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里村外(2)

作者: 潼安安 阅读记录

「咳,我这是几十年的老毛病了,入秋就喘。」

周姨娘好脾气地解释着,语气中竟然充满了抱歉之意。

那顿国公府的午膳,不夸张地说,我能记一辈子,甚至等我有了儿孙,我还能激动地对他们炫耀个三天三夜。

因为我自出生起,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饭菜。

鸡鸭鱼肉,油水十足,虽然那些名贵而精致的菜,我都说不上名字,但我知道,那小小的一碟子,就抵得上庄户人一个月的花销。

我奶也想矜持,毕竟是在做客,但奈何肚子实在是不争气,幸好这里的婆子丫环很有眼力见,在我们吃饭时,她们都避了出去,我俩这才放开腮帮子,吃了个沟满壕平。

吃完午膳后,丫环们又奉上了香茶。

我悄悄扯着我奶的衣角说:「这茶的味道太淡,还不如咱家的树叶子泡水好喝。」

我奶一把捂住我的嘴:「少胡说,你懂个屁!」

就这样,喝完一盏又一盏,直到喝第三盏茶,才有个婆子欢欢喜喜地进屋对我奶说:「李姥姥,您的造化来了,我们夫人听周姨娘说家里来了亲戚,直说要见见您呢!您快随我来!」

「啊?这、这也没给国公夫人拿孝敬,怎么有脸去见呢!」

一时间,我奶有点蒙,也有点胆怯。

这婆子口中的夫人是兴国公的正室,听说不仅有诰命在身,还与宫里的太妃有亲,这样显贵的人物,我们这般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怎配结识?

那婆子哪肯依呢,纵是我奶心虚,她也连拉带拽地领我们糊里糊涂地去了一个更宽敞的院子。

门帘一撩,我和我奶突然进到一间香气扑鼻暖烘烘的屋子,屋子里有很多穿着艳丽衣裙、满头插着金银珠翠的女人,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但我却一眼就盯上了坐在地毯上玩耍的两个孩童。

他们一个梳着羊角辫,一个戴着小锦帽,奇的是,这两个小孩竟然长得一模一样!

见了贵人,我奶的双腿有点软,我也麻木僵硬,像极了镇上泥人匠手中的泥木偶。

下跪、请安、落座、喝茶——

十岁的我,小脸窘迫,快要愁死了,怎么又是茶啊?!

实在是喝不下!

我原本以为周姨娘就够像娘娘的了,但与高贵华丽的国公夫人相比,她就不像了。

出乎意料的是,国公夫人的性子颇为直爽,一阵哈哈大笑之后,她斜倚在榻上对我奶招了招手:「老姐姐坐那么远干嘛,来,坐榻上来。」

我奶红着脸忙不迭地哈腰:「不敢不敢。」

「咳,你们庄稼人就是心思重,别看国公府表面富贵,其实内里都空着呢。要我说啊,还是种田轻松些。」

「庄户人都是泥腿子,比不得您生来是享福的。」

「哈哈哈,享福享的这身子都不中用了。」

「您身子看起来康健着呢,必定是高寿的,日后享尽儿孙满堂的福。」

「……」

在我奶忙着和国公夫人说话时,我却只顾着看那对粉雕玉砌的双生子,他们的性子很好,解不开手中的九连环,却也不急不恼,尤其是那个戴锦帽的男童,一直在「嘻嘻」地笑。

倒是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女童,小小年纪,便有了几分贞静的淑女风范。

看到她,我想起了家里黑黢黢的秋妹——

该说不说,若论打架,我妹妹那是赢定了。

京城一趟,我家收获颇丰。

周姨娘给了十两银子和五六件旧衣裳,国公夫人给了三十两银子和几大包的糕点、干果、茶叶、绸缎、药材和肉干。

国公府的少夫人——那对龙凤胎的娘,听说我娘即将临盆,不仅给了一包袱孩童的旧衣裳和旧玩具,还特意让婆子包了两粒妇人生产时的保命丹。

对了,少夫人还送了我一个精美的黑漆木匣,那匣子上还雕着花呢。

「春妹过几年该及笄了,这几件首饰权当为她提前添添喜气吧。」

临行前,她站在院中的海棠树下,衣衫翩翩、轻音款款地道。

少夫人长得可真美,一张鹅蛋脸上有着两道弯弯的柳叶眉。

可她到底有多美,我小小年纪,说不清楚,只是在内心隐约觉得,大概天庭的仙女也不过如此吧。

我奶又要拉着我磕头,少夫人却急忙将我托起:「不值什么的,切莫如此。」

离府时,周姨娘命婆子为我们雇了辆马车,但我奶哪里舍得,马车刚到城门,她就退了马车,改雇了一辆破旧的驴车。

如此,又省了几十文钱。

这几十文钱,可以买上四五斗粮食了。

如果不是从国公府带来的东西太多,我奶连驴车都不会雇。

回到家已经是深夜,爹娘看着半车的秋风,喜忧参半,喜的是冬天不会饿肚子了,忧的是不知该如何还这般大的人情。

四十两银子,于我家而言,已然算是巨款。

我奶想用这些银子去做点小生意,我爹却想买粮食,剩余的银子悄悄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咱就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做哪门子生意?!你们瞧村东头的王五,去年在镇上开了个绸缎铺,今年已经穷得要饭吃了。」

我奶气得直跳脚:「那你怎么不瞧瞧村西头的李根,人家靠着卖炊饼都娶上媳妇了,还有陈东和赵四,哪个不是做生意发的家?你就天天盯着那没出息的,咋不跟有出息的比?真跟你那死爹一模一样的!」

我爹挨了骂,不吭声,又犯倔转身去田里忙活了。

我娘是个软性子,她夹在自家男人和婆母之间左右为难,只能习惯性地劝我奶:「娘,您别跟孩他爹一般见识,您,就听他的吧。」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公主驭犬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