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驸马的二三事(164)
冯妙瑜也觉得自己好像出来的有些太早了,外头天都还没有完全亮呢。她点了点头,在大堂靠窗找了一处坐下来。那侍卫听说她出门匆忙,连早膳都没来得及吃,又吩咐客栈老板煮了早饭端上来。胡麻粥和热腾腾的古楼子,等冯妙瑜悠哉悠哉吃完饭,楼上才传来叮铃哐啷的声响。不多时,就见谢随匆匆忙忙从顺着楼梯上小跑下来,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可那衣裳显然是胡乱套在身上的,天青色袍子底下冒出了里衣月白色的一方尖角,革带也系错了地方……这人怎么能笨成这样。
冯妙瑜扭过头掩嘴隐秘地笑了一下。
第90章 90受伤。
侍卫前来通传冯妙瑜来时,谢随闻言先是大吃一惊。冯妙瑜怎么会来主动找他?他倒没有自恋到认为冯妙瑜会突然回心转意,只是想她这个时候来找他,必定是出事了。非同寻常的大事。若是小事,想来她根本不会亲自跑来找他。
怕她在楼下久等
,谢随洗了把脸匆匆套了件衣裳下楼,他下去时冯妙瑜正悠悠闲闲坐在窗边喝茶漱口,她看见他,耸了耸肩,很不高兴似地扭过了头。
她连看他一眼都是这样的不情愿。
谢随的步子微微一滞。
想来她是不愿做过多寒暄的,谢随就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冯妙瑜也不明白谢随为什么一大早起来就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好像她是那案头的琉璃花瓶,一碰就碎。难道是又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可他还能做什么。冯妙瑜心里疑惑,过来的路上想好要话就说不出口了。
“你先坐下吧。”冯妙瑜招招手,心想这人站在那挺碍眼的。
谢随依言在对面坐下,双手交叠搭在膝盖上,冯妙瑜有种在给荣夫人的那两个孩子上课的感觉,她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你们最近在城外搜寻大皇子的下落?”
谢随点点头,大皇子下落不明一事虽然是机密,但对冯妙瑜他没什么好隐瞒的,“是。不过情况不很乐观。西境地广人稀,这里的人手又有限,要找一个人太困难了。外面还有强盗和青跶残部的人,眼下人没有找到,我们的人倒是折损了不少。”
这么些天过去还没有发现半点大皇子的踪影,想必早已凶多吉少了。袁县令也好,谢随也罢,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一点,可还是得派人源源不断去城外送死——至少他们尽力搜寻过了。否则等消息传到皇帝耳朵里,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我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冯妙瑜看着谢随说,“现在为了搜寻大皇子的下落,你们抽调了不少城内的衙役和守卫吧。城内守备空虚,这岂不是给有心之人制造了机会?我担心那几个跑回来的侍卫别有用心。”
谢随愣了一下,“你今日一大早跑过来就为了和我说这个?”
他说着又忍不住轻轻笑起来,冯妙瑜被他笑的脸颊一热,突然反应过来——这点事情她完全可以找个人给谢随捎个口信,根本没必要亲自跑一趟嘛!
冯妙瑜狠灌了口茶,给自己找补道:“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找你当面说明白了。”
“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谢随连忙附和道,她还是挂心他的,谢随顿了顿,又笑道,“不过你不用担心,那几人就算是暗藏祸心也翻不起多少浪来。我已经命人从最近的朔方调动了三万人马,他们估摸着这两日就该到了。”
除了有青跶残部的骚扰,孤叶城城外肆意横行的盗匪也是一大祸事。这些年来烧杀抢掠,严重阻碍中原和西境诸国正常商贸往来。从前放任他们,是因为新帝继位,政局动荡,边境不宁,没办法腾出足够的武力镇压他们。可眼下不一样了。至少要在离开前把孤叶城周边清理干净了,给她和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谢随想。
西境的天气总是多变。外面飘起了毛毛细雨,上一秒还晴空万里的天空变得阴沉沉的,雷声滚滚,雨势还有变大的征兆。反正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在这里坐着也是尴尬,冯妙瑜起身就准备告辞,却被谢随叫住了。
“外面下雨了,你是怎么过来的再喝杯茶,等雨势小一点再走也不迟。”谢随挽留道。如今可是见一面少一面了,下次要等她愿意来找他,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冯妙瑜摇摇头。
“你不知道这里的天气。这雨怕是要下一天的。与其在这里坐着等雨势变大,不如我现在回去。我是骑马过来的,一会就能到家。”冯妙瑜说着拿起帷帽扣在头上,那帷帽上面是刷了一层桐油的,因此也能起到些遮风挡雨的作用。
“我叫人送你回去。”谢随眉头微压,一面按住冯妙瑜,一面不由分说地吩咐侍卫套马备车,冒雨骑马,要是受凉染了风寒可怎么办。
只是这马车备好了,冯妙瑜提着裙角坐进去,谢随在她身后收了伞,不知道为什么,他也跟着挤进了马车。
“车夫不清楚去你家的路。”见冯妙瑜狐疑的眼神投过来,谢随解释说。
冯妙瑜:“……”
鬼扯。
这可不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男人的脸皮倒是越来越厚了。他那点小心思,她就是不用脑子想,用一根脚趾都能猜的出来。
冯妙瑜懒得理他了,挪挪身子转头望着窗外,阴雨天里混合着土腥气的灰扑扑的街道,只是马车走到半道上,却突然被谢随叫停了。
谢随道:“你接下来还有事要忙吗?”
“没什么事,”冯妙瑜摇了摇头,随后又警惕地补充了句,“但也没有时间和你瞎逛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