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255)

缝纫机?

蔡夫子深吸口气,身边几个数科学生也一直点头:“缝纫机。”

其实名字非常好懂。

缝纫是什么,大家都能理解。

缝纫机,就是针织的机器?

纪楚听到消息赶来的时候,满脸喜色,见娘子也过来,稍稍点头,随后跟众人道:“这次的棉衣棉裤,就由这些机器缝纫。”

蔡夫子立刻道:“这是第一批五十台,后续还有四百多台,很快就能送到。”

急忙送来五十台,自然是教学用。

教导沾桥县女工们如何使用缝纫机做棉衣棉裤。

跟过来的沾桥其他官吏看着这些机器,甚至有点傻眼。

还在沾桥做生意的永锦府商贾,更是不敢置信。

方才他们说,这是什么东西?!

代替人工缝纫的机器?!

有这种东西?!

心里活络的,立刻问道:“纪大人,这东西可以提高人工效率,是吗?”

“机器缝得好吗?会不会不牢靠。”

“这东西多少钱台?!我们可以买吗!?”

纪楚看向数科众人,小宋训导则直接站出来道:“缝纫机的专利由曲夏州数科独有,最先生产的五百台缝纫机,只供给沾桥县,其他人若是需要,还要再等等。”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捕捉到数科这个名字。

曲夏州数科!

去年的弹花机改进,以及数科联盟,就让人知道它的名字。

现在又搞了缝纫机专利?!

而且这缝纫机,真的很好用吗?!

重重疑惑之中,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一些掌柜也不说回去的事,只留在沾桥县,等着看缝纫机的成果。

看着看着就发现,人家沾桥县不着急的原因,就是早就有准备。

颜县令先是开放了官学,把官学闲置的部分空出来,专门用作缝纫机教学。

只有是平临国女子,有针织经验的,都能报名学习。

报名第一日,官学门槛都被挤破了,几百上千女子都过来凑热闹。

一个好奇缝纫机是什么,二是相信纪大人的选择。

可惜现在机器只有五十台,第一批被选中的女子也只有一百人,两人一组,可以更好使用缝纫机。

这一批女子自然都是有经验的,手上功夫利落,裁剪衣服也不成问题。

刚开始的学习或许有些别扭,但只要上手之后,她们的速度比谁都快。

毕竟基础的原理没有变,只是缝纫的速度变快了。

原本需要长时间针织的地方,现在只需要脚上一踩,立刻成型,而且针脚既整齐美观还结实。

期间还有不少女工提供别的缝纫方法,蔡夫子他们立刻记下,回头还能多添置几种针法。

从四月十五开始,女工们两人一组废寝忘食地学习。

有时候天黑了都还想继续做工,这方法实在太好了。

甚至有手头快的女子,已经做好一身棉衣棉裤。

原本需要两个熟练工,三日才能做好的衣服,现在两个人只要一天,直接做好一套整齐的衣物。

这速度提高得简直难以想象。

这便是工具的魅力啊。

等到第二批缝纫机送过来,第一批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上岗了。

沾桥县也早就准备好场地,甚至按照纪大人要求,全都戴上口罩,在棉被服作坊里做工。

依旧是两人一组,正式进行十万订单的制作。

四月二十五,距离正式交货,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

放在之前,谁也不相信沾桥县再不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能做到。

可现在不同了。

现在多了缝纫机。

等到五月初五,五百台缝纫机,以及一千名女工全部到岗,迸发出的产能,让整个沾桥县做惯纺织生意的掌柜们陷入深深地怀疑。

他们做了大半辈子的纺织生意,却从未遇到过这种场景。

一千人,一天五百套棉衣棉裤轻轻松松。

这是人能做出来的效率?

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夸张,但人家沾桥县还不觉得满足,人家还有其他方法加快进度。

那就是把剪裁跟缝纫彻底分开。

早就开始招专门剪裁的女工。

甲车间剪裁,乙车间缝纫,还有丙车间专门用来给各处备料。

主打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样的结果非常明显。

他们不用招太多懂女工的人。

剪裁可以找有经验的人,也能按照模板剪裁。

备料谁来都行,甚至用十几岁的娃娃都不成问题。

最核心的缝纫,则用机器提高大家的效率。

这就是人家沾桥县的打算。

这就是人家纪楚的打算。

他们从最开始,便没打算用永锦府的女工,顶多从附近两县请来缝纫女工罢了。

这甚至让很多永锦府的好手扼腕。

她们也想去啊,也想试试缝纫机是什么样的。

而且不少人有预感,早点学会缝纫机的使用方法,不仅对现在好,对以后更好。

至于沾桥县的十万订单,如今早就不是问题。

合理的分工,以及缝纫机的提速,甚至数科还专门又送来二百台机器让他们放心。

最后的产能,则是一天一千七百套棉衣棉裤。

甚至这还是两班倒,还未三班倒。

倘若让机器日夜不停,速度只会更快。

说出去简直像开玩笑。

可在场所有人都见证这个奇迹。

缝纫机的效率让人不得不服,沾桥县跟纪楚的调配能力更让人惊叹。

人家做事太有条理了。

怪不得刚开始不疾不徐,认认真真备料,认认真真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