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217)
“不是。”
林素娥摇头,犹豫了一下:“我有个建议……”
赵凤兰:“什么?”
“这个故事,你也许能从男林清野是未婚妻开始写,她非常喜欢未婚夫,在他去世后一首走不出来,于是,往未婚夫的学校寄了一封思念信,本来以为没人收到,结果被女林收到了,之后两人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发现了那一段隐匿在时光中的暗恋。”
“你觉得怎么样?”
赵凤兰双眼放光,止不住点头:“这个角度,很特别,很有吸引力,我脑子里冒出了好多灵感……,妈,你怎么想到的?!”
林素娥笑容古怪。
怎么想到的?
因为上一世她看过一个差不多故事情节的电影,名字叫做《情书》。
这也多亏了她爱追剧的外孙女。
为了和外孙女有共同话题,她陪着一起看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
《情书》原著是日本小说,故事发生在日本神户,女主角渡边博子的未婚夫己经去世了三年,但博子依然没有走出悲伤。
一个巧合,她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中发现了他中学读书的地址,为了释放思念,她寄出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结果,却收到了名为“藤井树”的回信。
经过几次沟通,她了解藤井树是一个女孩子,并且和未婚夫是中学同学。
为了多了解未婚夫的过去,两人一首保持书信往来,女藤也开始回忆回去和男藤相处的点滴,最终发现了男藤对自己隐晦的爱意。
屋外。
赵春兰的声音出现:“小姨,热水烧好了,你去洗脸吧。”
林素华:“好。”
赵凤兰想也不想:“妈,我去叫小姨!”
林素娥也没阻止。
很快。
林素华被拉了进来,她一头雾水:“大姐,凤兰,你们这是有啥事儿?”
赵凤兰:“小姨,我写了一个故事,想请你帮我看看。”
林素华一脸兴趣:“哪儿呢?”
赵凤兰递了过去。
林素华翻开笔记本,看了几行,脸色微微正了起来。
字数不多。
很快就读完了。
她吐了一口气,露出笑容:“凤兰,两个林清野、暗恋、阴差阳错,这个故事挺有可读性,只是开头,我觉得你可以再润色润色。”
“以现在的故事发展来看,寄给蓉城文学报几乎没可能被选上。”
蓉城日报主要报道一些时事政策、制度、评论方面的文章。
蓉城文学报则是专攻文学的。
自从78年改革开放,全国各地的知青们返乡,伤痕文学开始流行起来,文学报火红一片。
其中。
最出名的是《人民文学》、《收获》、《小说月报》和《中国作家》。
如今。
不管是林素华、林素娥还是赵凤兰,都没想过这4家顶级文学社。
闻言。
赵凤兰没有任何沮丧,道:“小姨,刚才妈给我了个灵感,我重新想了个开头。”
“是这样……”
她将林素娥刚才说的润色了许多,讲述给林素华。
越听。
林素华眼睛越亮:“从男林的未婚妻这个角度出发,一封书信展开十几年前的故事,这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人想要看下去。”
“很好!”
“凤兰,你就按这个写,保持现在的文笔不变,有极大的可能被蓉城文学报选上。”
赵凤兰又惊又喜:“真的吗?”
“当然。”
林素华点头,看着林素娥,一脸惊叹:“大姐,这个想法是你提出来的,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素娥装傻:“啊?我就随口一说……”
林素华无言以对。
“对了。”
林素娥突然开口:“凤兰,我突然又有一个想法。”
赵凤兰睁大了眼睛:“什么?”
林素华也一脸好奇。
林素娥不急不缓:“既然改了开头,这个故事由一封书信展开,要不,书名就叫——《情书》。”
反正己经说了这么多。
再换个书名,也不差这一点了。
对面。
赵凤兰和林素华眼睛都亮了起来。
特别是赵凤兰,魔怔一般的呢喃:“情书,情书,情书……极致的暗恋,后来有人告诉我你爱我,这个书名太好了。”
林素华重重点头:“大姐,你要不试试写本书?”
第184章 孙天美和何家保结婚
“我?”
林素娥一惊,赶忙摆手:“算了算了,让我写这么多字是要我的命。”
“我啊,就喜欢耍耍嘴皮子,做成一对对的媒,我就心满意足了。”
林素华也是随口一说,闻言不再多说什么。
……
这个年代。
大家都喜欢工作,以劳动为光荣,邓佑军能出来这么久,依赖于他的特殊职业,学校放寒假,老师没有学生可教,自然可以休假。
但林素华的报社过年也没有停刊,她是专门请了假的。
如今。
也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初七一早。
林素娥一家人都早早起来送别林素华一家。
“大姐,有空来蓉城找我。”
“一定,你们报社找素材,要是来蒲县,我招待你。”
“……”
另一边。
赵振礼、赵振信和赵玉兰和邓盛、邓珠两兄妹依依不舍。
赵振礼:“表哥,珠珠,我乒乓球打得可好了,老师说我特别有天赋,可惜现在学校放假了我不能和你们打球,下次你们来,咱们一定好好打一场乒乓球。”
邓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