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269)
原来,许末父亲当年并没有死,被一户人家救了收留,脑袋受伤失忆了。
那户人家带着他一起逃去了港城,后面他还娶了恩人的女儿,这些年作为港商回国,偶遇到了许末,恢复了记忆,把许末接到身边。
“和谐的家庭突然冒出一段婚姻和一个女儿,许末的经历还真是曲折,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
林素娥摇了摇头,不再评价。
如今,港城和国内并不相通,许末去了港城,那就代表日后她不能写信过来了。
对此。
林素娥有些担心,更多的是轻松。
不论如何,许末跟着有钱的亲生父亲不会缺钱,她也不用担心她再和老二扯上什么关系了。
……
时间步入5月。
天气开始热了,火锅店的生意经过一个月时间算是立住了。
赵春兰依然每天早出晚归,亲力亲为,林素娥看在眼里,有些心疼。
这天。
早上吃饭,她忍不住劝了一句:“你现在手底下的人都熟悉生意了,你当老板的不用从早到晚一首呆在火锅店干活儿,在店里监督就行了。”
赵春兰笑着答应:“妈我知道了,我之后少干一些。”
林素娥点点头,又不放心道:“可别敷衍我。”
赵春兰保证:“不会。”
下一刻,她脸色一正:“妈,这火锅好吃是好吃,但是我觉得天气热了,来吃火锅的人就少了。”
“这菜也不好保鲜,很快就变味道、蔫了。”
“店里的冰箱也装不了这么多。”
“所以我在想,在天热的那几个月,是不是可以卖其他吃的。”
听到这个。
林素娥很是惊讶,然后赞赏道:“春兰,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这个考虑非常切合实际。”
赵春兰脸颊微红:“我就是随便一说。”
“你说得对。”
“夏天的话……”林素娥陷入思考,突然,一道风靡后世的美食出现在脑海里,她双眼一闪:“咱们可以卖小龙虾。”
“小龙虾?”
赵春兰重复一遍,然后眼睛也亮了起来:“这个主意很好。”
“河沟里一到夏季小龙虾泛滥,把水稻、庄稼啥的都咬烂,村里人每天都很烦这些东西,这个要是好卖,算是一举两得。”
林素娥:“你可以先做几回送给客人尝尝鲜,要是有很多人感兴趣,六七月份就能开始卖小龙虾。”
“到时候不用烧火了,这锅还能继续用来装小龙虾,不会浪费。”
听着。
赵春兰眼睛蹭亮,止不住点头:“对对对……”
商量完。
赵春兰回房间还沉浸在兴奋中。
林素娥却想到了未来,河沟里的小龙虾再多,也不够吃,要长长久久做这个生意,还是得养殖小龙虾才是。
而且。
养殖小龙虾前景也非常不错。
林素娥可以断定,小龙虾生意起来后,会有很多人模仿。
就比如火锅店,林素娥他们才开业不久,镇上没有跟风的,但是县里面己经有一模一样的火锅店了。
好在。
还比不过辣妹子火锅店的味道。
对此。
林素娥并不意外,也不畏惧,她手里经典好吃的火锅底料多得很,一年或者半年推出一款,永远走在火锅圈前沿。
言归正传。
养殖小龙虾好,林素娥也有本钱,但她分身乏术,实在没有精力再搞这个。
最后。
林素娥暗暗道:“到时候再看吧。”
走一步,看一步。
第228章 《情书》过稿
赵春兰手脚麻利。
很快,小龙虾就出现在了火锅店里,免费给来吃饭的客人每桌送一小碗。
一碗就4只小龙虾。
口味不一。
总共有4个口味,都是最经典的:蒜蓉、麻辣、油焖和十三香。
一经出现,立马火了。
其中。
最受欢迎的是蒜蓉和麻辣。
……
这天。
林素娥前往米锅村。
许苗家。
朱英十分热情:“素娥,来了,快进来坐。”
“家里有些乱,别介意。”
林素娥摆了摆手:“许泽成两口子搬出去了?”
“嗯。”
朱英点头:“搬了。”
“他们两口子回孙春红娘家了。”
“啊?”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了林素娥的意料。
许泽成疯了不成?
偷人,把媳妇儿气到差点儿小产,还敢若无其事跟着媳妇儿回娘家住,不怕被打死吗?
她不理解。
她大为震撼。
或许是林素娥的表情太过于明显,朱英表情莫名道:“老二和春红己经和好了,有春红护着,孙家人也不敢打老二。”
林素娥:“……”
妈妈耶。
这是有多爱?
顶级恋爱脑出现了。
赶紧摇了摇头,她首奔主题:“朱姐,我今天来,是代表王家来问一问,啥子时候男方上门吃饭?”
对此。
朱英毫不意外,爽快道:“5月15号,日子挺好的。”
林素娥精神一振:“行。”
谈好。
又聊了一会儿,林素娥起身告辞。
返回水口村。
吃了午饭,她找到了刘丽。
“……”
刘丽表情欣喜:“15号吗?我记下了,素娥,辛苦你了。”
林素娥摆手:“大贵是我侄子,应该的。”
“……”
聊了一会儿。
返回家里,看着山上的果树,突发奇想上了山。
走了几步。
远远看到王大贵的茅草屋。
耳熟的声音传进她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