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53)

似乎觉察到林苒的视线,小小娘子抬起头来。

发现林苒后,她眨巴眨巴眼睛,轻抬下巴冲林苒得意炫耀手中的糖葫芦,这才欢欢喜喜咬一口。

林苒失笑,移开眼重新去看面前的首饰簪子。一直看着林苒的萧照将她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见她有些出神望着这对母女,想起的是不久前她酒醉失态,卸下防备透露过许多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她这会儿又在想什么?

萧照忽生好奇,揽住她肩膀的手指也紧了紧。

小贩见林苒和萧照气质不俗、身上衣裳的料子极好,认定他们颇有家资,故而兜售起银簪。这会儿见林苒似不怎么感兴趣,难免心虚,以为这位年轻夫人瞧不上眼,感觉到女儿在扯自己的衣摆,又连忙低头安抚,谁曾想蓦地听见这位夫人对身旁的年轻男子说:“夫君,我都想要。”

以为自己听错了的小贩愣一愣。

被林苒突来一句话拉回来思绪的萧照多少奇怪看着她。

林苒仰面,笑容灿烂望向她的便宜夫君。

随即伸出手扯住萧照衣袖撒起娇:“好不好嘛夫君?”

刹那如在馄饨小摊时再次抖落一地鸡皮疙瘩。

萧照:“……”

只是很快萧照明白过来,此时此刻,林苒冒出这样一句话,并不单单是“反击”他的调侃。因而几息时间,他低头去看林苒,嘴角扬起:“好。”

太过温柔的笑落在林苒眼里满是不对劲。

然而这之后她却未在萧照身上发现其他任何异常,那个笑仿若是她错觉。

太子如她所言,将这些簪子首饰悉数买下来。天降一桩大买卖的小贩大喜过望,吉祥话一箩筐一箩筐往外抖,连同那位娘子也带着小小娘子来对他们道谢。最后他们便是在一阵感谢里离开的这个地方。

难得游玩,林苒懒怠去猜萧照心思,依旧兴致勃勃闲逛,一路逛到东梁河畔。

萧照不提买簪子的事,她也不提。

直到上得一艘不知太子几时备下的画舫,林苒忽而听见他问:“太子妃买这么多簪子,是想起侯夫人?”

将巧果搁在茶几上的林苒听言看向萧照。

她后知后觉太子之前那个不对劲的笑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时今日,林苒仍未想明白为何那一日自己会做出那么蠢的事情,她甚至想过是否自己潜意识里对太子是有所信任的,才会一杯杯酒下肚,才会酒后吐真言。

但已经丢过脸了,覆水难收,多想无益。

若能骗得几分太子柔情,或许他日会演变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她不见得是坏事。

林苒摆正心态,便不避讳旧事,点一点头:“嗯。”她平静说,“太子殿下也知,妾身记得的那些无非是些小事。小时候懵懵懂懂,自然不觉得,如今回想起来,这点点滴滴便是最值得怀念的。”人活一世,最贪恋的不正是些温情么?

将簪子全部买下亦不能令这家人在一夕之间变得富有。

但值此佳节,一桩好生意让他们添上几个菜,和和乐乐吃上一顿饭总不是问题。

她喜欢那对母女相处时所散发出的温馨氛围。

那一种温馨也与贫穷富贵无关。

嫁入东宫已有一些时日,她没有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可这样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也是她在宫里难以感受的。只是这些话不必非说给太子听。

萧照脑海回想起林苒醉酒那日的事。

尽管醉酒,可说起小时候那些,她的一双眼睛格外亮,一颦一笑无比纯粹。明灿的笑容不因其他任何原因,只因那是让她感到高兴的事情,这大约也是她方才瞧见那样一幕便心有感触的因由。

“孤没有见过她。”思忖中,萧照开口,“也不知她是何种模样。”

林苒偏头去看太子,此刻并未从他脸上看出太多情绪。

“太子妃想说什么?”萧照淡淡一笑,执壶替两个人各自倒一杯茶水,“母妃因难产离世,彼时她又不过是个小小的宝林,不曾留下一副画像也不奇怪。”

同太子母妃有关的事情,林苒依稀知道些许。

据说太子母妃原

本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一朝承恩,怀有身孕,才被皇帝陛下纳为妃嫔。

林苒想,那些年月皇帝陛下身强体壮,大约不曾想过自己会只得太子这一个皇子。六宫美人繁多,顾不上那个小宫女也是有的——再后来太子母妃难产离世,太子被皇后娘娘抱去凤鸾宫养着。

“殿下也会觉得命运不公么?”

望得萧照片刻,林苒收回视线问他。

“孤已经得到足够多了。”萧照不紧不慢饮一口茶水,平心静气,“固然有遗憾,但想来这世上难有完美之事。若孤抱怨命运不公,旁人又当如何自处?”

他知道林苒指的是他虽为太子,但从未能有机会享受父母疼爱。

可于他来说,眼前坐着的太子妃便是被他强娶的,即便他有不得已的原因,林苒也是被牵连进来的无辜。

思及此,萧照搁下茶杯,似不经意问:“太子妃呢?”

她会不会觉得嫁给他很不公平?

“嗯?”林苒本以为太子问的是她母亲早早病逝是否令她觉得命运不公,顿一顿又反应过来大抵不是这一桩而是指她嫁入东宫之事。明白太子何意,她摇摇头,嘴角一抹浅浅笑意,“诚如殿下所言,妾身也已经得到足够多了。”

万般诸事,是好是坏,唯有直面才能往前走。

没有走到头又如何评断好与坏?

林苒的回答却让萧照几分不能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