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诱莺莺(74)

作者: 须梦玉 阅读记录

沈邱顶着那道目光咬牙说:“你不知道,她受了委屈是真要哭的,到时候又来为难我,再说了,你也不想再被她说一顿的吧。”

杜玲珑拧着他的耳朵:“你没出息,凭什么要我帮你赔笑脸。”

她与云舒月的区别,不就是男人地位不一样吗。

再说了,那个江大人,也不一定就是云舒月男人,瞧她每日那神气的模样,小心哪天突然跌下来。

江清辞正在书房内处理公务,最近京里来的公文多。

他一阵头大,把江嘉懿叫过来一起处理。

“皇上问,上一月牢城营中产出的粮食少了五百斤,是怎么回事?”

整个牢城营的罪犯都能吃饱饭了,上交给京城的粮食能不少吗。

江嘉懿揣着手问他:“我早说了你这样行不通,历来牢城营里就没有让犯人吃饱饭的,你现在如何向皇上交代?说,皇上他老人家亲口宣判的罪犯现在都在牢城营里过好日子?”

江清辞道:“每日的任务量繁重,哪里是好日子了,再说了,这牢城营里八成的人都是无辜的。以前那些病死的、饿死的、累死的老弱妇孺还少了吗。”

江嘉懿摊手:“你跟我说可没用,你得跟皇上说,皇上就想看到那些曾经犯了错的臣子在这里受到惩罚。”

江清辞在公文上写:“虽然粮食产量变少了,但是行宫修建进程赶之前加快了许多。”

两相一抵,皇上应该不会不满意。

大家现在吃得多干得多,整个牢城营再不是哀嚎遍野,而是热火朝天的气象。

江清辞很满意。

江嘉懿摇了摇头:“皇上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这里的人究竟有没有受到惩罚。”

江清辞捏了捏眉心,这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流放的一家里面,做错事的往往是男子,而最先在这牢城营里殒命的,却往往是女子,我并不认为我的改革有什么错误,皇上那里,我自会写策论前去说服,皇上不听,我就写给太子。”

江嘉懿彻底闭了嘴:“行,咱们江家还是你最行。”

江清辞说得是理直气壮,毕竟他祖父从前是皇上的老师,他从祖父身上学来了许多气质。

小时候他就听祖父说:“皇上,臣教你,你得学。”

现在江清辞有样学样。

江嘉懿由于一直流连于江家的核心事务以外,许多事情都不太了解。

“三侄啊,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皇上他会不会反悔啊。”

江清辞抬眸看他:“反悔什么?”

江嘉懿有些怕自己一语成谶,不敢说。

“就是,过了三年的时间,皇上并不打算召我们回京……”

江清辞笑道:“小伯,你多虑了。”

祖父手上有先皇的印章,他拿着印章进京,就算当场宣布,要换个人坐皇位,满朝文武也不敢多说什么。

当然了,江家必不会是仗着印章在手便滥用职权的人,否则先皇也不会给祖父留下这么大的权利。

先皇信任祖父,祖父也当得起信任。

谭君雅昨晚连夜出了牢城营,江清辞倒还是个好人,特地给了她一张凭证,好叫她可自由出入。

本来每日出入牢城营做工的村民就不少,谭君雅这样也不算违反了规矩。

她处理完亡夫家中的事,惦记着去给云舒月买肚兜。

她说她要什么样的来着?

要颜色艳丽的,绣着大花儿的,带荷叶边的。

她都记得的。

就是云舒月也没给她银子,她还是先替她垫付了吧,回去再问她要,给不出来就是云二欠她的,她得记下来。

进了县城了一家颇为气派的锦裳斋,谭君雅手里握着亡夫给她留下的大笔银子,阔气得很。

“王夫人来了,请进请进,今日要买些什么?”

谭君雅从前是这里的常客,掌柜的认识她,也知道她出手阔绰,王家有钱嘛。

谭君雅照例给自己挑了几身衣裳,然后到铺满了各式肚兜的柜台前。

花花绿绿的,晃花了眼。

掌柜的极懂人情世故,给她推荐了几件素色的。

“贴身的,穿上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王家刚走了当家的,满城谁人不知。

掌柜的心想,伤心事万万不可对她提及呀。

谭君雅摇摇头:“不好看,要好看的,要颜色鲜亮的。”

掌柜的怔住了:“啊这,这……”

又劝了两句,对方实在不听。

愣是将她店里桃红的、妃色的、桃夭的、水红的、樱笋的,一样捡了一条。

还有那些镶着荷叶边儿的、镂空的、带珍珠流苏的,也一样捡了一条。

掌柜看得瞠目结舌:“这,这些都要?”

“都要,结账吧。”

谭君雅大手一挥,付了银子,拎着装满漂亮肚兜的袋子,开开心心走出店门。

“王夫人。”

掌柜高声喊住她。

谭君雅回头问她:“还有什么事?”

掌柜道:“恕我直言,王老爷刚走,你还是应当、应当克制着些,否则闹出丑闻来,多不好呀。”

谭君雅怔了怔,恰好在街对面见着个熟人。

她面朝掌柜,嗫嚅着嘴唇,道:“掌柜的,你,你这,要我后半生怎么活呀,我先夫已经走了,我便是想穿几件漂亮衣服也不行吗?”

掌柜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诫了,是漂亮衣服的事吗?那明明是一兜子鲜艳得过分的肚兜呀。

她摆了摆手,罢了,也不再劝了,反正时下风气并不严谨,寡妇门前本就是非多,王夫人就是真要做些什么,她也没话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