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496)

可昌河州这边的腊月,大家都猫在家中,除非必要,基本不往外面走。

不过这样也好,凑在一起说说家常,也算热闹。

大家也尽快赶制大婚需要的物件。

纪振跟白婵婵自然是最忙的。

纪振还靠着些年的月钱,在衙门附近购置了一处小宅子,这宅子之前就装了火炕,等到成亲后,就能住进去。

为了收拾这个宅子,腊月他也在外面走动。

白婵婵家人看着,自然没话说,也心疼他太冷,直接去街上铺子里,买了两块最好的皮子。

这般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很快就到正月二十。

因是知州的侄子成亲,来凑热闹的人不少。

婚事的场面热闹又喜庆,看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这好像给漳兴四年,带来一个好的开始。

听着喜庆的礼乐,再看着热闹的迎亲队伍,即便是围观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

今年,日子一定会更好吧。

随着新一年到来。

昌河州果然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传来喜讯的,是纪楚一直关注的两处养殖场。

“成功过冬!”武掌柜跟皮货王家的,兴高采烈地同纪大人讲,“还是您的方法好用,赶紧在附近建了火炕,那温度极合适,兔子都生了两窝。”

武掌柜他们几乎是在养殖场过的冬。

眼看着宝贝兔子生了崽,再看水貂也照常吃喝,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这些东西,可比我家儿子都精贵。”

“谁说不是啊,小心翼翼伺候,才把小东西们养活了。”

对于养殖行当来说,最难的过冬都渡过,给了他们十足的信心。

不出意外的话,等天气一暖和,本地的养殖场就会遍地开花。

“就是有一点。”武掌柜如今也跟纪大人客气,直接说出自己的顾虑,“水泥太贵了。”

水泥价格高,这点大家都知道。

毕竟本地没有水泥作坊。

昌河州之前对这东西也没什么需求,故而建不起来,大家也买不起。

可现在不一样,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去年咬咬牙在养殖场里铺设一点水泥,就发现这东西的好处。

便于清洁,还能隔绝温度,甚至冬暖夏凉。

水泥如果便宜一点,他们肯定会大面积使用。

问题就是,太贵了。

纪楚稍稍点头,他知道了。

水泥作坊,确实是个问题。

于是昌河州开年第一桩事,便是讨论这水泥作坊。

其中工司主事最是上心。

去年他都提过这事啊!

甚至前年也提过!

可昌河州地方穷,没钱,真的建不起来。

现在终于再次提及,他就差长篇大论了。

“天气稍微暖和一些,肯定有大批养殖场要开,到时候都需要水泥。”

“还有广宁卫的营房,要是有水泥修筑的话,必然极为结实。”

“今年棉花麦子都有收成,若本地百姓手里有了银钱,少不得要做火炕,水泥更是好用。”

总之列举了种种,就是一个意思。

纪大人!

开水泥作坊吧!

不能再等了!

纪楚看向户司主事。

户数主事刚刚一直不说话,现在立刻道:“不行!户司没钱了!”

不是他抠门,是真没钱。

去年一年,其实本地也没多少税收。

而且流放的犯人那么多,虽然不用给他们工钱,但基本的吃喝还是要管,甚至盖房子需要材料,同样需要他们拨款。

去年还成立了畜牧司,给里面官吏们发钱,给养殖专家们发月钱。

再有官学那边,设立畜牧专业,同样要银子。

甚至去年年底,还来了一群佃户。

就算不管他们吃喝拉撒,可还是要一定银子补贴。

再把去年做棉衣的工钱算上。

公账的银子,真的没了。

是真的!

纪楚轻咳:“但水泥作坊不得不建,真建起来,还能快点回本。”

去年他拦着不让建。

除了没钱之外,还因为当地没有需求。

今年不一样。

除开广宁卫不谈,他们要是用水泥,本地肯定要免费给。

只看养殖场跟马上要兴起的火炕建设。

以及过来投奔的其他地方百姓,肯定要修建房屋。

这些都是需求。

有了这些需求,就不愁盈利了。

所以水泥作坊真的要建。

昌河州一众官吏面面相觑。

这要怎么办嘛。

有没有什么无本的买卖,让他们大赚一笔?

对于这件事,大家立刻看向纪大人。

纪楚则再次看向户司主事。

户司主事都要哭了啊。

您真是要把咱们衙门家底扒拉干净吗!

不过纪大人都这样了,户司主事只好咬咬牙道:“若是大家愿意,可以把下半年月俸支出来,再勉强凑凑,应该能够。”

什么东西。

月俸?!

还是昌河州那么多官吏的月俸。

他们昌河州穷到这种地步了吗!

纪楚看了看大家,就听工司主事小声道:“现在正月底,马上开工建水泥作坊的话,等到下半年绝对能盈利,到时候害怕没银子发月俸吗?”

听工司主事这样讲,就知道他早就盘算过很久了啊!

纪楚听此,干脆拍板道:“就这样吧,如果七月份月俸没着落,本官负责。”

这就是他会兜底的意思。

他也会想办法,尽量给大家弄到银子。

本来以为官员们会不满,谁料听到纪大人这么说,众人竟然道:“知州大人都这样讲,多半是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