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晔想当他的朋友,应该也成功了,至少他是这些人里离季然最近的人,吃饭一起,练琴一起,回宿舍也一起,登舞台也是一起,理应没有人比自己更接近季然了,除了徐雁凛,他信里的哥哥。
秦晔已经无比肯定季然每天写信的人就是徐雁凛了。
秦晔这么想着也问出来了:“你是给徐雁凛写信吗?”
季然睁开了眼睛,嗯了声。
秦晔又问:“听说你们下乡的地方很苦?”
季然也嗯了声,其他几个舍友这会儿提起了兴致,问道:“是去的最穷的山区吗?那里能吃饱饭吗?听说吃的都是窝窝头。”
季然想了下道:“不全是窝窝头,也有玉米,红薯,过年时吃面条,水饺。”
他说的平淡,可听的人都吸气,一听就很辛苦,他们这些人都是可以直接来当兵的子弟兵,不曾下乡过,住在城里的条件总有比农村好的。
秦晔也没有下乡过,他家里就他一个儿子,上头还有一个姐姐,他父母舍不得他去吃苦。
他暗自的磨了下牙,心想因为苦所以才结下这么深厚的感情吗?让徐雁凛安心把名额让给季然,让季然每天趴在桌上给他写信?
秦晔有些烦躁的在床上翻了个身,觉得自己挺无聊的,他为什么想这些东西呢,季然跟徐雁凛关系好不好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可他翻来覆去的一会儿后,又朝向季然,跟他说:“我们以后也是同进退、同战壕的兄弟,以后会在一起很多年的。”
季然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的像是看透一切,秦晔被他看的脸红,翻过身去了,只丢下句:“早点儿睡觉吧,明天还要排练。”
季然嗯了声,他觉得秦晔像一个人,但像谁他又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就算了,但凡他记不住的就跟他无关。季然闭上眼睛睡觉。
233系统在他脑海里轻轻的叹息了声,无情真是伤人啊。
过年的时候徐雁凛回来一趟,他这次假期稍长一些,竟然有二十天,徐雁凛就跟着季然回了一趟家,美名其曰要去见见岳父岳母,去前问季然他们的喜好。
季然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是第一次见。
于是徐雁凛就大包小包的准备了很多。
见面的印象季然并没有太深刻,他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哪怕想念都带着克制,对季然带来的晋南区总司令的儿子来,也表达了欢迎之情,但并不过度,他们身上同样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哪怕知道搭上徐雁凛这个家庭,他们家就能翻身,但两人并没有提任何的要求。
不过两人对徐雁凛表示了感谢。
季父看了一眼季然跟他说:“季然给我写信,说他进了文工团,用的是你的推荐信,谢谢你照顾我们家季然,但他不懂事,不应该做这种冒名顶替、投机取巧之事!”
他话有一些严肃,徐雁凛忙道:“季叔您别这么说,我是真心认可季然的音乐天分才推荐他去的文工团,他今年还参加了十一的总汇演,作为小提琴手住奏了《梁祝》,他的成绩证明他有这个实力。”
季父看了一眼季然:“演奏了《梁祝》?庆国庆的保留曲目?”
季然点头,季母眼眶里有微微的湿润,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季然,仿佛一切都在眼神里。
她目光温柔,是属于母亲的感觉。
季然看了她一会儿,他还没有过母亲呢。
季父轻咳了声拉回了他的注意力,跟他说:“这是你应该做到的,你已经用了他的推荐信,无法挽回了,只能做到更好,不让别人抓到把柄,因为你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给你推荐信的徐司令家。”
虽然他知道徐家这样的家庭并不怕这个,但他也要嘱咐自己的儿子,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徐雁凛替季然道:“季叔,季然做的很好了,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我们家也会照顾好他的,”
看到季父睿智的眼里带着疑惑,徐雁凛又画蛇添足的补了一句:“我把季然当亲弟弟看。”
季父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徐雁凛最会的就是装,若无其事的四两拨千斤,为了应对付徐司令的火眼金睛,徐雁凛在徐司令面前早已练出了一副铜墙铁壁来,
所以季父审视了他一会儿没有觉出什么来,看向了自己儿子:“雁凛是个好孩子,他拿你当弟弟,你也把他当哥哥看待,他信任你,你便要事事维护他。”
季然看徐雁凛,徐雁凛正装作好哥哥的样子,郑重的跟季父发誓:“季叔叔,你放心,我这一生都会好好照顾他,不会让他受一丁点儿委屈。”
他说的太郑重,季父都错愕了下,大概是没有想到自己一向沉默寡言的儿子怎么会找到一个这个会说话的哥哥,两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这是季父这两天观察徐雁凛的出来的,徐雁凛这两天一直陪着他,他的为人情商极高,处事滴水不漏,是那种高干子弟家庭出来的孩子,这跟自己儿子不一样。
季父忍不住问季然:“你是怎么博得雁凛这么高的评价的?”
徐雁凛先笑了:“季叔叔,我跟您说下我是怎么认识季然的吧?昨天我不是跟您说他帮我编书吗?那些英语文献也就他能看懂,他一丝不茍的陪着我编了整半年的书,整整十二册,我带来的那两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您也看他编写的了吧,特别优秀。”
还有给他织毛衣,绣鞋垫,优秀的不得了。当然徐雁凛也知道这个要是说出来,自己要挨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