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40)

他喜欢做饭,看人吃很有成就感,但洗碗就没了。乱七八糟的盘碗,他看着愁。

这跟季然相反,季然喜欢把乱的东西收拾整齐。

季然收拾完厨房,江未寒已经把餐桌擦出来,铺上了桌布,把作业摆上了,两人现在都在外面写作业,方便抄。

这样写作业特别快,不用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结束后,江未寒也没有离开桌,他又打开一本黄冈试卷做,做的还是语文,给季然一份,季然拒绝了,他不想写语文。

看江未寒刷的认真,季然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做语文卷子啊?”

江未寒头都不抬的说:“因为能拿高分。”

季然听他这么说也就不打扰他了。

江未寒做了一会儿,在一道阅读理解题前停住了,他捏了下头,心想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呢?车轮战刷题?临时抱佛脚?为了高分?

他真是被易帆那个家伙给影响到了。凭什么拿季然做赌注呢?

第23章

考试定在10月8号,也就是放假后的第一天,但实际上他们上了整整一周课了。

周姨的书店赶在考试前的一天收拾出来,开业了。

书店名叫:未然书屋。

这个名字包含了周姨的公平,但实际上季然觉得这个名字并没有发挥出周姨的文采来,江未寒的名字是她取的,就很好听,书屋名叫‘未寒’都比‘未然’好听。

他只是反派,跟主角无法组合在一块儿的,即便是勉强凑一块儿,看上去也很挺不搭的。

但周姨一副很自豪的表情:“这个名字出自一首诗,你们俩知道是哪首诗吧?”

看得出周姨是语文老师了,她动不动就会提问他们古诗。

季然看江未寒,江未寒说:“不知道。”

气的周姨不想理他们俩了。

江未寒也拉着季然进了屋。

书屋布置的很舒服,比起前面宽敞的休闲读书区,季然更喜欢中间

位置,这里放置了很多书架,跟学校图书馆一样的那种,满满当当的书,书店迎街,窗户明亮且多,于是一排排的书架就沐浴在光下,并不会显得拥挤,而是看上去特别满足。

两排书架之间空间正好够一个成年人坐下,比如江未寒这么高的,双腿伸展开,厚实的白色橡木架,可以牢牢的靠着,不用怕倒。

窗帘是蓝白色双层的,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拉上白纱。

季然坐在书架间,靠在厚实的书架上闭上了眼。

他把江未寒也拉下来了:“以后我们中午来这里睡觉吧。”

江未寒答应他:“好。”

现在还不到开店的时间,他们两个人可以优先体验下,江未寒坐在了他对面,腿正好伸开。

靠在书架上背后靠着一个抱枕,比墙要舒服。

江未寒睁开眼看季然,季然还闭着眼,早上的阳光浅浅照在他脸上,让他看上去异常乖巧,比睁着眼睛时的小面瘫脸柔和多了,有莫名的岁月静好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怪。

他才17岁,但思想跟老头子一样,想平安稳定。

还要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季然身上找这种感觉,也许是被他妈周老师赋予的‘关注并照顾季然’的重担,季然不再去酒吧,现在安稳的坐在他身边的缘故吧,不管怎么着,江未寒心里踏实了,他又重新闭上了眼。

这个书店让他的同学们都知道了江未寒跟季校长的关系,看他的眼神多少都带着写古怪,可又说不了什么。

江未寒没有得罪过他们,再加上他不受人拿捏,看着脾气很好,但气场很压人,那是骨子里带着的东西,比乔梁这个东北来的大汉还有压迫感,他们形容不出来,因为那不仅仅是年级第一带来的压力。

虽然江未寒就是第一。

考试两天时间,考完后回家,季然就靠在沙发上不想动了,语文耗尽了他的脑细胞。

周姨给他们俩端来了橙汁跟点心,笑着问:“两位大神,考的怎么样。”

江未寒跟她说:“跟平时一样。”

这就是考的跟平时一样好的意思,江哥是学霸。

季然跟他说:“学霸。”

江未寒轻哼了声:“叫哥。”

季然也从善如流的改了:“哥。”

周姨被他俩鹦鹉学话逗笑了,说江未寒:“江学霸继续保持,小然你也是,周姨给你们俩学霸准备礼物。”

季然看她:“周姨,要是我没有考好,还有礼物吗?”

周姨不以为然的道:“怎么可能考不好呢?”

季然沉默着没说话,数学跟英语没问题,物理化学生物也行,但语文就不好了。

语文试卷到手的那一刻,他就先去翻了下后面的作文,作文题目是季然的盲区。

作文要求并不难,题目很宽泛:记忆里最深的人或者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带给你影响最大的人,让你思念的人,可以是你的同学或者父母亲人。

这个题目甚至被他们语文老师押中了,国庆节就是这类的,季然都能听见他斜对面陈川的惊呼声,那声音里带着兴奋。

但季然无法兴奋,因为他的作文写的是《假期最开心的事-炒茶》,他没有选写人的。

233不给他看范文,于是他耗时一个小时才把800字作文凑出来,写的什么他现在已经忘了,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季然眨了下眼没说什么,等着出成绩再说吧。

季然没心没肺的看电视去了,周姨看他表现正常也没担心,高兴的去给他们俩收拾明天出去玩的东西。

批阅试卷要两天时间,这是全市联考,试卷批改比较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