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181)

升官图,有些类似现代的大富翁,起点是白丁,最高是状元。

谁先成为状元,谁就赢了。

其中规则可复杂可简单。

看来这是蔡先生自己设计的复杂版升官图。

纪楚凑近一看,小宋训导还在秀才那一关,蔡先生已经到进士了。

“蔡先生要赢了。”

纪楚一开口,两人齐齐看过来。

纪楚!

纪大人!

你怎么来了。

两人四下看看,只觉得不好意思。

纪楚给他们铺的一条好路,两人都没走成功,竟然凑在一起玩小游戏。

纪楚猜测,两人不告诉他这里的实情,是害怕打扰他。

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蔡先生的自尊心。

把他弄进官学,已经让纪楚很难做了。

旁的不说,就州学跟纪大人的关系,肯定是因为他才搞僵的。

毕竟纪大人在安丘县培育出那么多学生,按理说州学学政应该对他很好才是。

可这关系非但不好,反而更差,甚至对纪大人避而不见。

单说这件事,蔡先生都觉得自己给纪楚添了很大的麻烦。

大家都是刚来,纪楚的日子同样艰难,何必再去找他。

再说自己一个老头,老工匠,能在州学登堂入室,已经很好了,天下间还有比他更厉害的工匠吗?

没有学生又怎么样,大家见了他,还是要捏着鼻子喊一句蔡夫子,蔡先生。

小宋训导这边,更没什么想法。

经历过安丘县那几年,他已经知道凡事急不得。

再者,纪大人只要腾出时间,肯定会来管他们的!

对此他很有信心啊。

而且他三叔也说,让他少安毋躁,看看纪楚如何打算。

如果实在不成,靠着他之前的政绩,以及今年安丘学生又要考秀才,以及去年府案首张文胜还要乡试。

这些都是小宋训导实打实的政绩,所以不用忧虑。

所以两个人并不像其他人以为的愁云惨淡,反而快快乐乐玩起升官图。

不过纪楚过来,这升官图肯定放一边,小宋训导还道:“纪大人怎么有空过来了。”

纪楚摆摆手:“今日叫我敬安。”

啊?

纪楚笑道:“我这名字在州学,不是人人喊打吗。”

这么一说,两人都笑起来。

确实如此啊!

敬安是纪楚的字,两人干脆也这么喊了。

纪楚过来,自然是看看两人的情况,然后道:“是我没有考虑周全,把这里给忘了。”

他也是低估大家对匠人的轻视,以及如今仕途经济的重要性。

尤其今年还是乡试年,没人愿意在数科,甚至有匠人的工科上浪费时间。

倘若不是这么重要的年份,大概率还有人愿意来学数科。

但说起来,数科原本的三位夫子都已经走了。

估计也是多方面都让他们伤心,故而离去。

见纪楚知道内外原因,小宋训导也不瞒他:“确实,乡试年,加上蔡夫子过来,所以造成数科这般情况。”

“其实等到乡试结束,数科就会好很多,也有学生愿意过来学,三位夫子再劝劝,他们也能回来。”

时间太久了。

如今不过二月底,乡试结束则是八月底。

不能什么都不做,只等着情况变好。

纪楚略微思索,不过他先把自己在工司,户司的进展说出来。

“户司已经开始推广棉花,接下来两个月,会让十七个县的百姓去种,毕竟不耽误主粮,也不用种太多,不算艰难。”

“工司那边已经批准,制造一批弹花机,以及改进织布机。”

当然了,批准是批准,怎么做,谁来做,钱从哪来,是个问题。

不过有了这个文书,后续才能推进。

至少改进机器这件事,纪楚完全可以交代下来,让最合适的蔡先生去做。

等于说,这是曲夏州衙门工司给的指派,算是正式给官府做事。

以前给官府做事,也只是口头上说几句,算是跟官府往来,这般认命,倒是头一回。

毕竟蔡先生如今是州学夫子,肯定不一样的。

蔡先生颇为激动:“好啊,改进机器这事,原本就一直在做,不算什么。”

但是,在州学改进吗。

把他的那些器具都搬过来?

这个想法出现后,蔡先生跟小宋训导都觉得不妥。

真要把东西搬进来,那数科的三位夫子,只怕是真不来了。

而且这样一来,真的有学生愿意来学习吗。

三位数科夫子虽然不喜匠人,却也有真才实学。

直接推开不用,实在太可惜了。

他们只是不了解情况,又不是真正的坏人,不好直接交恶。

好好的数科,不能只有蔡先生一个人。

想要真正地发展起来,一个人实在独木难支。

如此两难局面,实在没有办法。

正说着,就听门外有人探头探脑,见里面的人看过来,对方才道:“见过夫子,夫子们有礼了。”

小宋训导微微点头:“你们在这有何事?”

“小宋训导,我们经学训导说今年新来一二十学生,桌椅不够用了,那库房也没有。”

学生说的时候,颇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带了理所当然。

新来了备考的学生,桌椅不够用,库房也没有。

偏偏数科是没一个学生的,只能从这搬啊。

小宋训导原本还算心平气和,听到这话,脸色变得难看:“没有就让研学处去买,来数科做什么。”

研学处约等于老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