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是纪县令早就想好的吧。
五个村子的路由官府出钱。
魏家镇有他们出。
而通往州城的官道,盯上县城的大户们。
这算的,还真是刚刚好。
要说没钱,肯定不可能。
普通百姓都从油菜,粮食丰收里获益。
这些大户人家田地更多,赚的也更多。
纪大人心知肚明,所以要从他们口袋里拿钱。
而且这事,肯定是他跟魏镇长通过气吧?
就听他们差点又吵起来,魏镇长慢悠悠道:“去年纪大人给了好条件,你们不接受。”
“今年再不听,要等明年再说?”
众人脸色变了:“明年是纪大人最后一年任期。”
此话一开口,就连魏镇长都皱眉。
“换个县官,只怕修路的银钱,就不止这点了。”
都说雁过拔毛,也就纪县令不拔。
换个新官过来,如果要从中谋利,修路的费用肯定会翻倍。
“别吵了,赶紧修吧。”
“对,趁着衙门账目明朗,把路修了再说。”
“纪大人要是能留任就好了。”
“最后一年,怎么把这事给忘记。”
原本还在争执的众人,此刻老老实实商议起如何凑银子。
魏镇长松口气,看来修路的钱不用担心。
他跟魏家镇其他人想的一样,都在后悔去年的决定。
今年若还把握不住,魏家镇很快就会被其他地方超过吧。
别的地方都在想着进取,就他们还讨价还价。
十一月二十九,安丘县的雪越来越大,出去办差的差役书吏们,个个冻得厉害。
还好纪大人把新做出的几身棉衣放到值房里,谁要是出去办差,可以换上这些御寒的衣物。
这比往年暖和多了。
从外面回来的捕快脱了棉衣,万般不舍啊,恨不得马上就种棉花,自家做棉衣。
捕快们手里拿着的,正是魏家镇,以及县城大户们凑来的银钱账目。
修路的银钱凑齐。
等到一开春,整个安丘县的道路都会动工。
隔壁县的罪犯,以及再从其他县招来劳工,他们一定要快点修好道路。
路修好,棉衣穿上。
他们这边关小县,或许不比州城差吧?
这么想着,只觉得未来的日子有盼头。
外面雪越下越大,覆盖大片农田。
不仅修路的事情传遍安丘县,明年要种棉花,同样在各家之间讨论。
他们都看到棉衣了,真是好东西,又轻又软的,穿上一会就暖和了。
听说夜晚盖着棉被,能省很多炭火呢。
安丘县的百姓是知道了。
但沾桥县百姓只知道名字。
所以纪楚在大雪纷飞中,全副武装骑马出门。
这次连纪振都不带了,这么大的雪,他一个人通勤就行。
或者说一人一狼。
追风见主人自己出门,硬是要跟在旁边。
陶乐薇收拾行李时,动作要多慢有多慢。
这么大的雪,真的要去吗?
纪楚点头:“要去,等我回来过年。”
那行李里还有棉衣棉被,趁着冬天,让沾桥县百姓知道好处,那样明年才会踊跃种植。
若因为自己躲懒,就不把实物拿过去,岂不是要耽搁一年。
大雪当中,纪楚骑着快马离开,旁边追风紧紧跟随。
明年的棉花,一定要种成!
州城雅集上。
周大人一脸麻木,再次答道:“俗人才穿棉衣,你们谁要穿棉衣盖棉被,真是俗不可耐。”
“臃肿不堪,极为难看。”
“不是风雅之人该有的模样。”
真的吗。
可纪楚一直在推广啊,还让其他各县百姓也跟着种。
纪楚过手的东西,能不好?
他所在两个县,以及去学习的五个县,农户们都在讲棉花的好。
反正他们都心动了,很想重金购买,回来试试。
世家出身的周大人周公子,头一次被质疑审美。
以前也没觉得,周大人这么注重外在。
跟那些只求其表,不求其里的伪君子有点像。
周大人双手握拳。
没错,他就是俗人,他俗不可耐!
他昧着良心说棉花不好,比那些附庸风雅的人还装啊。
大冬天的,谁会管穿的厚不厚啊。
周大人深吸口气,在别人看来,似乎对此很不耐烦了。
身边人只好道:“风雅如周家都这般说,你们还觉得棉花好?真是没有品位。”
“就是,貂绒不好,还是狐裘太贵,你们买不起?”
周大人隐隐发现一个问题。
所谓不同阶级穿的服饰不同,原本是限制普通人的。
现在反过来被纪楚所用。
到时候就算大家知道棉衣极好,棉被更是冬日的好东西,多数人家自持身份,也不会用。
自持身份,也是限制了自己。
纪楚,真的在反向利用这个规则吗?
不管是不是,这样的结果,已经达成。
就听雅集上的人大声喊道。
“所以我们这些风雅之人,不能穿棉衣!”
“听到了没?”
周大人心道,没听到,私底下我还是要穿的,谁喜欢挨冻谁去挨,别管我啊。
可他也知道,纪楚想要的效果已经达成。
在棉花产量上不来之前,穿棉衣,是穷人的特权。
有身份的人?
谁用谁就被笑话!
第36章
没有身份的纪楚带着棉被棉衣回到沾桥县衙门。
留在这里的马典吏眼睛一亮, 大人终于回来了。
马典吏上次都没回去,只托人给家里寄信,他自然知道, 只要在这里好好干下去,大人肯定不会亏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