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完蛋了。
李师爷忍不住道:“或许没人发现?”
这就是掩耳盗铃了。
看大家对弹花机的热情程度,就知道这会的数科门口绝对排着长队。
完了,什么时候火爆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
他辛辛苦苦出来巡查办差,为的不就是躲开乡试巡考的怒火吗。
“今日是八月二十,考试也结束了。”
所以巡考已经从考场出来了!
纪楚扶额,已经不忍细想。
千躲万躲,也是没躲开。
此时的曲夏州州城,巡考面如黑炭。
原本乡试顺利结束,他应该高兴才是,但看着新数科门口挤慢了人,怎么都觉得不痛快。
新数科这边也有点惆怅。
人太多了啊。
不是早就确定过弹花机的数量,怎么每个县都要增加?
不止如此,州城还有几家商户,说是想要最好的弹花机,准备做专门的弹棉花作坊,请他们帮忙去建造。
哪有说建就建的,谁有那个时间。
而弹花机的总数,从原本的五千台,直接增加到九千台。
重点是,跟我们说也没用啊!
我们数科只负责设计跟督造,以及最后的组装。
具体的零件制造在本地工匠那里。
为了造约定的五千弹花机,他们几乎把本地工匠全都找了一遍,实在没有空闲的人了。
不止如此,蔡夫子还调了一拨人过来,这才够用的。
所以大家一致意见就是:“不能再增加了。”
“实在造不出来。”
“你们要那么多弹花机干什么啊!开作坊?不怕赔钱?”
不管大家怎么说,众人还是不死心。
毕竟谁都能看出来,弹棉花,卖棉被服,是个极好的买卖,谁肯放过?
而且数科这边越是拒绝,他们越想买。
没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求弹花机吗,他们要是走了,岂不是把机会白白让给别人。
自己不挣钱没事,但看着别人挣钱?不行!
抱着这样的想法,各县官吏跟商户们,都堵在数科门前不离开。
往日冷清的数科,哪经历过这种场面。
巡考从乡试考场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无数人挤在数科门口,等着预定弹花机。
也有人说,你们去找工匠直接订不就好了。
肯定不行啊,这弹花机的零部件是在工匠那边定做,但组装是在数科。
数科负责设计,把各个零件分类好,发给木匠铁匠们制作。
零件做好,再送到数科,由数科众人负责组装,最后才能完工。
整个流程当中,数科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大家捧着银钱过来,只为了求求数科,多给他们一些弹花机。
别说之前订的是五千台,那是之前订的。
现在来说,肯定不够用啊!
他们带着银子过来的,不行还能适当加价。
只要不过分,大家都能接受!
数科这边无比头疼,刚开始还是夫子们被拉着塞钱,后来是十五个学生也不能幸免。
为了买到弹花机,大家真的很努力。
赚钱的买卖谁不想做啊。
甚至有人想要沾桥县同款弹花机,虽然价格昂贵,但效率确实极高,做长期买卖的,自然会算这个账。
这一看,就是真想建弹花作坊的商户。
于是州学便出现神奇的一幕。
刚刚从考场出来的考生们,正垂头丧气,想着自己能不能考中时,便看到隔壁一向冷清的新数科人头攒动。
“他们在干什么啊。”
“手里拿的是银票吗。”
“为什么啊。”
“他们想买弹花机!如今最好最先进的弹花机,只有数科这边有图纸!”
再看原本应该落寞的数科学生们,他们虽然一直摆手拒绝,可面容红润,形容自然,嘴里还道:“我们忙着呢,真的造不出那么多。”
“太多了,大家平日除了学习,就是去督造弹花机八号,真的没空。”
最后实在扛不住,小宋训导同样让他们早点离开,只好道:“给我们时间商议一下好吗,看看能不能分批交货。”
不是数科不愿意多做,多做他们也有钱赚。
上到夫子,下到学生,都能从中分到利润。
关键是忙啊,真的来不及。
这让刚从科考场出来的秀才们开眼了。
数科的事情他们都知道。
但根本不知道,他们这样受欢迎?
也就是州城的学生们赶紧解释,平日不是这样的,就是现在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
因为棉花。
不对,是因为他们有真才实学。
他们学到的东西非常有用。
没有弹花机啊,也会是其他东西。
更好用的车马器具,都可以建造,这就是数科跟工匠学结合之后的魅力。
要说以前的秀才还算吃香,这些年已经很一般了。
完全不如这些没有功名的数科子弟。
“别看了,你们要去当工匠吗,奇技淫巧罢了。”
有个酸秀才脱口而出,本以为身边考生们会附和,谁料大家眼里都有些艳羡。
旁的不说,有个能赚钱的营生贴补家用,那该有多好。
最近几年里,曲夏州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但跟书生们关系不大。
顶多开了几家私塾罢了,那也不是所有秀才都适合教书,更有大把的人靠着算账写字谋生。
算账写字的钱别说养家糊口了,自己吃喝读书都顾不上。
三年五年的还成,但一直这样一事无成,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