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焰[刑侦](136)+番外

作者: 风行舟 阅读记录

事情发展到现在,南滨浮尸案基本明晰,还打掉了一个村窝毒贩毒的据点,结合毒贩那边卧底得到以及萧挽拼死传出的情报,戚北辰收拢包围圈,挨个击破的不亦乐乎,估计这几天是没什么时间出现了。

山雨欲来,最近要搞出的动静不可能会小。

而关于那个死者……

故事的起源……其实说来也简单。

正如资料所显示,这个村子穷,很穷,后来新区建成导致本就不多的青壮年的流失,让这个村子变得更穷了。

所以后来他们偶然发现的溶洞没有声张,而是跟毒贩牵线用来做了“毒窝”,至于牵线人,是一个叫赵严的村干部,抓捕路上一头撞向了嶙峋的野石,失血过多没抢救回来。

此中微妙不道,继续深究此人显然已经不归属他们管,所以再说说死者杨晨。

此人便是留下来为数不多的青壮年之一,但他常年外出务工,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留下来帮衬一二,但杨晨这次回来的时候却偶然撞破了村里某些人干的的阴损勾当。

青年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偏生又是个心眼实的,既无法容忍自己的村里滋生这些龌龊,又还存着心软不肯把事做绝偷偷去向警方举报,于是思来想去,天真得以为举个火把把那些“金子”烧尽,从此万事大吉,大家安居乐业,就当没这回事。

但那又怎么可能呢……

任谁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上去看,那都是不可能的啊。

能做到贩毒这一步的人对金钱的欲望已然压过了人性,堆金积玉的滚滚财富,和一个无知又可笑的傻小子的螳臂当车,那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她不愿去还原那些人的轻蔑。

几个小时前的她还冷静地坐在审讯室里,没有一丝表情地听着凶手之一将作案的全部过程托盘而出,她清清楚楚地听见了每一个字,掰开揉碎了嚼,然后喉头发涩,心里竟不知是什么滋味,也就只剩下了悲哀的苦笑。

那个瘦小佝偻的案犯满脸写满了看不见希望的灰败,让人几乎想象不到他参与杀人时狠厉毒辣。

他勾着头,说:“杨晨,是赵严逼我们动手的,开始的时候赵哥许给他好处让他跟我们一起,但他死活不同意,非要把货烧了,好说歹说都没用,这赵哥肯定不答应啊,然后起了冲突赵哥就往他头上砍了一刀,但他又不肯自己背这个罪名,为了拉我们跟他下水非要我们这些在场的人……”

“一人去砍他一刀……是吗?”

这样,生死休戚共同利益化,就不存在出卖。

“警官,我们的把柄和财路都在他手上,我们不得不听他的啊。”

那个案犯还在努力地推脱着自己的责任,无论是法律制裁的责任,还是良心的责任……都轻飘飘地推到了一个“被逼”上。

还能说什么呢?

所以顾连绵没有再看那案犯一眼,冷着脸一言不发地走出了审讯室。

一人……一刀?

当时在场的人,足足有十九个。

十九刀,头部几乎砍成了肉酱,然后绑石沉河,毁尸灭迹。

再或者,村内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对杨晨的回忆——

老奶奶推了推老花镜,慢吞吞地道:“你说晨子啊,晨子是个很好的孩子啊,他是老杨捡来的孩子,对他爸一直很孝顺,后来他爸走了后他每年农忙的时候还会回来帮衬他二叔,人也热心,我前些日子病了还是这孩子找车给我送去医院的呢……”

“……”

她依旧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她在保存尸体的冰柜前站了很久,没有说一句话,然后又默然地离开。

此事便算到此结束。

杨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前就是一个死状凄惨的被害人,真相大白后,那些听到报道的人会怎么议论这个被害人?赞其良善,怜其不幸,这种当然有,而另外一种……会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然后头头是道分析出一大堆来论证如今好人不能做,不是自己的事千万不要多管。

当然,各有角度,都很合理,谁也没有如何不妥,顾连绵只是觉得……有些许如鲠在喉的悲哀罢了。

哀悼一个……善良却不懂保护自己的……“傻子”。

明明还是个青年人啊。

但不管怎样,他都只是个被害者了,在某个普法栏目剧以“杨某”的身份匆匆带过,人们茶余饭后感叹几句,意见不一,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再也不会在这个世上掀起一点水花。

顾连绵抬头看向方衍之。

他依然是在笑的,可他的心情跟她一样,甚至以那人的个性,恐怕是更甚的。

难为他还要过来逗她开心。

顾连绵在心里叹了口气,伸手到他的脖颈处细致地将卷了边的警服领子整理平展,然后轻轻拥抱了他一下,拍拍他的后背。

很平淡的一个动作,霎时击碎了那人整理妥帖的所有伪装。

她在他耳边淡淡地道:“结案报告写了,就过了吧。”

也只能过了,不然还能如何呢

死去的人他们只能做到为其雪冤,活着的人他们还得继续守护,永远不能停留。

忍受每一次的沉重,然后负重前行。

“我知道。”

方衍之低低“恩”了声,然后说了句“你也是。”

有些事情,根本不会因为见得多了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刑警的致郁率那么高的原因。

人的悲喜可能并不相通,但各种复杂因子混合而成中的或多或少的善元素,大概对生命的逝去都有着本能的厚重。

“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