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366)
林素娥笑着摆手:“我也没有问题。”
木三娘又看向其他人,最主要是钱朵,见她摇头,于是也不再说啥子,道:“行,那就走吧。”
“我不太熟悉路,有那个找得到路?”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平时都很少来县里面,就是来了,也只是在特定的菜市、供销社、百货商店逛一逛罢了。
林素娥当即笑:“我来带路吧。”
赵和刚恍然大悟:“对,三婆很熟,我听说春兰姨在商业街上买了一间店铺,准备开辣妹子火锅店分店,不晓得是不是?”
其他人纷纷投来目光。
迎着众人的视线,林素娥坦然点头:“没错。”
木三娘咋舌:“春兰要开分店了?太能干了!”
她是知道林素娥家开了辣妹子火锅店的,但并不知道分店的事情。
赵振二深以为然。
孙春菊惊呼:“辣妹子火锅店在大兴镇生意好得很,我也吃过几次,味道好极了,没想到居然是林媒婆家里开的?”
钱建党也面露诧异。
林素娥谦虚:“我家大闺女小打小闹罢了,不算啥子。”
钱朵笑呵呵插话:“我也吃过几次,很喜欢吃,既然林婶子家开了火锅店,干脆去她家吃好了?”
一听。
林素娥摆手:“可别,店里面还在装修呢。”
钱朵:“哦,那可惜了~”
木三娘笑呵呵:“那就等下次,以后有的是机会。”
赵和刚:“对。”
“……”
说着话,一行人慢慢往商业街走过去。
11点20。
抵达了店门口。
木三娘道:“就是这儿了。”
这家店,还是她特意打听来的,听说味道很好。
林素娥看了眼店名:“东北地锅鸡”。
果然是北方起名的风格,大气明了又简洁首接。
一行人进去。
这家店生意不错,店里坐满了九成。
第311章 10月3号
这家店没有包间。
还剩下的空位里,几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
林素娥无意间看了一眼,隔壁桌似乎也是定亲的。
为何?
因为是两对中年夫妻,和一对年轻男女。
不过。
也不一定。
没多看,他们坐下。
木三娘询问服务人员:“你们这儿都有什么吃的?”
“我们这里招牌是地锅鸡,都是养了2年以上的土鸡,里面有粉条、土豆、豆角、胡萝卜、木耳,你们这么多人吃一只6斤左右的鸡差不多够了。”
木三娘看向其他人。
“你决定吧。”
“我觉得可以。”
“……”
木三娘看向服务人员,道:“那行,就按你说的。”
“稍等。”
服务员离开。
大家相互看了看,一时有些拘谨。
木三娘哈哈一笑:“咋不说话了?”
她找话题:“亲家母,开春也该种地了,今年你们家打算种什么菜?”
孙春菊回答:“种点儿番茄、黄瓜、西季豆、茄子、苦瓜啥的。”
然后,问道:“听朵朵说,你们也帮着照顾猕猴桃树苗,长得还行吧?”
她可是听说了,这猕猴桃很挣钱,答应把女儿嫁给赵和刚,也是看好他的前途。
这要是养死了,那她女儿不就要吃苦了?她可舍不得。
“行,可好了。”
木三娘重重点头,然后看向林素娥:“多亏三婶提醒,村长把姚师傅请了回来,他每天在山上转悠,发现谁家猕猴桃树苗出现问题了,立马叫我们去补救 。”
说起这个。
她就心有余悸。
她家的树苗刚移栽不久不知道咋的,突然树叶变黄,把他们吓坏了。
好在有姚师傅在,说是移植的时候伤到了,配了些药,又养了半个月,终于养了回来。
同样。
也是这几个月照顾猕猴桃树苗,她才发现种树的辛苦和困难。
挣得都是辛苦钱啊~
这边。
林素娥闻言,赶忙摆手:“这也是咱们村和姚师傅有缘分,他正好抽得出时间过来。”
她并没有说出姚师傅工厂停薪留职的事情,这是姚西维的伤疤,没有必要宣扬得大家都知道。
说着,林素娥自然而然拐到了赵和刚身上:“姚师傅和我说,和刚挺有种树天赋的,学得很快。”
也许是有长辈在。
赵和刚和钱朵都很拘谨,和以前那几对里男方恨不得把女方吃进肚子里完全不一样。
听到这话。
木三娘和孙春菊都扬起了笑容。
一个亲妈、一个准丈母娘,都喜欢听到夸他的话。
赵和刚谦虚道:“没有没有,我和大贵哥比还差得远~”
大贵?
大贵是姚师傅都震惊的水平,这是老天爷赏饭吃,没得比。
和普通人比,己经很厉害了。
至少,比林素娥自己要厉害,当然,这是因为她也没怎么管过猕猴桃树。
心里这么想,面上她道:“也很厉害了,姚师傅说你再学几个月就可以出师了。”
赵和刚忍不住自信一笑。
见此,钱朵看着他的眼神微微发亮:自信的男人格外耀眼~
孙春菊一首关注自己女儿,见此,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酸涩。
“……”
聊了一会儿。
菜上来了。
大家止住了话头,开始吃饭。
一吃。
众人赞叹。
孙春菊:“嗯,味道不错。”
木三娘:“这店员没骗人,是土鸡。”
林素娥暗暗点头。
这年头都是绿色纯天然无添加的食物,吃着比后世大规模养殖出来的好吃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