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158)
赵春兰没有学历,也不打算再读书,她年纪还小,总要找事情干。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个餐馆养活自己肯定没有问题。
当然。
这一切,都要她自己愿意。
但不管怎么说,晓得这个商业区大有钱途,她都不会放弃。
张淑芬点头:“餐馆不错,我最近发现镇上摆摊卖吃的的越来越多,生意都不错,你要是开店,肯定不愁没生意。”
孙天美赞同道:“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都舍得花钱买吃的了。”
林素娥笑:“是啊~”
民以食为天。
餐饮行业向来是暴利,这是后世公开的秘密。
林素娥又问道:“这个商业区,你们晓得大概好久建成不?”
孙天美摇头:“这我就不晓得了。”
张淑芬压低了声音:“这个我听我男人说了一嘴,好像是明年3月份左右,你们自己晓得就行,不要到处说哈。”
孙天美和林素娥重重点头。
林素娥心里暗道:明年3月份,刚开年不久,自己得随时关注着,也好及时选一个好的位置。
不知道,能不能首接买铺面呢?
到时候问一问。
心里下了决定,林素娥终于想到了一开始的正事,笑呵呵看着张淑芬:“张姐,聊了这么久,我要买的东西你还记得不哟?”
听到这话,张淑芬脸色一变,接着尴尬一笑:“还真的忘了,不好意思,嘿嘿,素娥,麻烦你再给我说一遍。”
林素娥并不意外,耐心重复了一遍:“我要10斤菜籽油……”
张淑芬认真记下。
“好的。”
“稍等一下,我给你装。”
林素娥:“不着急,你慢慢来。”
正好。
孙天美的柜台来了客人,她忙说了句:“婶子,我先去招待客人了。”
林素娥:“你忙你的!”
大概15分钟,张淑芬把所有东西装好,放在柜台开始按计算器:“菜籽油8毛钱1斤,买了10斤就是8块钱;白糖1块钱1斤,买了5斤……”
“总共是20块钱。”
“你看有没有问题?”
林素娥早就跟着默默算了一遍,首接点头:“没得问题。”
张淑芬笑:“那就行。”
林素娥付了钱。
接过一大堆调味料,和两人挥手告别,转身出了供销社。
搞定!
回到家。
差不多是11点半。
赵春兰看到这么一大堆调味料,整个人都惊了:“妈,你买这么多酱油醋那些回来干啥子?”
“这么多,我们半年都吃不完。”
林素娥随口解释:“后天多10多个人吃饭,这些东西怕是一个月不到就用完了,我还觉得买少了呢。”
第134章 成本
赵春兰一头雾水:“啊?”
林素娥才反应过来没有告诉她修房子的事情,赶忙解释:“忘了给你说了,我昨天去找村长批了块宅基地,准备修个新房子。”
闻言。
赵春兰瞪大了眼睛:“啊???”
林素娥继续说道:“今天上午我就是去镇上买砖和水泥那些,估计今天下午就要送过来了。”
“明天我们要吃喜酒,我和你们大伯、二叔约定好了,后天开工。”
听她这么说,赵春兰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问道:“妈,新的宅基地在哪儿?”
林素娥随手一指:“就在我们家旁边那边荒地那儿。”
赵春兰:“这倒是近。”
林素娥:“我就是想着方便。”
“对了,春兰,吃了饭我要在出去买些肉哈。”
天气冷了下来。
肉也可以多放几天。
林素娥空间里面肉很多,五花肉、猪肘子、腊鱼、腊鸡、土鸡……
这倒是又省了一大笔开销。
“要是送东西的人到了,你帮忙招呼一下。”
赵春兰点头:“好的,妈。”
……
睡了个午觉。
起床。
她骑着自行车往大兴镇的方向走去。
值得一提。
修房子的事情,她目前就和大女儿说了,赵振信和赵宝珠都还不知道。
赵春兰也没提。
没必要特意告知两个小家伙,等材料到了,他们自然而然就晓得了。
其实。
也没买东西。
装了个样子,林素娥溜达了1个小时左右,就返回水口村。
临近家。
她把计划好的东西全部拿了出来:10斤五花肉,2只土鸡,腊鸡、腊鱼、东坡肘子全部拿了出来,反正腊味不容易坏。
同时。
还拿了20斤橘子出来。
大老远没到家,赵春兰就跑了过来:“妈,给我拿一些。”
林素娥立马分给她一半。
顿时。
车子都轻了许多。
她左右看了看,问道:“送材料的还没来呀?”
赵春兰摇头:“还没有。”
林素娥看了眼时间,己经是下午4点钟了,不由得皱眉。
她要的这些东西,说实话不多。
“咋还不送过来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刚念叨了两句,一辆大卡车出现在了眼前,敞篷的后车厢是一块块的红砖,颜色看上去非常漂亮。
车停在林素娥家门口。
一个脑袋探出来,正是钱三:“林姐,砖给你放在那个位置?”
林素娥早就想好,指了个方向:“放在那边靠近山的地方。”
钱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点了点头:“行。”
“师傅,你倒过去。”
很快。
师傅到达指定位置,熟练又利索的把砖给卸了。
钱三下车,向着林素娥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