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264)

那接下来就是等朝廷的命令呗,他可以的。

见纪楚又点头了,廖知州更摸不着头脑。

纪楚你怎么回事,许大人还说你很有脾气的。

这脾气哪去了。

说要调你去整顿军备,你还真去啊。

还是说,他真的对将士们有特殊的感情?

非常认可将士们的付出?

这样解释的话,好像说得通了,他这般聪明,稍微一说就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廖知州给自己找了个合适的理由,更是叹气,如果朝中都是这样的官员,那平临国一定会更好的。

这也没错,纪楚在新知州来之后,大概猜到缘由,再想到广宁卫的战事,再看到本地百姓好不容易改善了生活,不可能任由别人践踏。

等纪楚离开,廖知州把珍藏的另一个物件拿出来,稍稍叹气,希望真的能做到吧,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武备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不仅是武器装备,还有防御工事,更有粮草兵马。

缺任何一环,士兵的战斗力都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像廖知州这种大将,他并不希望打仗。

他跟邓将军的想法一致,那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要把危险防御在国门之外。

真有了战事,对他们这些将士自然好,有军功能升迁。

但能把战事提前消解,却更是一种能力。

还是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想要做到这一点,背后要做的事,可比打一场胜仗容易多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此乃廖知州每日都要默念的一句。

希望他们做的事,能守护好更多百姓,不要参与战事。

拿着廖知州给的家传宝剑,出了书房的纪楚跟李师爷都有些好奇,仔细观察后,就发现上面刻着那几个大字。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送他们出来的长随还道:“这是廖家的家训。”

纪楚抚摸这八个大字,怪不得廖知州如此重视武备。

不过这事还要再等等,朝廷发话了才能做。

毕竟跟军队相关,不能自己随意做主。

不用长随吩咐,纪楚跟李师爷都不会多言。

见过廖知州之后,纪楚终于要去他办公地点了!

已经好久没正儿八经上过班了啊。

先去户司见了卓主事,卓主事喜笑颜开地:“看,咱们今年的税收为整个陇西右道第二!”

连隔壁咸安府都不如他们!

这还是咸安府有成品油收益的前提下。

这还是没有苛捐杂税,大部分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前提下。

如此好的政绩,让卓主事万分高兴。

而且真正能造福一方百姓,也对得起自己读过的圣贤书。

户司同僚见了纪楚,也在调侃:“这次沾桥县的被服作坊,收益如何?”

纪楚轻咳道:“等到明年,就能比肩油菜了。”

本来只是开玩笑的同僚们瞬间傻了。

真的假的?!

油菜的税收有多少,你知道吗。

纪楚还真的点头:“知道。”

明年?

“那明年岂不是能超过永锦府。”

“也不会,永锦府到底底蕴深厚,他们的织造行业经营多少年了。”

户司右都事谢富默默开口:“加上缝纫机的收益就差不多。”

对了,还忘了这个大头,缝纫机。

要说缝纫机的收益有些复杂。

除去给工匠,数科夫子学生,以及工人,还有成本价格之外。

多数收益自然是归于州学。

剩下一部分为税收,另一部分为工司,毕竟也有他们的牵头去做。

但现在订单刚下,距离交税还远,所以户司多数人并不知道具体数字。

可户司右都事谢富却了解过,再加上最近来州城的买家越来越多,这份税收太可观了。

众人为此高兴时,纪楚才道:“既然这样,工业作坊园的款,是不是能早点批啊。”

???

你在说什么!

这才六月份,田税刚刚收上来,还没到分配的时间啊!

要说曲夏州户司,每年五月,八月收两税,其中以五月的为主。

所以各部门等到他们收好税之后,就会陆陆续续提交各司需求。

这个司要买多少东西,有什么事情需要办,需要多少银子等等。

比如官学就需要说明自家多少学生,哪个官署需要修缮,科举考试需要多少预算等等。

其他各司自不用说。

而曲夏州的工司这些年太过低调,每年的预算都要的少之又少,毕竟不做什么项目不做什么工程。

主事景大人更不会自己揽事。

户司都快习惯他们这样做了,今年却十分不同。

看看你们工司提了多少项啊。

又是要拨钱给各地清淤,又是觉得城墙要修缮。

哦,还有各地慈幼堂同样修缮。

这些就算了。

连建造工业作坊园,都需要户司拨钱?!

这不是州学的事吗,让他们自己出啊,而且州学现在也出得起。

你们工司打什么申请。

户司对此并不同意,想让州学自己全出了。

但关键是,营造这种事,本就是工司去做,而且廖知州也开口让工司主持修建工业作坊园。

既然如此,肯定要申请的!

于是这事情便卡在这,无论站在谁的角度来讲,都是没问题的。

卓主事打量纪楚:“好啊,你过来就是说这事的?不行,让景大人别想了,州学真的有钱,问他们要。”

纪楚笑眯眯道:“州学也没那么有钱,缝纫机的单子还没做,而且这建好之后也是衙门的地方,其中款项巨大,还是要托户司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