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114)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赵春兰惊住了。

“我去读书?”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

林素娥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咱们村里以前那些知青30几岁了还参加高考呢~”

“这哪儿一样?”

赵春兰反驳:“我连高中都没上,得从高一读起,学校哪里会有我年纪这么大的高中生。”

这倒是没错。

不过,林素娥不以为意:“学校又没有规定22岁不能读高中,你要是想重新上学,妈给你报名。”

闻言,赵春兰默了。

读书?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还能有读书的机会。

结婚以后,她才意识到以前读书上学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不过……

赵春兰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妈,我还是不去上学了。”

“我本来对读书就不感兴趣。”

“比起读书,我更想陪着盼娣,还有跟妈你学做饭。”

闻言。

林素娥没有勉强:“好吧。”

春兰从小就没有学习天赋,怎么学成绩就是一般,因此也不喜欢学习。

她己经成年,能够自己做决定,既然她不想读书,林素娥也不会逼她。

重活一时,她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孩子们的人生,她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替他们做决定。

正好。

赵凤兰也洗完了碗回屋。

她看向她:“凤兰,你二哥说学校组织了开学摸底考试,你们初中部组织没有?”

赵凤兰点头:“组织了。”

林素娥又问:“考得如何?”

赵凤兰摸了摸鼻子。

见此,林素娥差不多猜到了:十有八九不咋样。

果然,就见她说道:“没考进班级前10。”

闻言。

林素娥没多问。

“没事儿,继续努力,争取每次考试进步一些。”

赵凤兰认真道:“我会的。”

……

第二天。

林素娥忙了两天,终于能歇下来,难得睡了个大懒觉。

现在家里有春兰。

每天三餐都不用她操心了。

起床。

慢悠悠吃了个早饭。

她想着好久没去山上看看了,于是揣着手往山里走。

刚进果园。

就看到吴大贵的身影。

林素娥出声:“大贵!”

吴大贵立马回头,笑着喊人:“三婶。”

林素娥看着他拿着锄头在果树苗旁边挖,好奇问道:“你在弄什么呢?”

吴大贵仔细解释:“这棵树苗应该是当时移栽的时候损伤了树根,我按照婶子给你小本子里的法子,配了点儿营养药,埋在树根下,这样它明年就能和正常的树苗一样开花结果了。”

林素娥恍然大悟,真心实意夸奖道:“大贵,做得很不错。”

吴大贵憨厚一笑:“婶子想着我,特意把我从山西叫回来,还给我开了这么高的工资,我当然不能辜负婶子对我的好。”

林素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

“对了,你这营养药多少钱?婶子把钱给你。”

吴大贵想也不想就拒绝:“不用,这没花钱,是我在山里找的草药自己配的。”

闻言。

林素娥惊了:“就看了我给你的小册子,你就能自己采草药配药了?”

吴大贵谦虚道:“册子上写得很清楚,我只要照着弄就是,很简单。”

林素娥却没有当真。

打个比方,同一个学校里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能考清华北大,有的只能读大专?

是学的知识不一样吗?

不。

这只智商和天赋的问题。

想到这里,林素娥心里喜滋滋的:没想到为了救大贵用这个做借口把人叫回来,还给自己招了个天才回来。

赚了呀~

……

又逛了一会儿。

林素娥准备下山,临走前,提醒吴大贵:“大贵,上个月你忘了,这个月可别忘了月底到家里来,我给你发工资啊。”

吴大贵双眼一亮,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点了点头:“嗯。”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

林素娥不喜欢拖欠人工资,当月的工资当月结。

……

下山。

一回到家,林素娥就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她面露惊喜:“和华,你咋来了?”

赵和华连忙放下碗,站起来回答道:“三婆,是我舅舅舅妈叫我来的,让我把定下的日子告诉你。”

林素娥立马反应过来。

前天她和王萍约好,本来说是昨天就通知她的。

估计是考虑到昨天过节,才隔了一天。

林素娥有些好奇:“是哪天?”

第97章 王新元登门

赵和华有些不好意思:“下个月2号。”

下个月2号?那不就是国庆节后一天。

林素娥微微一算:距离现在也就不到10天了~

看来王萍是真的急。

也是,运输厂正式工,这是多大的诱惑,要林素娥是王萍,怕是比她还急。

瞧着赵和华不自在的表情,她没有调侃,而是淡笑着点头:“行,我下午就去一趟薛家。”

闻言。

赵和华道谢:“劳烦三婆了。”

林素娥摆手:“应该的。”

然后,她问道:“吴家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赵和华摇头:“没有。”

说完,想到了什么,道:“不过,昨天吴山川一大早偷偷出了门,村里都说是来三婆家里了,后面一个人回去的,大家调侃他没本事哄不好媳妇,他也没否认。”

“三婆,吴山川和春兰姨是己经离婚了吗?”

“没错。”

林素娥点头:“昨天上午离的,我还把春兰和盼娣的户口迁到了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