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128)

“尤其是安丘, 制糖与磨油几处作坊,还多交不少税银。”

几位官员说着, 只说沾桥交的及时, 并未说交的多。

毕竟之前沾桥按照账面上田地,应该有八十九万亩, 但清查过后,只剩下二十六万三千亩地。

其中少了六十多万亩田地的税, 着实让人震惊。

听说许知州,以及户司主事写了无数文书交给朝廷,让户部尚书等人知晓情况。

虽说是去年的事了,可一直到今年交田税,上面才捏着鼻子认下。

这些事下面虽然不知道,但州城这边, 还是明白些的。

也好在安丘那边油菜发展得不错, 带着沾桥也在种, 也算是补偿。

否则这事更难沟通。

正说着,吏司派人出去, 目的地正是安丘县。

宋教谕的正式任命, 终于下来, 接替他的人不日也会到任。

跟猜测的差不多, 宋教谕升任州城官学训导, 约等于某科教导主任。

调过来的人,也是个举人,不过他考上之后, 爹娘接连去世,自然不能做官,一直到今日才有机会。

能来做教谕还是因为纪楚提出的条件“苛刻”。

既要为人诚恳,踏实做事。

还要态度开明,鼓励女子读书,以及不反对蜂农用县学。

这几个条件下来,宋教谕他三叔,只能想到一直丁忧在家的孟怀鲁孟举人。

为何这样说?

自然因为前几条还好说,鼓励女子读书更是不是问题,但凡聪明点的家族,都不会让女儿当睁眼瞎。

最后的与蜂农同用县学,才是最大的问题。

那些人找的理由也有点意思,大概都在说:“若说农户用圣贤地,还情有可原,蜂农不过是匠非匠,是商非商,也不是纯粹的农户,实在不妥。”

说白了。

嫌弃人家既是匠人手艺,又要做蜂蜜买卖,所以有辱圣贤地。

挑来挑去,只有孟举人还不错,他气质温暾,与人和善。

而且外祖父母家是做起皮货生意起家,至今也是如此,所以对这种农业副业并无太大恶感。

最重要的是,他对学问有些追求,同样认为读书就是读书,读书最重要的是明理。

在这点上,宋大人觉得他跟安丘县县学有几分相似。

能找来这样的人,确实花了一番功夫。

孟怀鲁带着家人来时,其实还有些不敢置信。

他自考上举人之后,一直丁忧在家,都绝了做官的念头。

得知安丘县有空缺,不少人都出去走动,他都没去找老师问问。

毕竟安丘县今日不同往日。

谁都知道,来这里做教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即使条件苛刻,也有人愿意捏着鼻子认。

那可是安丘县。

十个考生一起考上的安丘县。

明年就是乡试了,谁知道又会有什么奇迹。

而且那里经济条件也不错,听说里面的差役,夫子们都说过每月的补贴,反正不会亏待他们。

再加上上司是纪楚,吸引力更大了。

那是个能做事的,并不会为难人的。

总之一句话。

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

钱多事少,还有肉眼可见的功绩,谁都想来啊。

但挑挑选选,宋大人竟然推荐了他。

这也行?

宋大人还道:“你为爹娘丁忧五六年,为人和善,读书不功利,都是很好的。这几年听说你一直在读书,没有跟别人一样荒废学业。”

“安丘县县学交给你也放心。”

孟怀鲁格外激动,所以来赴任时,直接带着娘子跟女儿,明显打算在这里定下,好好当差。

跟着吏司的人过来时,孟怀鲁还道:“安丘县名不虚传啊。”

看这道路,看这繁华的场景。

只是六月份,天气热得厉害,他们刚想找个饭馆歇歇脚,喝口茶。

隔壁铺子的朝他们招招手,递上一壶水,奇怪道:“大热天的,怎么还赶路啊。”

他们为了早点到任,所以走得急了些。

那水冰冰冷冷的,像是加了薄荷跟蜂蜜,孟怀鲁还要付钱,铺子的人就道:“不用。”

这样吗?

孟娘子也惊奇道:“店家也太大方了。”

吏司差役反而开口:“他们安丘县的店铺都是这样,讨口水喝,不会要钱。”

白开水就算了,但里面加了蜂蜜跟薄荷啊。

“放心,在这不值什么。”

一句话,让孟家夫妇对这里的富裕程度又有了解。

而他们二人心里直接出现一句话。

藏富于民。

是百姓富足了,所以才会如此大方。

这可比什么税收极多的地方,都要让人开怀。

再看着路过的孩童们,不论男女都背着小书箱,极为可爱。

孟娘子眼前一亮。

孟怀鲁直接道:“既然有女学生,也能有女老师吧。”

他忽然明白,宋大人为何选他而来。

等他们一家人到衙门不多时,纪县令跟宋教谕便让他们进内堂谈话。

纪楚一看到孟怀鲁,就知道为何是他来了,这个新教谕一看就很和善,也是饱读诗书的。

两人见过之后,便是宋教谕带着新教谕去县学交接,这事也不着急,差不多十天左右方能完成。

一直到宋教谕离开前两日,他又来找了纪楚。

他这次来的目的,是跟纪县令之前说的工科学校有关。

虽说他不能直接开设工科,却能暂领数术,作为数术的训导,看看能不能有所进益。

纪楚听着,颇有些诧异。

要知道现在州学六门学科,礼乐射律书数,数术很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