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的事情也太复杂了吧!
但说复杂归复杂。
归根到底,那就是弄死二王爷,那就天下太平。
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一切便简单多了。
问题在于,那二王爷身体康健,如何行事?
现在他身边,肯定如铁桶一般啊。
还有,就算您有主意,那也不能讲啊。
如果帮五王爷解决了麻烦,回头再清算您怎么办?把锅全都扔到您身上,那他可就清清白白了。
所以就是。
要杀二王爷。
如何杀,怎么杀,却没人敢提。
谁提谁背锅。
纪楚更不可能上赶着给建议。
他一个人事小,后面还有全家十几口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被牵连进来。
这也是纪楚为何要给出语焉不详的信件。
说得太直白,那便是他的罪证。
更不能上赶着出谋划策。
打个比方说,有人需要办一个差事,你知道解决方法,还知道这个方法说出来会得罪人。
那你会上赶着讲吗?
一定要对方求着你,立下誓言,甚至立下契约,绝对不牵连你,甚至许你好处,你才可以讲。
再退一万步讲。
想杀二王爷这事本身,就不能由纪楚提起。
必须是对方提,他再给建议。
否则时过境迁,五王爷再起疑心,觉得能杀一个二王爷,就能再杀一个他。
到时候又是后患无穷。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坐驿馆,等着有人上门“求他”。
求到没有办法,才能“勉强”说出方法。
献策的时机也至关重要。
就跟打牌一样,手里同样是那几张牌,但出牌的顺序,决定了这副牌能不能赢。
纪楚闭上眼。
等着薛明成登门。
又或者,五王爷亲自登门。
不知为何,纪楚竟然觉得这位可能会自己过来。
看他平时的行事作风,似乎不无可能。
若真的是这样果决的人。
那站队他,好像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
这位同意火器重启啊。
他就是个想好好发展工业的官员而已,能不能让他好好做事,不想动脑子啊。
纪楚面上淡定,心里吐槽。
平临国这里的事,必然传到关外,希望这段时间他们不要异动。
否则对自己国家来说,真的是内忧外患。
京城的事情拖得越久,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纪楚闭上眼,认真梳理这次的事。
千头万绪,也有解决的办法,没必要自乱阵脚。
驿馆下面还是闹哄哄的,反而纪楚的房间非常安静,连带着他带来的人,似乎都底气十足。
“曲夏州来的那个纪楚,看着年轻,反而沉稳。”
“是他啊,那难怪的。”
“你知道他?”
“我有个亲戚在永锦府做官,跟纪楚打过交道,出了名的厉害人物,曲夏州如今地位节节攀升,他从中出了大力。”
“棉花知道吧,他一手发现,还送到广宁卫十万套。”
“要不然喊他下来,商议商议这事,京城到底谁当家?”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到底是继续投奔太子旧党,还是去找找二王爷的门路。
他们倒是想投奔太子门下,可世子都被带走了,真的还有机会吗。
众人说着,就想找纪楚聊聊,可又顾及曲夏州被二王爷不喜,只得又坐下来。
直到深夜,其他人都散了。
驿馆才来了个戴帷帽的中年男人,他看着气势十足,身后跟着的,正是薛明成。
五王府商议再三,王爷还是决定亲自过来。
纪楚的本事,别人不知道,薛明成能不知道吗。
他也主张王爷亲自前去。
等房门敲开,纪楚显然还没睡。
纪楚也头一次看到名声并不显赫的五王爷。
两人互相打量,五王爷震惊于纪楚的年轻,更震惊于他的沉稳。
等薛明成介绍,纪楚才像恍然大悟,连连行礼,看起来还有点诚惶诚恐。
见此五王爷有些无语。
不至于啊!
这位小哥你演得有点过了。
而且我还有把柄在你手中。
真不至于这样。
五王爷这边却也要演下去,他赶紧握住纪楚的道:“还请敬安救我。”
纪楚一顿。
您才是这不至于啊。
五王爷说着,开口就是:“如今局面,如何才能替大哥主持公道。如何才能让世子回太子府。”
“这般下去,吾命休矣!”
意思就是,太子府如今遭受不公,他很想帮忙,也很想救救世子。
可他没办法!
因为二王爷势大,再这样下去,他肯定会死的。
为何?
这还用说。
二王爷的品行,大家还不清楚吗。
纪楚自然顺势问了下去。
五王爷如实说了许多。
比如还是皇子时二王爷的种种恶行,以及曲夏州纵容手下贪污银钱,甚至连河道的钱都敢贪。
总之一句话,这不是个好人,他为了自保,也为了帮太子讨回公道,所以想要谋士救他。
现在亲自过来,就是走投无路了啊!
要不是早知道五王爷早有夺嫡的想法。
李师爷真就被糊弄过去,以为对方真是没办法了,才来招揽人手。
说完这些话,五王爷定定地看着纪楚。
这位心有城府的王爷在看到信件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他有办法。
否则不会亲自跑一趟。
五王爷非常好奇。
纪楚到底有什么好法子,既能让二王爷离世,又能让他脱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