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异能在古代开餐馆(80)+番外

作者: 林勻 阅读记录

不过沈锦清和林煜肯花钱,最后还是给找到了。

外面的人在“哔哔叭叭”的奏乐,林煜穿着麻衣跪在烧火盆前面给老爷子烧黄纸,全程都没什么表情。

主持葬礼的司仪他们没请别人,就让林阿叔来,因为林阿叔是个哥儿,这原本是不合规矩的,但他们已经决定这个时候发丧就不会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

等到草席铺好,上了香后,就由林煜和沈锦清、沈锦华几个轮流叩拜上面纹丝不动盖着白布的老爷子。

他们兄弟俩因为林煜和老爷子结缘,都算他的儿子,合该在他死后给他披麻戴孝。

等他们拜祭完,再由亲朋好友上前吊唁,堂上亲人没有几个,却是来了好些朋友邻居。

老爷子生前一心扑在糕模上,宗族那边觉得他放荡狂态,可他除此之外却没有什么缺点,他住在前村,不做糕模的时候也爱喝喝小酒、出来和人遛遛弯,他年纪大见识广,心肠也算好,平日里谁家有事情他能帮的都会帮,当然别人也会帮他。

张叔和住在他附近的一个邻人经常和他一起喝酒,今天也到堂前给他敬了最后一杯。

朱屠户也来了,不只是因为和沈锦清林煜关系好的原因,还因为老爷子也算他的常客,老爷子虽然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里十天半个月,做糕模也赚不到什么钱,但他也是要吃饭的,加上他还爱喝酒,喝酒的时候哪能不配上好肉?

死生大事,刘大哥平时都躲着沈锦清和林煜的,今天也跟着沈二娘来了,他出生的时候,抓周礼还是老爷子主持的,还有另外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带着家眷来了。

这些人沈锦清都不认识,据林煜说有的是老爷子住在前村的邻居,有的是以前找老爷子定制过模具的主顾。

一般来说,就数这些老人最看重规矩,可他们也全都来了,可见到了这种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拿礼数说事。

说到糕模……沈锦清回到厨房里专门新烤了一盘月饼,迭成供奉用的样子,摆在祭案上。

他看着那月饼的纹样,这还是老爷子给刻的纹样,他曾经说过能再做出这样的糕模死而无憾了,又说还是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才能捣鼓出新鲜的东西,他自己一个人制糕模其实比很多年轻的匠人要慢,他会不会有曾经觉得自己已经赶不上年轻人了所以失望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再次制出了这样精湛的糕模所以少了些执念?

会不会是因为他硬要做月饼……使老爷子减少的这几份执念,为他的离开推波助澜?

沈锦清闭了闭眼,强迫自己不要去想。

他年轻时做过那么多巧夺天工的模具,生前又再次做出来了一套,用他制作的月饼又那么受人喜爱,在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在身边有亲人陪伴的时候,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方式在这个最喜悦的日子离开,到最后的时候应该也是高兴的吧?

他们也应该为他的选择感到高兴才是,而不是胡乱揣测他的用意。

沈锦清闭了闭眼,看向林煜。

就连他都会这样胡思乱想,那林煜呢?他现在是什么心情?

但是林煜现在太过冷静了,沈锦清从他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

林阿叔把长长的悼词念完,各位亲朋也一一吊唁完了,接着就是要出殡。

本来这一套流程下来原本少说也得花上好几天,但他们一切从简,竟然早早就做完了这一整套流程。

早就念完悼词的林阿叔看着那些穿白衣做丧事的人涌进来碰棺材,忽然神色一动,尽数丢掉手上写满哀悼的帛纸,哀恸的痛哭出声,趴在装着老爷子的棺柏:“大哥啊——”

周遭因为这一下,响起窸窸窣窣的哭声,林煜就在这时候走上前去,从容不迫的掀开白布一角,最后看了一眼老爷子平静的遗容,脸上冷静到冷漠的假面终于皴裂碎去。

沈锦华觉得唏嘘,心下也有不忍,对沈锦清说:“他方才丧父,你……”

他这个当兄长的似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最终只说:“锦清,生死两隔最痛,之后好好安慰他。”

生离死别终究不是转瞬就能治好的疼痛。

林煜静静的把手里握着的白布放下,叫人盖棺出殡,他们和老爷子是一家人,所以并没有专门回老爷子家做丧事,灵堂在他们家、吊唁在自己家,出殡……也在自己家。

林阿叔哭得太过悲痛了,力竭晕过去后被张叔抱回家了,没能完整的送完老爷子最后一程。

林煜抱着新写好的排位走在最前面,沈锦华和沈锦清陪在他的两侧,老爷子是怀着平静和喜悦走的,他们其实做的是喜丧,可无论后面怎么敲锣打鼓吹唢吶,在场也没有一个人哭出声,其实都还是掩盖不住这种弥漫出来的悲痛。

他们把老爷子安葬好后,林煜在老爷子的墓碑前把一整坛子酒都倒在地上,看着它被脚底的黄泥吸吮干净,又跪下去磕头。

那是老爷子生前最爱喝的酒,沈锦清看着林煜重重给老爷子磕了三个响头,他把头垂下去的时候,脸上分明满是热泪。

于是沈锦清跪也在林煜身边,环抱住他的脖子,擦去他的眼泪。

丧礼后的宴席没人有心情做饭了,沈锦清也不例外,幸而他们早早请了厨子回来准备。

只是到后面招待客人用的最后一道肉菜,最后还是由沈锦清做的,做的是昨天老爷子给他们做过的那道炉焙鸡。

炉焙鸡端上来后,林煜、沈锦清和沈锦华三人同时伸筷子,还是昨天那个味道。

仿佛什么都没变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