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然娘临走时怕季然多想,又嘱咐他:“这次是特殊情况,镇上大集人多口杂,娘怕一些嘴贱的传闲话,你就在家里等着,等下午村里人大多去赶集没回来的时候,你就把鸭子赶出去一会儿,放一个时辰就再赶回来,要是见到了人也大方的打招呼,咱们没做什么亏心事,什么都不怕,知道了吗?”
季然想着赶鸭子大概是他以前常干的活,那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点了下头。
季然娘挎着篮子到门口了又想起什么:“你就在这周围的河边上,那头山下的水库就别去了啊!”
虽然季然娘知道季然一时半会儿不敢再去水库了,但还是忍不住嘱咐了他一遍。
季然微顿了下,他正想去看看他出事的地方在哪儿的,本来不好问的,这会儿他娘倒是清楚的告诉他了。
他跟季然娘略一点头,季然娘也就挎着鸭蛋篮子出门了,外面季大哥已经套好牛车,把竹筐之类的都搬上去了。
隔壁季二婶已经喊季然娘了:“季然娘,收拾好了吗,咱们走啊,一起。”
季然娘笑道:“好!一起。”
两人虽暗地里较劲,但表面上两人还是和睦相处的邻家,半月一次的镇上大集那肯定是要结伴去的。
季二婶家的小哥儿季晨还招呼季然,季然说不去,季晨难得还惊讶了下:“赶大集都不去?你以前不都喜欢去吗?”
他们两家都有牛车,所以不管镇上有多远,他每集必去的。
季然只摇头,季晨娘倒是把季晨拉走了,说:“然哥儿风寒还没有好呢,下次再跟你去。”
季晨狐疑的看了一眼季然,但他也没有再说什么。
他也是那种很聪明的人,人情世故通透的那种聪明。
233已经跟季然介绍了,这个就是跟他齐名,并列季家村双花的哥儿。
去镇上有一段路程,有牛车,他们也要走上个把时辰,所以没多久他们就都走了。
季然爹没跟着去赶大集,照例去地里锄草、种豆等活计,说是不到割麦子的季节,但农活永远是做不完的。
只不过季然爹依旧很心疼季然,没有让季然跟着上坡,只让季然给喂喂猪等活。
这在农村,养出季然这么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挺奇怪的。
季然把猪草切了喂了猪、鸡、鸭、山羊,顺便给扫了下鸡、鸭舍,山羊拴在院子里,拉的粪便好扫,每天会扫院子,还算干净,但鸡鸭舍就没有那么干净了,虽然季然娘是爱干净、爱收拾的人,但关在这里的也不能天天收拾。
季然喂它们的时候觉得无从下脚。
他是有一点儿强迫症的,强迫症的人会伴随着一点儿洁癖。
季然把鸡鸭搅合了一番,把鸡鸭粪都扫出来,干巴在地上的,季然用铁锹一点点儿铲下来,等把这些都收拾好一个上午也过去了。
中午他们都不回来,季然自己煮了粥,热了早上剩的饼吃了。他没有做新的吃的。
季家还算富裕的人家,家里有存粮,米面、菜都有。但季然觉得自己这会儿是个客人,在主人家没来时,还是不要随便做吃的了。
季然睡午觉,让233给他定了闹钟,下午的时候去放鸭子。
233准时把他叫起来了,五月份的天气这边不算太热,山里更加凉快一些,过了中午头,季然赶着鸭子出门了。
他们家养了二十五只鸭子,有大有小,大的前头领路,小的后头跟着,季然拿着一根长竹竿赶在后面。
季然娘估算的不错,今天赶大集,村里留下的人少,就连村口大榕树下乘凉的人也不多。
季然赶着鸭子往山脚下走,这里应该偏属于南方,山多,水多,尤其他们村就在山脚下,所以能近距离的看清楚苍翠的山峰。
早上的时候,他站着院子里,还透过半截墙看了弥漫着雾气的山涧。
这一会儿没有雾气了,青山便愈发清晰,山前湖边垂柳、水杉随风轻摇,山上树木迭翠,一层层因着树种不同而呈现除了渐变的绿色,靠近村庄的地方是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再往后则是桦树、槐树、杉木、核桃木等不是特别名贵、但都长势不错的树木,远远望去层峦迭嶂,如画境一样。
季然默默的看着,这一片连绵起伏的深山上种植了他喜欢的树木,所以哪怕这里有季然曾经掉下去的水库,也没有影响他对这里的喜欢。
他站在水库边上跟233道:“这里很好。”
233笑道:“少爷你喜欢就好。”
鸭子在水塘边上吃草,季然在岸上有一丛没一丛的割水草,都很悠闲。
只是当过了一个时辰要赶着鸭子回家的时候就鸡飞鸭跳了。
鸭子们根本不想跟着季然回家,它们才出来这一会儿,要是以往都要吃到傍晚时分的,所以无论季然怎么用竹竿赶它们,它们都不上岸,从这头游到那头。
这个水库是三山村最大的水库,跟下游的河边水塘还不一样,进了水库那就没有管束了,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了。
已经有从坡里回来的人了,看着季然从这头赶到那头,都跟他笑.
第104章
“然哥儿,水鸭子进了水库那就跟鱼进了河,捞不着了,你就等他们自愿上来吧。”
“那要什么时候?”
“傍晚它们就出来了。”
那他娘就知道他来水库了。
季然继续赶他的鸭子,有来给他帮忙的,大多是年轻人,都叫他‘然哥儿’。
“然哥儿,你在边上先休息,我来帮你赶。”
“然哥儿,你下次赶鸭子到下面河边上,这样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