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196)
突然。
林素华诧异道:“等等!孙同志,你是说你高中毕业,先是考上了夜校的会计,然后又考上了纺织厂的工人,后面还顺利考上了供销社?”
孙天美一愣,点了点头:“没错,怎么了吗?”
林素华摇摇头:“没什么。”
心里暗道:这孙同志怕是个福星哦,别人一个都难进的厂子,她随手一考就进去了,没了一个又来一个,感觉老天爷都不允许她没工作一样……
想到这里。
她突然灵机一闪:孙天美这种经历称得上传奇了,绝对能够吸引读者。
按捺下激动的心。
她继续采访,完毕后:“孙同志,介不介意我给你拍几张照片?”
孙天美坦然:“不介意。”
既然决定以真实的姓名登报,那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又有什么呢?
林素华拍了好几张。
然后。
她又走到张爱萍身边:“这位大姐,我能采访你几个问题吗?”
张爱萍紧张点头:“可以。”
林素华:“在你眼里,天美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
采访完。
林素华问:“张姐,到时候文章里可能会出现你说的话,你看名字要不要给你抹去?”
张爱萍迟疑。
最后,摇了摇头:“算了,还是不抹去吧。”
林素华点头。
孙天美眼圈泛红的看着她,眼底满是感激,同时,也有一股暖意。
至少,还是有亲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
另一边。
做好采访,林素华就要告辞。
林素娥惊讶:“这就走了?不休息休息,什么时候的火车票,我送你去车站。”
林素华笑:“送我去车站可以,饭就不吃了,我得赶紧去一趟苏眉市。”
林素娥:“苏眉市?”
林素华解释:“嗯,孙同志在苏眉长大,我打算去采访一下她的街坊邻居和同学们。”
林素娥了然。
“行,我送你。”
姐妹二人告别了孙天美往蒲县方向走去。
路上。
林素娥感激道:“素华,这次多谢你帮忙。”
“谢我什么?”
林素华摆手:“大姐,我还要谢你给我提供了个这么好的机会呢。”
第166章 变天了
车站。
林素娥进了月台送人,不放心道:“你一个人行吗?那是孙家人的地盘,万一他们找你麻烦呢,要不我陪你一起去。”
闻言。
林素华心里暖暖的,笑着摇头:“不用了,姐,我是昨天急着出发,其实还有2个同事先去苏眉市了,我过去就和他们集合。”
“这样啊~”
林素娥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火车轰鸣声响起。
林素华摆了摆手:“大姐,那我先上车了。”
林素娥:“一路顺风。”
……
26号。
林素娥一大早来到了大兴镇,何家。
孙天美和张爱萍也在。
王梨花热情招呼:“素娥,你来了,快看,这是家保刚从县里邮局拿回来的报纸,这上面写得真好,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看得火冒三丈,其他人看到肯定更生气。”
林素娥脚步加快。
“让我看看。”
文章名称十分引战——孙天美:我是重男轻女家庭里的最底层。
这篇文章是第三人称,从孙天美小时候说起,说她5岁就开始每天早上5点就被妈妈张爱芝叫起来生火做饭,大姐孙天真11岁却可以睡到天亮;说起有一次大姐孙天真来闹她,她不小心把豆芽弄翻了,她妈打了她2巴掌,她解释说是大姐,大姐赖账,她妈还要打她,还是邻居看不过眼,替她说了话,她妈这才没打她,没有道歉,只是口头上埋怨了她两句;说起……
前面的故事充满了压抑。
林素娥虽然昨天听了大概,但现在看见一个个文字,心中还是觉得倍感压抑。
她抬头看了一眼王梨花、何家保和张爱萍红肿的眼睛,明白他们的感触更深。
接着往下看。
孙天美读完高中,文章一改文风,变得意气风发。
孙天美高中毕业,家里姐姐、弟弟都还没有工作,她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了棉纺厂的工人。
她欣喜若狂。
林素娥也不自觉染上了笑意。
可惜。
变故发生了。
大姐孙天真因为结婚,夺走了她的工作。
然后是考上了夜校会计。
又被大哥夺走了。
她当了2年家里的苦力,最后考上了供销社员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功逃走了。
这里,孙天美坦然承认了当时为了制造逃跑的空间,故意给侄儿吹冷风,让他感冒了。
看到这里。
林素娥心里复杂:孙天美是个实心眼的人。
这里,肯定会引起争议的。
不过。
有争议才代表这是个活生生的人。
人性是复杂的。
之后。
文章写了孙天美和何家保甜甜的恋爱,里面的文字仿佛都冒起了粉红色的泡泡,让人看得会心一笑。
这份幸福。
在定亲那天,孙有德和张爱芝出现戛然而止。
这其中,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张爱芝的情态、动作、语言,让人恨得牙痒痒。
除了这些。
文章中还有很多带人名的采访:孙天美水厂家属楼的邻居、孙天美的同学老师、孙天美的同事……
看完。
林素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要不是我就在小孙身边,看到这篇报道肯定要写信给蓉城日报,控诉这孙家一家子,有手有脚的,怎么全家吸一个女孩儿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