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21)

念及林苒母亲早逝,祖母也已不在人世。

一时说定明日着人请林苒的外祖母霍老夫人入宫一趟。

萧照谢过王皇后,王皇后但笑:“太子何必客气?不过除去太子妃之外,良娣人选太子可有想法?我瞧着魏家的三娘子、顾家的五娘子皆是柔和的性子,很是端庄娴雅,给你做良娣既不委屈你也不辱没她们,想来日后在东宫和太子妃也能处得融洽。”

“母后,儿臣另有一件事情要说。”

听见萧照的话再看他表情严肃,王皇后收敛笑意:“怎么了?”

萧照对王皇后行了个礼道:“儿臣暂不打算纳良娣。”

王皇后一怔,可太子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意思,由不得她不相信这是真话。

“太子也知迎娶太子妃时册封良娣是旧例。”

“若不这般……”

在外人面前不必多解释,在王皇后面前,则有现成的绝好理由。

萧照说:“旧例也是从新例而来,太祖亦是终生只一位妻子,况且儿臣不想同父皇那般。”

他的父皇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他不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这是他的母后必定可以理解和体谅的理由。

“你这孩子……”

王皇后又怔一怔,兀自轻叹一气,很快应允下来,“如此,那此事便依着太子的意思去办吧。”

“儿臣多谢母后体恤。”萧照微微一笑,谢过王皇后。

这之后他才从凤鸾宫出来回东宫去。

第二日。

霍老夫人被王皇后派人请至凤鸾宫说话。

身为镇国公府的老夫人,当听明白王皇后话里的意思,纵然内心再惊讶面上也定得住。只是待从宫里出来,在宫门外瞧见提前在等着她的外孙女林苒时,霍老夫人不禁一下子红了眼。

得知自己外祖母被皇后娘娘请进宫,林苒便特地赶过来宫门外候着。

一见霍老夫人出来,她即刻快步迎上去:“外祖母!”

她会来是清楚皇后娘娘为何召见她的外祖母。

也知道,外祖母会想见她。

在不久之前她的外祖母尚且为她张罗着相看年轻郎君,转眼她被选中为太子妃……外祖母向来心疼她,又从不曾指望过她攀龙附凤,事情变成这样,定然难受。

走近发现霍老夫人眼眶泛红、眼中含泪,林苒心里跟着被刺痛。

她握住外祖母的手,小心扶老人家上得马车,而后也一起上得这辆马车。

“苒苒,你早知道?”

霍老夫人逐渐反应过来,询问林苒。

“算不得早知道,只是太子殿下曾过问我想法。”林苒微笑说,“可终究做不得数,故而不曾告知外祖母,免得让外祖母忧虑。今日听闻皇后娘娘见您,我猜测或与那事有关,便来接外祖母了。”

霍老夫人听得有些糊涂:“你才回京不久,怎么太子殿下……”

林苒便叹气:“怪我太张扬,和沈家人在东梁河边的事惹得太子殿下上心,以致于如此。”

“哪里能怪你?”霍老夫人怜爱摸一摸林苒的脸,也叹一口气道,“事已至此……不过我听皇后娘娘的意思,太子此番迎娶你为太子妃,将不册封良娣。”

“若如此,太子倒是有心,想来是将你看得很重的。”

“这不是坏事。”

林苒想起萧照在茶楼向她做出的承诺,有两分言出必行的意思。

她往霍老夫人身边凑一凑,压低声音:“外祖母悄悄同我说一说,太子殿下这个人到底如何?”

祖孙两个说着悄悄话,一路回镇国公府。

之后林苒留下来陪自己外祖母许久,哄得霍老夫人心情好转才回侯府去。

此事自也不必瞒着爹爹和二哥。

林苒坦然接受,林景和林长洲无论心中何种想法,终究尊重她意愿。

未出十日,太子大媒登门。

紧接着圣旨被宫中贵人送至定远侯府,大婚之期被定在六月份,林苒将要成为太子妃一事彻底尘埃落定。

圣旨送至定远侯府的当天傍晚,林苒独自去外书房寻自己爹爹。她提着食盒进去,将一盅鸡汤和几样自己爹爹爱吃的菜肴端出来摆放在案几上:“爹爹这几日吃得极少,这样下去身子如何能受得住?”

“无非天气不好没什么胃口,不妨事。”

林景硬邦邦宽慰女儿。

林苒一笑,不拆穿,从食盒里取出将一双干净的筷子塞到林景手中。

“这几道菜皆是我亲自下厨做的,爹爹快趁热尝尝。”

面对女儿的笑脸,即便没胃口林景也动筷了。

女儿的厨艺

他不是第一次尝,不功不过的味道,但不耽误夸赞。

知道自己爹爹会赏脸,林苒顺利哄着林景用过些饭菜。直到最后,她才对林景说:“爹爹,同我说一说你和娘亲的事情好不好?我想听你和娘亲的故事。”

第11章 第11章爹娘的故事。

在林苒的记忆里,娘亲未离开他们以前,和爹爹始终夫妻恩爱。

会拌嘴会吵架却不会真的生气。

后来娘亲病重弥留之际,爹爹日日守在床榻前照顾,再之后这么多年,爹爹也从未动过再娶的心思。小时候不懂这些,长大以后有时看着自己爹爹这般,林苒暗地里会忍不住猜测,是不是在她的爹娘身上有一段十分美好的故事?

美好到即便短短数年的回忆也可抵岁月漫长。

无论什么时候记起,便会记得那时的快乐,而这样的快乐再无人能给予。

念头一旦滋生,林苒对她爹娘从前的事情免不了好奇。

可清楚爹爹因为娘亲离世伤心悲痛,做女儿的又自然不会去多问,以免戳中自己爹爹心中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