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14)

他想争取的,是明年农具的采购。

安丘县许多百姓没有银钱买好用的农具,多是农忙的时候租用。

如今库房里的东西,绝对不够租的。

他们要是赶在年前预定下来,明年会省不少银钱,春耕前就能送过来。

如果再进一步的话,还能采购点良种,那可是大好事。

众人七嘴八舌,等纪楚过来的时候,齐齐站起来。

年前最后一桩事。

明年衙门开支预案!

就看纪县令的了!

纪楚开口便是:“这是明年重点要做的,大家看看。”

纪振给大家分发纸张,上面那些明年计划。

重点就在一个字,田。

作为衙门,他们要劝农扶农,要增产粮食!

只有这一项!

治安?

按照从前即可,咱们这地方穷的都没人抢,先放放。

县学?

明年的县学考试,能出来一个,算他教谕厉害。

一个吃不饱,经常饿死人的地方,先不要说那么多了。

别说没有长远规划。

人都要死了,还规划什么。

首先,让他们吃得起饭,方能读得起书。

最后可能会被抢。

户房书吏直接站起来了,这个中年男人目光灼灼,激动道:“大人,您是说,要采购农具?”

“是,此次下面巡查,各家基本买不起较好的农具,既如此咱们就要提供。”

“不仅如此,还有买耕牛,买种子,务必做好春耕事宜。”

两句话,定下接下来要做的事,以及明年重点工作。

纪县令说话一向算数,他既然决定了,还拿出这么详实的计划,就说明不会改变。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答是。

毕竟粮食增产,他们都愿意看到的。

不饿死,是人生头等大事。

定下大基调之后,各房其他预算也在核算当中。

纪楚为人本就公正,算到最后,大家都是满意的。

只要不看种田事宜分了多少资源,单看自己这部分,已经不错了。

教谕欲言又止,县学也很重要啊!

纪楚只当没看到,同户房书吏道:“我已经写信去曲夏州,询问明年咱们县能分到多少上等粮种,不足的再从市面上购买。”

“农具也差人去问市价,绝不能买贵。”

“耕牛同样重要,多约几家牛贩子,明年鞭春前过来,咱们尽量多买些。”

说到给曲夏州那边写信。

范师爷打起精神。

收好的县丞主簿位置呢。

纪楚也提了一嘴,那边吏司还没给消息,一旦有结果,他第一时间通知。

范师爷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故而稳下心思,重点放在明年的事务上。

一直到十一月底,大雪覆盖地面,街上行人越来越少,不少铺面直接关门。

原本就萧索的西北边关小县,变得更加冷清。

户房书吏谢觅道:“咱们安丘县一向如此,冬日格外长,日子也格外难。”

谢觅这人有些真本事,经过赵金川的事还能留在户房的,基本都很干净。

更难得的是,他心里也有章程,很希望本地收获越来越好。

纪楚点头:“太冷了,谁都不爱出门。”

而且衣服还不御寒,没办法。

等衙门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也到今年封印的时候。

西北衙门基本都在十二月十九封印,等到明年正月十九再开印。

换句话说,马上要放年假了!

整整一个月!

也不是此地官员躲懒,实在是天太冷了,大雪封路,衙门也无公事可办,百姓也不会登门。

一切都要等天暖和了再说。

赶在封印前,纪楚收到几封信件。

其中三封是曲夏州发来。

一封是老家递来的。

还有一封,竟然是边关守备军写的。

一封封拆开来看。

曲夏州的还算简单,前任张大人发的,他着重讲了赵金川的下场,说对方不止使了什么手段,没有死刑,一直在服劳役,看着也去了半条命。

然后又说了曲夏州如何热闹,让他不如去州城过年算了,现在过去还来得及。

还有一封为曲夏州州衙门吏司长官所写,意思是他们县人太少,不应设那么多职位云云。

之后又说,他今年十一月才到任,年底考核免了,等到明年再算。

最后一封,竟然跟他道歉。

虽说看起来毫无歉意,只是敷衍了事。

写信的人,是原身在路上碰到的同年,都是举人,他被分到州城做事。

驿馆偶遇时,原身托同年送信给曲夏州的长官,说明自己不能前往拜会,必须赶在时间内到任。

而这封信,对方并未送到。

他大概意思是,到了州城之后人多事杂,就给忘了。

最近才想起此事,又得知纪楚已经让张大人再写一封转达,他这一封信就不送了。

李师爷看完之后,气愤不已:“他明明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送到的。”

“倘若不是您又写一封信,托张大人转交,那曲夏州的长官,肯定以为您无礼。”

纪楚则道:“本就是托人帮忙,不好再说了。”

再看家人的信件,是他大哥写的。

大哥认字虽不多,写信也能勉强应对。

大意是,他写的信家里收到了,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在任地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爹娘。

最后又说,爹娘等着再抱孙子孙女的喜讯,还说他跟娘子婚事办的匆忙,对四儿媳妇很愧疚。

看到这,纪楚耳朵一红。

抱孙子孙女这事,暂时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