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与驸马的二三事(28)

作者: 月明里 阅读记录

老者左手边一个侍从冷冷道:“大人,此子狂妄如斯,竟敢如此侮辱我等,我看今天也没什么好谈的了,不如让我去砍了他的脑袋,用鲜血洗刷这份耻辱。”

梅州与蛮荒接壤,临近当年冯重曜划定的边市,谢随这些年在梅州生活,也没少和蛮族之人打交道,听说蛮语自然不在话下。

“黄金王万俟赴、荒鹰阿纳提加……贵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几位君主都出自于巫阳,历史上的巫阳部可谓人才辈出。”

谢随微笑道,被大梁人认为粗俗难听的蛮语从他口中讲出来就变得非常悦耳,谁不喜欢被人夸呢,底下的几个侍从自豪的点点头,才刚刚把刀收回去,就听谢随接着冷冷道:“但再多荣耀,那都已经是过去了。”

“眼下距离贵国的王选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仅仅凭这几个只会挥刀的莽夫和蠢货,贵部能维持住王位?也许你们根本支撑不到王选,就因为缺衣少食而永远的湮灭在历史里了。就算你们侥幸撑到了王选——在王选中败落的旧王下场如何,你们这些人应该比我这个中原人更加清楚。”

铮的一声,琴弦断了。

角落里那个蒙面的年轻姑娘第一次抬起了头,她有一双漆黑的眼睛,深邃而又勾人,像是一道望不到底的深渊,上面笼着稀薄的云纱。

底下的侍从们开始骚动起来,数十道充满杀意的眼神落在谢随脖子上,一群饿狼一样,只待一声令下……蛮族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战士,这些人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那种从大小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示弱,他是使者,这时候但凡他后退半步,露出怯意,后面的谈判就得退一万步。

谢随表面上不动声色,藏在袖子里的手心都被冷汗浸湿了。

过了许久,那小个子的侍从才慢慢抬起头,浓密的黑发,和蒙面姑娘有几分相像的面容棱角分明,他冷冷盯着谢随。

“安王的使者,注意你的言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惯例,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更何况,我们巫阳部没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也和你们这些背信弃义的中原人脱不了干系。”

果然如传闻中的一样。巫阳部年轻的王子万俟闻有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

若不是巫阳部的处境实在很不乐观,万俟闻恐怕也不会选择冒险乔装混入使团,背着冯重明寻求机会同安王结盟了。这是个机会。

夺位一事,若能不诉诸武力自然是最好的,但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能和蛮族结盟,到时候就能调动西境驻防大军,再加上蛮族的汗血宝马和宝剑,胜算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谢随在心里暗暗盘算着。

第16章 曲水宴冯妙瑜一直在想那天的事情。

“我这会不想吃东西,你先拿下去放着吧。”冯妙瑜摆了摆手。

粉青色瓷碗里浮着一片凝白,这冰酥酪是冯妙瑜往日的最爱,每次都能吃上两三碗的才肯罢休的,阿玉就有些狐疑地望着冯妙瑜。

好像就是那日从法云寺回来,公主就变得有些怪怪的。她也说不好,初夏的阳光透过隔扇窗格落在冯妙瑜肩膀上,那侧脸光洁如玉,雪团缩在一旁呼呼大睡,看起来和往常并无二致,但这几日来冯妙瑜似乎有什么心事,点心也不吃了,话本子也不看了,总是一个人望着窗外发呆。

阿玉还特地去找了翠珠。翠珠近来也神叨叨的,她去问翠珠时,翠珠只拍着她的肩膀挑眉说是有好事将近了——

可是这能有什么好事啊?涨月银吗?可是半年前冯妙瑜才提过府里的月银,这个时候怎么说也不可能会涨月银了。那还能有什么好事,阿玉想了半天,快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个头绪来,只好一脸茫然的端着碗出去了。

冯妙瑜一直在想那天的事情。

她答应了谢随,回来后和父皇说驸马的事情的。

但是这话要怎么说,还有什么时候说,是一门大学问。

冯妙瑜在心里盘算了许久,总算拿定了主意。

她叫来一个侍女,吩咐道:“你跑一趟刘公公那里,就说今年的曲水宴给我留个位置。”

曲水宴顾名思义,是每年初夏时节在宫中的曲风池边上举办的宴会。

除了仿照古人流觞曲水宴酒作乐以外,这曲水宴最重要的便是作诗。拔得头筹者可以向帝王讨个彩头,通常是帝王身边的小物件,扇坠子,玉佩一类,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形式大于实质。

这种场合冯妙瑜多是不出席的,毕竟以她那个名声,去了也是自讨没趣,只会讨人嫌弃,还不如找个借口推脱掉。

这次既是为了谢随,更是为了她自己。

很快就到了曲水宴的日子。简单地用了早膳,冯妙瑜便带上阿玉早早前去赴宴了。

她们从宫外过来自然比从宫里面直接过来赴宴要慢些,等冯妙瑜进去时,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太子冯敬文正坐在上面和几人说笑,见冯妙瑜过来,撇了撇嘴别开了脸。

冯妙瑜并不在意这个,和几位认识的官员浅浅寒暄一二,便由内侍领着入座了。她今日是本着艳惊四座来的,石榴红夹缬罗衣上印染了大团宝相花纹,披帛曳地,三白妆,柳叶眉,淡红胭脂从眉尾一直漫到两颊,愈发显得明艳动人了。

冯妙瑜的手边是个穿蓝衣的美貌女子,梳着妇人的发髻,她身边还坐着一个看着才六七岁的小姑娘。冯妙瑜记得那妇人是仁亲王的王妃,好像是姓赵,在盛京是出了名的好性子,最爱和人说说笑笑的。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拢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