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574)

事实上,纪楚在中原赈灾的影响力,已经传到没受灾的其他地方。

各地百姓,都有陆陆续续离开家乡的存在。

而且跟着逃荒队伍过去,路上还更安全。

别人就算了。

你周大人跟纪楚不是有仇吗?

怎么还这样做事?

有人问到周大人跟前,他只能捏着鼻子道:“本官对事不对人。”

这话说的,好像真的跟纪楚有矛盾一样。

实际稍微想想,其实过于模棱两可了。

不少人只觉得他们轻敌。

没想到评估组跟赈灾的人,竟然穿一条裤子。

早知道他们目的相同,当初就不会让评估组来得那样顺利。

谁能想到,跟纪楚关系不好的周大人,同样是计划一环。

看着他们讨论,周大人心道,纪楚辛辛苦苦托人给他做的上好画笔还在家里了。

这些事情赶紧处理完,他也好赶紧回去画画。

要说之前,周大人还觉得他的名声被棉花拖累。

最近几年反而无所谓了。

在工业作坊园以及赈灾上甚至有大用,更让他觉得无比淡然。

此事磨炼他的心性跟意志,只觉得外面风言风语的十分可笑。

还不如学纪楚那样,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谁还会在意外界的看法。

有这两者配合。

再加上即将要接受评估的工业作坊园,低价粮食很快主动送到薛明成手中。

至于那些已经被摘牌的?

不好意思,没机会了,摘了之后,三年之内不准接受评估。

这个条例一出,跑过来送粮的人更多了。

我们送粮!

给我们作坊园一点时间,让我们好好整改啊。

薛明成看着宣新府众人脸色变化之大,在此地的怨气也少了。

管你们怎么想,他能买到便宜的赈灾粮即可。

对了,一边买粮,一边让本地佃户离开。

去东北开荒吧,那边都有自己土地的。

薛明成做事又阴又狠,狐狸般的眼神再次出现。

以前他是意志不坚定,现在被叙州百姓感动,又知道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那各种手段还不是招手就来。

他可不像纪楚那般光明磊落,他什么阴招都会用啊。

不把你们搞垮,他就不姓薛。

薛明成还卡着时间,确定把灾区大户们榨得差不多,再把粮食运过去。

粮食送得早了,那些大户们就会少出粮。

送得晚了,又会有麻烦。

所以这时机很重要。

纪楚跟薛明成两人配合默契,在各地大户受不了之前,把新一批赈灾粮送到。

气得众人牙痒痒,对他们又没有办法。

因为那睿王妃的弟弟范大人,已经被皇上责问了。

这些抱团的士族,哪是被纪楚昌河州混合双打,分明是联合皇上,三头挨打。

有些人要利用旱情敛财,有人利用旱灾缓解土地兼并。

至于谁赢了,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接下来的日子,纪楚跟赈灾队伍,以及张太监等人,在灾区四处奔波。

大事小情,总有忙不完的。

他们会拼尽全力,让百姓度过这场天灾,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六月初六深夜,忙了一天的纪楚等人刚刚躺下,便听到一声惊雷炸开。

纪楚立刻睁开眼,望向窗外。

一起跑出来的,还有随行官吏们。

原本满天星光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一炷香后,属于夏季的雷暴雨倾盆而下。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第152章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全城百姓全都醒了, 先是不敢置信,还以为自己在梦中。

无数人冲到屋外,感受甘霖落下。

下雨了。

期盼这样久的雨, 终于下来。

雨水打在皮肤上,滋润无数人痛苦的回忆, 雨水跟泪水混在一起, 竟然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

而这倾盆大雨,不管你百姓是佃户, 还是商人,是士族, 均匀地落在城中。

并不会因为有钱有势,或者贫穷苦难而有所倾斜。

这场兴奋持续到早上,大雨依旧未停,大有把之前雨水补回来的感觉。

纪楚派出去差役也陆陆续续回来,灾区十二州府的官员也派人过来报信。

各地雨水大小虽有不同,可大部分地方陆陆续续下了。

就算没雨的地方, 天也开始阴沉, 明显有下雨的迹象。

“这般好消息, 赶紧送回京城吧。”张太监兴奋得坐不住,即使一晚上没睡, 看起来还是很精神。

纪楚那边已经写好奏章, 可以立刻呈报, 但他道:“再等等, 十二州府的知州知府都很辛苦, 把大家的文书集齐了,一起送过去。”

张太监眼前一亮。

好啊!

还是你纪楚会做官。

实际上,纪楚也是知道, 这次皇上出了大力。

毕竟他们在外面办差,京城要是没稳住,事情不会这样顺利。

你给我面子,我肯定也给你面子啊。

再说旱情只是缓解,后续还需要皇上再下令赈灾,打好关系肯定没错。

说话间,薛明成已经回来了。

他这段时间在外面送粮,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这会看着却极为精神:“好啊,这场大雨实在是好。”

雨一下来,灾情立刻就有缓解。

沿途不少地方都能受益。

虽说已经六月份,主粮是种不成了,可再种点豆子,蔬菜之类的农作物,总算有些收获。

不管是多是少,至少有点口粮,官府也好,地方也好,朝廷也好,大家压力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