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166)

他在看到自己去工司的时候,便大概明白许知州的想法。

这也确实是惩罚。

不是想建设数科吗,那就去吧。

可这个结果,他也并不觉得难以接受,甚至觉得还不错。

再说,他那样“要挟”知州大人,换个不够大度的,估计懒得理他。

现在只是从户司转到工司,已经是优待他了。

而且这个所谓的惩罚,也算不上惩罚。

同时也是给其他官员,特别是州学学政一个交代。

这世上没有只占便宜的事。

纪楚本人觉得没什么,可蔡先生第一个不同意。

若因为他,阻碍纪大人晋升机会,那他还算个人吗。

纪楚却直接道:“木已成舟,您现在要是走了,那我才难堪呢。”

可他怎么都觉得手中聘书烫手。

那边小宋训导也是一样。

自己都跳入这个“坑”里了,怎么又来一个。

纪楚好不容易安抚好大家,最后道:“工司真的不差,而且发展潜力极强,又咱们几个联手,难道还怕做不出成绩?”

话是这么说,可心里不是滋味啊。

好在都不是小气的人。

不管蔡夫子还是小宋训导,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科管好。

但管好的前提是,有学生愿意过来?

原本数科就没学生。

现在来个工匠做夫子,估计大家更要绕远路了。

纪楚笑道:“放心,总会有学生的。”

小宋训导叹口气:“你都不知道外面怎么说你的。”

不用听,纪楚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

无非是得罪了多少多少人,强行让工匠进州学,自己也被冷落云云。

什么礼司,户司,州学,对他都有意见,明年你那日子不好过等等。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中,纪楚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安丘县了。

考核终于结束。

明年官职也确定了。

还不赶紧回家吗!

不仅是他,还有蔡先生他们,也要回咸安府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与此同时等着明年州学开科,他过来教学。

到时候过来,估计还会带着家眷,直接在曲夏州长住。

这一趟曲夏州之行,让蔡一繁收获极多,更是认定纪楚这个人。

当然,他还要去户司主事那坐坐。

之前就是通过户司主事跟纪楚认识,他想借机帮忙说说好话,别让对方觉得是纪大人的问题。

户司主事这边,有蔡先生偷偷找关系。

礼司那边的周大人也听到传言,可事实如何,他最是明白。

还找纪楚的麻烦?他闲的吗。

他爹娘还夸那棉花被褥极好,就是只能私底下才能用,有些不方便,除此之外皆是优点。

不说纪楚跟他意气相投,就说这京城独一份的好处,周大人都拿纪楚当小友看待的。

最麻烦的,肯定是州学学政。

他都要气死了!

工匠来州学?!还是去数科,这合适吗?

让陇西右道其他学政听了,只怕要笑掉大牙,如此有辱斯文的事,知州还敢提。

可他又收了许知州几块好墨,两幅好画,此时宋右训导也来了。

这位是小宋训导的三叔,客客气气来拜见长官,明摆着给他侄儿还有纪楚说好话。

州学学政根本不见人,直接让右训导回去。

几次三番下来,曲夏州学政对纪楚恶感虽然没减少,但好奇却增多不少。

一个几年不出秀才的地方,突然能考中十个秀才,甚至还有府案首。

这般能力,必然胸有成竹,才推荐工匠去数科。

孔圣人说有教无类,难道他真的在践行圣人之言?

州学学政再听着外面风言风语,心道这些人听风就是雨,实在没意思,明年都要乡试了,还要在这聒噪。

当然了,就算对纪楚好奇,那见到他也不会有好脸。

这种平临国头一遭的事,要不是看在许知州面子上,一定要让他好看。

再想想纪楚从户司去了工司,算是惩罚了,就懒得再讲。

在外人叹息声中,纪楚已经收拾好行李。

离开之前,纪楚给工司主事送了拜帖,这是明年的顶头上司,肯定要先打个招呼。

等这个招呼打完,他是真的可以回家了。

工司主事收到拜帖时,还对娘子道:“这纪楚是不是太稳得住了,外面传言都成什么样了,还不担心。”

什么各部门都不喜欢,什么知州也不喜欢,来工司就是知州大人亲自下命令。

甚至讲咸安府那边想让他去做官,是不是也是假的。

“那你见还是不见?”主事夫人道。

“见啊,我也想知道纪楚是什么样的人。”工司主事一脸无所谓。

反正他这清闲衙门,好久没差事了,多个人也不错,这么有能力的下属,谁不想要?

工司主事刚要回帖子,又有一封急报送到他手中,同时还送到曲夏州知州,吏司,以及纪楚,甚至蔡先生本人手中。

这些信件,自然是咸安府送来的!

从十一月十二开始,到今日十一月十七。

各方关于纪楚去工司,蔡先生去州学的事,讨论得沸沸扬扬。

消息自然也传到咸安府衙门。

听到消息的咸安府户司震惊了。

纪楚确定留在曲夏州了?

这个也好理解,毕竟他一直在那边做事,人脉也在那边。

蔡先生被留在曲夏州做夫子?

明年他大概率常驻曲夏州?!那他们呢?!

咸安府磨油作坊还靠他啊。

纪楚还在曲夏州户司,而是被调到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