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529)

接下来的“和谈”,倒是让邓将军出乎意料。

“四十七万头牛,三百三十万头羊,当真?”邓将军说出之后,身边其他官员表情都差不多。

这要是都买下来。

今年昌河州不缺羊肉吃了啊。

等会。

他们有那么多银子吗。

即使纪大人不说,可户司主事整日愁眉苦脸的,能看出来他们昌河州没钱啊!

他们问朝廷的银子还未拨下来。

现在岐州用的一部分银钱,都是从昌河州挪用的。

任谁都看得出来,昌河州州衙门,穷的叮当响啊。

在场官员心思百转千回,已经看出这五位首领的意思。

“你们平临国地大物博,物资充沛,我们用百万牛羊换你们百万物资,难道换不成吗。”当碚首领这话说的有些火气,听的岐州官员很是不爽。

岐州官员当场怼了回去:“不过百万牛羊而已,单一个京城,每日要消耗多少羊肉,你们知道吗?”

“你们看起来庞大的数字,汇入平临国,不会是雨滴汇入江河而已。”

罗和首领看看当碚首领,不要跟这些平临国文官耍嘴皮子,他们最会叫骂。

“反正是这么个情况。”罗和首领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我们所求也不过是物资,能交换,自然不想动干戈。”

这句话翻译一下,我们想要物资,要么换,要么打,但我们现在选择交换,如果不换可能就要打了。

纪楚听着他们你来我往,笑眯眯道:“还是不要打的好,对双方百姓都不好。”

邓将军适时接话:“打也是不怕的,咱们的将士已经准备好了。”

一软一硬,一个黑脸一个白脸,跟当碚首领以及罗和首领一样。

不过罗和首领看向纪楚,这个官员比他想象中要年轻许多,看着面嫩,听说刚刚三十出头。

这人能这么快平定岐州,安抚好本地官员跟百姓,真的软吗?

只怕不见得,口头上和气而已。

谁料那纪大人竟然犹豫道:“若要交换牛羊,自然可行,昌河州年前之前肯定要买一批。”

“只是数量太多,若能减半是最好的。”

四十七万头牛。

三百三十万只羊。

减半?

这就是你们能吃下的极限吗。

罗布首领眼中精光一闪,同样笑着道:“只怕不成,草原部落众多,你们买了这家的,不买那家的,岂不是可以挑起争端。”

“要买,便要全买了。”

“对了,还有几个部落未开口呢,他们约莫有七十万只羊,肯定也要出手。”

那就是四百万头羊。

即使靠近草原的边卫羊价便宜,一只羊约莫五百文,总的算下来价格也在两百万两银子。

两百万两。

昌河州十几年税收加起来,都不够买这些羊的,何况换来等价的物资。

再者还有四十七万头牛,这牛的品种跟内地牛不同,价格不会因为靠近草原就更便宜。

折合起来,约等于二百八十万两上下。

加起来四百八十万两的买卖。

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超级订单。

在场官员算了价格,当场炸锅。

多少?

四百八十万两?

还要换成物资?

这合理吗?!

你们草原卖了这一匹牛羊,不准备干了吧。

倒是有熟悉他们的人道:“草原上丰年差不多有四五千万头牛羊,灾年也至少有五百万头,对他们来说大约是把能繁育的留下,可以吃的买卖出去。”

这么说的话,倒是合理。

趁着双方和谈,卖个好价格,顺便买点物资,好过这个冬天。

只是这也太多了吧。

“折一半吧,折一半的话,我们就买下。”

“是啊,这也太多了,昌河州消化不了那么多,何况这都八月了,让内地羊贩子牛贩子过来运,也来不及啊。”

如果按照极限时间,其实来得及。

可大家也没必要为了昌河州,就为了帮忙吧。

平临国官员跟部落众人“讨价还价”。

一方想少买点,另一方想多卖点。

谈判当中,罗和首领差不多摸清昌河州的底。

他们的银钱确实不多。

想吃下这么多牛羊,必然要“倾家荡产”。

罗和首领跟其他首领稍稍商议片刻,最后道:“只要答应买卖我们四百万只羊,以及四十七万头牛,可以把那四百八十万两物资,改为四百万。”

什么?!

能这样抹零的吗?!

直接减少八十万?!

要是少个二十万两,官员还不会这样激动。

这可是八十万两的物资。

边关羊价本来就便宜,现在更便宜了,约等于直接减了五分之一。

只是大家还在犹豫。

即使减了八十万,那四百万两物资,依旧很难弄过来。

耗尽全力,也难以凑到吧。

除非临时调拨周围州府物资,就算是这样,估计也勉勉强强。

众人看向纪知州,或者说纪总督,看他是怎么想的。

眼看周围安静下来,邓将军眉头微皱,显然没预料到草原部落竟然用这样的招数。

四百万的物资,几乎是把整个昌河州货物搜刮干净也不够。

还有周围三个州府加上,同样不足。

除非。

除非算上广宁卫。

要挪广宁卫的物资吗?

今年的物资,确实已经到了,加上这些,勉强足够。

也就是昌河州户司工司主事没在这,不然肯定腿软。

挪了全州半年月俸,他们都头疼不已,这要是挪广宁卫的银钱,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