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纸买了不少,跟季然娘在集上碰到了,两家一起买的,买整张纸,回家自行切开,淮山娘跟季然娘笑着说:“今年我们有然哥儿在,就不用去请秀才给写了。”
季然大气道:“好,我给写。”
季然娘自中秋节时见到了季然突飞猛进的字也信他了,笑着说:“行,好好写,一会儿给你买糖葫芦。”
这还跟哄孩子似的,但李淮山笑着说:“娘,我给他买。”
年货大集上人挤人,李淮山拉着季然手,走过一个又一个摊,中午头了还没有逛完,两家人一起去喝羊汤,李淮山给季然捏腿,说:“这比我在山上一天还累。”
季然嗯了声:“因为她们来回的买,走过了又回去。”
季然娘瞪他一眼:“我这不是货比三家吗?不比比怎么知道哪家的好吃?我买回去你少吃了吗?”
季然不说话了,这个年忙的时候是不能得罪操持家务的人的。
李淮山把碗里的羊脑挖给季然:“尝尝这个。”
季然胃口现在很不错了,什么都吃,只要李淮山吃过的他都吃,羊脑炖的又嫩又香,比豆腐好吃,季然连连点头:“好吃。”
季嫂子都意外的道:“然哥儿现在胃口好很多了。”
季然娘看着季然腮上的肉心里挺高兴,这证明季然在李家过的很好。
几个人吃完饭后又去逛了半个下午,回到家的时候太阳都要落山了。
收拾着吃完晚饭就坐在炕头上裁纸,明天写对联。
第二天一大早季然就开始写对联了,李嫂子身孕定了,三个月了,就坐着帮季然磨墨,看着季然的字感叹道:“以后我家娃出生了,然哥儿你教他读书。”
季然答应着:“好。”
李嫂子笑着看他肚子:“然哥儿你也加把劲,要是咱们孩子一块儿上学那才好呢,做个伴。”
季然写字的手一顿,把福字的那一点加粗了,然后写了一个粗体隶书福字。
他生不了孩子。
季然没有接李嫂子的话,李嫂子还以为他害羞,笑着道:“行行,嫂子不说你了,嫂子就是想着咱们家现在生活一步步好起来了,你跟淮山什么时候想生孩子就生,不用有心理负担。你跟淮山兄弟也还年小,身体好着呢,总会有孩子的。”
季然看了她一眼,又看向了在外面扫屋子打扫卫生的李淮山,眨了下眼,他不能在大过年的这个喜庆节日里说他不能生育这种话,所以季然跟李大嫂嗯了声,继续低头写字,这次写的快,李嫂子也顾不上话家常了。
季然把三家的字花了一个上午全部写出来,这里面也包括他们山上的家里,李淮山提着浆糊跟季然上山贴上,里里外外,连小鸡棚上都贴上了。
最后关门的时候,把‘出门见喜’也贴上,李淮山看着他的字夸道:“好字,我这是娶了一个小先生,哎,你说,”李淮山想到什么,跟季然道:“咱们村里的老秀才先生年纪大了,他这两年一直想找一个接班的,你去试试怎么样?”
秀才担负着孩子们的教育,但他觉得他家的然哥儿足以胜任。
季然抱着他胳膊抗议:“我不去,我不想当先生。”
李淮山笑:“那你就愿意在山里陪我一辈子啊?”
季然回答的斩钉截铁:“是的,我要跟你在山里一辈子。”
李淮山嘴角动了几下,他也不舍得季然下山,但他要为季然考虑,不能让他这么年轻就跟他在山里与世隔绝,可季然跟他说他不想当先生,更愿意跟他在山里,要跟他在山里过一辈子。
李淮山忍不住握紧了他的手,说:“好。”
李家的新年喜庆又热闹,李大嫂有孕在身又填了一件喜事,所以家里气氛非常欢快,李大嫂已经开始给小孩子做小衣服了,小肚兜上绣花样还用了季然的一个图案。
淮山娘笑着说:“然哥儿手巧,图样活泼,小孩子看着就会喜欢。”她并没有提让季然也赶紧生孩子的事,季然觉得她是一个很宽容大度的人,像极了江姨,也像他福利院的院长,让他天生一种亲近感。季然愿意跟她一块儿做手工活,跟她学纳鞋底,但因为鞋底太难扎,最后这个活李淮山学会了。
淮山娘也不偏袒,笑着说:“这也行,两人中有一个会缝就行了。”既然跟她说:“那娘,我跟你学做衣服。”
淮山娘很痛快的答应了,两天后,她跟季然说:“娘觉得娘的这一手手艺将有传人了。”
季然就笑:“好,我传下去。”
他在福利院的时候就传承了院长勾毛衣的手艺呢。
淮山娘伸手摸了下他头,对着窗外的时候,轻声道:“淮山他爹,我今天真是太高兴了。”
大年就这么热闹的过去了,季然回娘家的时候,季然娘听说了李嫂子有孕的事,开始忐忑了,拐弯抹角的问季然,问李淮山对孩子的想法。
李淮山说孩子不着急的,什么时候有都行。
季然娘终于放心点儿了,她心里多少是有些愧疚的,拉着季然又嘱咐了一些什么话,她说他是想着季然能调理好身体,万一就能生了,所以让季然再等等,先不要告诉李淮山他不能生的事。
季然也都点头答应了,他想这不怪季然娘,他天生身体有问题。
等到合适的时机他会跟李淮山说的,这样也消除他娘的愧疚感。
这个世纪很快就到了,过了年后春暖花开,秀才夫郎季晨有身孕了,何瑞锦年前的时候没有考中举人,深感举人难考,思虑再三后决定回村里接老秀才的班,于是年后他就回村里来了,跟季晨相处的时间就多了,季晨就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