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283)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因为两人很熟了,省略了相亲的步骤。

同时。

两人己经认定彼此,就只剩下走礼节,也没有林素娥的发挥余地。

这边赵和红刚认门。

两方又定下了刘秀兰去赵和红家做客的日子,就在6月16号。

另外两家。

王大贵5月15号己经去了许苗家里,双方把许苗来王家认门的时间定在了6月20号。

李凤娇和叶均青梅竹马,两家还是邻居,虽然没省略流程,但是由于李峰存在,默契的加快了进度。

6月8日。

叶均到李凤娇家里吃饭。

6月12日。

李凤娇到叶均家里吃饭。

6月28日。

双方父母见面吃饭,两家定亲。

一整个月。

林素娥忙得团团转。

……

7月。

终于空闲了下来。

气温升高,中午接近40度,她也不怎么外出,在家里好好休息休息。

7月7号。

周末。

吃完午饭,林素娥打算午睡,门被敲响。

“谁啊?”

赵凤兰声音响起:“妈,是我。"

“凤兰啊~”

林素娥一边穿鞋,一边回答:“等我一下。”

“好。”

把门打开。

她纳闷:“找我啥事儿?”

赵凤兰笑容灿烂的举起了手里的笔记本:“妈,我刚才把新故事结尾了,你帮我看一看,提提意见吧。”

林素娥诧异:“又写了一本新的?”

赵凤兰摸了摸脑袋:“《小说日报》的顾编辑隔一个星期给我寄信,问我新文写得怎么样了,我、我不好意思让她等急了。”

听到这话。

林素娥眉头一皱:“凤兰!”

赵凤兰:“啊?”

她脸色一正:“你有文学天赋妈为你感到骄傲,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到你的学习。”

“你今年就要初升高,有把握吗?”

闻言。

赵凤兰笑容消失,愧疚地低下了头:“妈,我错了,从今天开始,我专心在学习上。”

“妈没有怪你。”

见此,林素娥语气软了下来,摸了摸她的脑袋:“妈希望你能有个拿得出手的文凭。”

赵凤兰:“我知道的。”

林素娥:“你喜欢写小说就写,只是不要因为写小说而荒废了学习。”

赵凤兰重重点头。

“是不是没把握?差多少。”

赵凤兰一脸羞愧:“我偏科,语文和英语都挺好,但是数学只能考50分。”

偏科?

林素娥一愣,然后无奈了。

能够写出《情书》那样的小说,对于文字和感情的敏感度超绝,这是感性的领域。

数学代表理性,是感性的对立面。

凤兰数学不好是理所当然的。

但。

学习没有借口。

“还有一个月左右,我让你二哥给你紧急补习,争取拉一些分。”

赵凤兰坚决点头:“好。”

林素娥欣慰一笑。

然后,伸出手:“给我吧。”

赵凤兰一头雾水:“什么?”

林素娥无奈摇头:“小说呀,不是给我看吗?”

赵凤兰犹豫不决:“可是……”

林素娥笑:“你写都写了,又不会影响你学习,我看了给你意见,你早些寄去报社。”

赵春兰惊疑不定:“我能寄吗?”

林素娥反问:“为什么不能?虽然我让你这个月专心在学习上,但也没说让你一天24小时都学习,劳逸结合,也可以有休闲的时间嘛,只要不要再写小说。”

写小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巨大。

人很少能两头兼顾、两头都做得很好,赵凤兰本身又不是学霸,自然不能如此贪心。

听完林素娥的话,赵凤兰声音欢呼雀跃:“我知道了!”

林素娥笑着摆手:“你回屋吧,本子我拿着了,看完和你说。”

“好。”

……

关上门。

林素娥躺回了床上,斜靠在枕头上,她慢悠悠地拿起手里的笔记本。

先是看了眼薄厚。

比上次情书还要薄得多。

她呢喃自语:“应该是个短篇小说。”

慢慢翻开。

然后,沉浸了进去。

这果真是一个短篇故事,以一个年轻老师的视角,讲述了他父母亲的相知、相爱、相守的一生。

“这故事……”

“好像我上一世看过的一部电影啊~”

“叫什么名字来着,对了,我想起来了,就叫《我的父亲母亲》。”

“似乎很出名~”

她心神一动,看了眼名字——《老师父母的故事》

“嗯……”

林素娥表情一言难尽:“这起名的水平,真的无法和故事的文笔结合在一起。”

吐槽了一下。

她看了眼时间,己经过去了两个小时,现在是下午3点半了。

“还睡什么睡?”

“起床!”

第240章 李凤娇和叶均结婚

打开门。

刚走到客厅,赵凤兰立马发现她,双眼发亮,首挺挺走了过来,语气兴奋又忐忑:“妈,怎么样?”

林素娥笑着点头:“写得很好,平淡温馨又感人。”

她先夸赞。

闻言,赵凤兰喜不自胜:“真的吗?”

“只不过。”

林素娥话锋一转。

赵凤兰立马紧张了起来:“不过什么?”

“一,故事缺少了一些细腻,你再润色润色为好;二,我觉得名字可以改一下,叫做《我的父亲母亲》。”

说完,林素娥话音一转:“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你要是觉得不妥就算了。”

“个人有个人的想打。”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