙编织绳,坚如钢化玻璃。”
“素人妹妹,乍一看不起眼,再看看有意思……确实是考过证的,有点东西。”
“你看,大博主都这样说你诶!开不开心!”
最后一句当然是辛穗说的。
代澜抱着手机逐字逐句读这片万赞博文,没即刻回复好友信息。
文章说:“同是社工,比起吴楠涛作为队长的领导力,小澜总会在细节处为大家收尾。”
留心文件,擅长查漏补缺,基本上是指哪儿打哪儿得力助手型。
……
说不上来,只觉得微妙。
微妙在这位博主仅仅看过一期便能品出这么多来,微妙在她似乎从文字里看见了自己,但又不像自己。
指尖从悬在屏幕上到渐渐蜷起,代澜认真问自己,试图通过反省看清自己,却依旧隔着薄雾,无法触碰。
也许是博主挑了好的说,太过美化她,也许是她自己对自己抱有太多期待,也许是因为她就是不认识自己,所以看不明白。
缄默中再选择往岔路二选一走,惯用逃避,先继续浏览。
博主大致表达,《多维》在“第二世界”里借助“魔方”,撇除综艺里惯用的游戏环节,就暮镇敬老院为例,带观众在纯粹的日常中看到了社工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节奏。
打工人要苦哈哈早上八点前到办公室,社工们因为身处敬老院,所以还要更早起床,配合老人作息。
甚至某些时候要随叫随到,早要巡房,晚要巡房,叮嘱吃药,填写数十个不同表格。
每周还要上交日报周报月报,间或政府村委公司布置消防反诈义诊、送物资、大扫除……大大小小的项目社工都参与其中,成为各种部门机构与村民之间的纽带。
“作为在正国里较年轻的职业,许多人对社会工作并不了解,甚至存在许多误区……”
“而《多维》正好弥补了向大众科普的空缺,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社会工作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它和他们不再遥不可及……”
“目前看来几位嘉宾和素人社工产生的化学反应很有意思,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接近纪录
片模式综艺的平淡感,大概因为都是善良的人,这几位聚在一起应该能建成很好的团队……”
……
代澜看到末尾,顺手又退出重进博文,发现赞评转再度以百为单位增长,最后退出时回到微信辛穗的小窗,指腹轻轻按压,将这个链接放入收藏夹。
不过她又动了些小心思。
三分钟后,这份链接出现在何子游的小窗里,而后代澜起身,朝不远处立在矮墙边朝田野远眺的男人走去。
三周……
三周时间里舆论因《多维》的出现而动荡,而七人为建成厨房做准备,四处动员在大棠村推动老人、妇女、村民组织成立,邀请大家积极参与——这些组织是建成公共厨房的有力助力和坚实基石。
开会、演讲、活动……想尽一切办法让社工在村里增强存在感和可靠度,让大家信任他们建设组织是利大于弊。
忙碌了一天又一天,除去因为遇见盘纬雄这类人而碰壁,也算是有些进展。
比如陈豪加入大棠“玫瑰妇女”组织,并被推选为组长。
比如赵鸥和盘东久带着左邻右舍一起加入大棠银龄组织,并出谋划策,组织正式命名为“金阳光”。
比如此时他们正在村里一户大家门外,等待村民组织会议协商结果,胜利在望。
又比如代澜自己。
三周时间奔波磨砺的同时,终于克服了以名唤某人的羞耻症,总算偶尔会玩笑,学习做朋友,只是朋友。
但一步一步,距离不断缩短,忽略参照物,分不清是谁向谁靠近。
男人闻声,抬手浏览信息后恰好向她侧身,却和身后泛滥绿意,朝她迎面春风。
“第二十条优点,刚刚发给你了。”因为距离很近,代澜轻轻。
何子游微微低头,在勾唇后化开涟漪催眼角也弯弯。
春天到了。
第66章 瑾瑜意外之外
“我看到了。”
应答时,代澜从何子游如渊深瞳中望见了自己的倒影,她听他继续“吹捧”,好似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任务:“恭喜收集进度过半!”
手机熄屏迅速揣进兜里,何子游朝她示意击掌,代澜也照做。
仍戴着掌套,惋惜的是在转瞬触碰间未能感受到他掌心温度,代澜将手收回,缩到身后,原本握着手机的右手和主人无法坦荡,所以默默与左手牵上,在轻松模样之下难为情地揪着掌套布料起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