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出错。
徐雁凛哦了声:“大队里不是有会算账的吗?”
那个二队长不是初中毕业吗?算盘不会用?
进大队工作可是香饽饽,会计、宣传,哪怕是库管都是些轻快活,都被村里的人给占了,常老师这个工作是因为这是他们知青点儿设立的,而他们确实教不了,且没有多少油水才留下来了。
所以大队里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插手的,徐雁凛也懒得插手。
大队长跟他笑道:“雁子你笑话我吧,我这个妻弟什么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他也就能干那种整天咋咋呼呼,当喇叭的事,正让他干点儿什么正事我还不敢用呢。”
这个大队长跟李二贵不一样,正儿八经从上面派下来的人,高中毕业,有文化也挺会来事,八面玲珑,乡建工作做的不错的,这个山区的百姓并不好管理,这个大队长来了三年就有现在的成就也算不错了。
稳定是第一,没出大问题的大队就是好大队。
徐雁凛没接话,大队长继续说:“雁子,你我都知道,咱们都是来做乡建工作的,在这里顶多七年八年,把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提上去,给他们把大队支架建设好,咱们也就算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了,所以很多工作我都尽可能的让村民来担当,因为这是他们的地方,以后他们要靠自己。”
徐雁凛知道他什么意思了,他还真不是要计较什么轻快活,他是勘察队的,滚打摸爬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他也宁肯跟山川河流打交道,也不想跟村民打交道,当然这话说出来不好。
徐雁凛虽不喜欢大队里的架构,但对这个大队长没意见,能把一团乱麻粉饰太平的人比整天咋咋呼呼、抓着小事不放的人强多了。
他跟大队长算是同时间来这里的,对这个人的为人处事也算熟悉,所以他想了下季然,跟他道:“队长,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给你想想人选,新来的知青你考虑过吗?”
大队长摇头:“他们都是新来的,虽说也有好几个是高中毕业,那个张建辉也确实挺上进,可他们毕竟年轻,哪里做过会计啊,你也知道咱们大队里的账目,一团乱麻,各村各队,各种品类,上次春茶就忙的焦头烂额,这次马上就要采茶季,还有烟叶季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们试错啊。”
徐雁凛看着他道:“大队长你可以试用他们一天,让张建辉带着那个季然。”
大队长咳了声:“季然?那个干活每天拿五个工分、比女娃子干的还慢的那个?”
徐雁凛笑了,看样子季然已经在大队火了。
徐雁凛点头:“就是他,我说的再多大队长你没有亲眼所见都不可信,你让他去一次就知道了。”
徐雁凛想了下又补了句:“如果他做的好,你就给他满分。”
大队长都笑了:“这是当然的啊,人才咱们国家是最重视的,让他们知青来就是这个理吗。”
徐雁凛点头称是,他也不说季然什么家庭成分,更不为季然的将来提什么要求,这个大队长最会粉饰太平,他不会为季然改变什么,顶天了给他个满工分,有轻快活会找他。
而他为季然要的也就是这个,先给他找点儿轻快活干干,并不求多少。
大队长看他推荐,也答应了,说一会儿就去跟他说。
晚上的时候季然就来了,徐雁凛点着一支蜡烛正在编写,看他来直接给他一个本子,指着对面架子上的石头及资料说:“你从这边开始。编书会是吧?”
季然一顿:“编书?”不是说是数据统计员吗?
徐雁凛嗯了声:“怎么不会编?”
季然看着他轻声道:“我语文不好,我不会写作文,我……给你搬石头吧?”
徐雁凛都乐了:“宁肯搬石头都不编书?”
这以前得被写作文逼成什么样啊?
哈哈,不错,跟他一样,他也讨厌写文章。
不过徐雁凛只笑话他:“现在也没有高考了,不至于被老师逼着写作文吧?”
他笑话人的时候,剑眉微挑,嘴角带着一抹笑,坏坏的,跟江未寒说要给他买个复读机听语文时一模一样。
季然只看着他,想,他比老师逼的还紧。
本来来到这里时,他以为没有高考了很好,不用写作文了,哪知又要编书。
徐雁凛不逗他了,给他一本编好的材料:“我可没说让你写作文啊,咱这个不需要措辞,只要真实的数据,你先看看。”
他又给他推了一堆随行笔记:“我是让你帮我整理笔记,这些笔记是我考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凌乱不成系统,所以要规整起来,就跟你帮我规整的石头一样,你只需要把这里面的数字、材料分类记录下来。懂了吗?”
季然松了口气,点头:“好。”
徐雁凛笑:“先别高兴太早,我写的笔记非常乱,你先看看再说吧,还有这边的数据都是,你可以随便查,对了,英文书能看明白吗?”
徐雁凛想到了这个关键问题,这些文献大多是英文的,地质学国内也是这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前些年还专门请了苏联的教授来指导,所以数据大多是国外的。这些数据赵传民他们看不懂,所以编书一直都他自己在弄。
季然跟他点头:“能看懂。”
徐雁凛笑了:“好!太好了!这个活非你莫属!”
徐雁凛也没有问他是怎么会英文的,因为他的父亲曾任外交部部长,季然英语好是肯定的。
徐雁凛直接把一堆文献给他:“你先看看之前编录的。我编的,不详细,你可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