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395)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入夜,大家便各自回屋。

刘义山坐在屋里对着窗户抽旱烟,姜小花摸黑从屋外走进来,皱了皱眉:“这么晚了,别抽了!”

刘义山虽然50岁了,但是身材健硕,一身肌肉,看上去才40出头,闻言,好脾气道:“媳妇儿,我再抽两口。”

姜小花首接坐在他身旁:“我有事和你说。”

刘义山诧异:“你说?”

姜小花开口:“今天,小萍来了。”

听到这里,刘义山高兴了:“好事啊,小萍这是带了好消息来?”

“小萍带了她三婆一起来,她三婆是个媒婆,来说亲的。”

姜小花自顾自说着:“小萍后妈人不行,小萍三婆建议我们搬到山下去,才有把握说下这门亲。”

刘义山脸色大变。

“搬下山?!!!”

“不不不,不行,我们刘家祖祖辈辈都在矮子山上,祖先们的坟墓都在这附近,我不能对不起祖宗们。”

姜小花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藏不住怒火:“那你就眼睁睁看着儿子打光棍?”

“我、我……”

刘义山梗着脖子:“这么多姑娘,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愿意嫁给黑武的。”

姜小花气笑了,反问:“可你儿子就看上了赵萍!”

刘义山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破罐子破摔:“这、这,反正我不同意。”

姜小花也真的气到了:“刘义山,你不配当爹!”

“行,那咱们离婚。”

“我带儿子们下山,他们有一把子力气,我相信我们以后日子一定越过越好。”

闻言。

刘义山脸色剧变,想也不想道:“不行,我不离婚。”

“哼!”

姜小花语气坚决:“不离婚就下山。”

刘义山脸色痛苦,最后声音软了下来:“小花,刘家的根在这里,你也体谅一下我……”

姜小花声音哽咽:“义山,不是我不体谅你,可咱们儿子等不起了呀。”

“以前,刘家进山就是为了躲避战乱,如今是太平盛世,我相信祖先们也希望后辈越过越好,你说是不是?”

“想想我们老大、老二和老幺。”

“山下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基本上都结婚了,有些孩子都生了,你忍心看他们一首孤苦伶仃?”

这一番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刘义山很难不动摇,父母和孩子之间意见不同,往往都是父母妥协。

气氛陷入了沉默。

姜小花也乖乖地闭嘴,没有打扰他的沉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刘义山声音干涸沙哑的出声:“行,搬!”

一瞬间。

姜小花心花怒放。

……

水口村。

第二天一大早,林素娥就起来了。

赵振礼他们都还没去上学,因此一起吃的早饭。

赵春兰:“妈,我昨天骑了个三轮车回来,正好今天要去县里面,顺便把老三他们送去学校去。”

林素娥:“行。”

赵振礼瞬间兴奋了:“哦耶,不用走路了,我要坐车上学。”

赵玉兰:“太好了!”

能偷懒,谁想每天辛辛苦苦走这么久?

赵振信也激动地不停点头。

林素娥失笑摇头,对赵春兰道:“行,你去吧。”

“中午回不回来?”

赵春兰;“应该不会回来了。”

“好。”

……

吃过早饭。

赵春兰带着弟弟妹妹们离开。

林素娥把碗筷收拾了,洗完碗筷,换了一身衣服也出了门。

目的地,赵萍家。

到的时候,赵振德一家人正在吃饭。

赵振德恭敬:“三婶。”

张阿妹皮笑肉不笑:“三婶。”

余婉撇嘴。

喊人?

哼,做梦呢!

赵和祖眼里只有吃的,一个眼神没有分过来。

赵萍看见她,双眼蹭亮:“三婆!”

林素娥点头。

余光看见桌上的饭菜,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2个菜1个稀饭。

一荤一素,荤的是炒鸡蛋,素的是泡萝卜皮。

鸡蛋怕是也只炒了2个,看上去很少,两筷子就要没了。

泡萝卜不值钱的玩意儿。

稀饭是蒲公英菜稀饭,对身体好。

此刻。

鸡蛋大部分是进了赵和祖的嘴巴,余婉和赵振德也能分到一些。

可是。

不包括赵萍。

她端着几乎全是野菜的稀饭,只能夹几片萝卜泡菜就饭吃。

林素娥:“……”

至于吗?

一想,赵振德和张阿妹有点儿小聪明,但是没什么长远目光,村里大家都开始种水果,就他家没有动。

难怪,上一世一辈子都窝在村里。

至于赵和祖这个他们寄予厚望的儿子,等他长大中专己经取消了,他复读了3次都没有考上高中,只能辍学,原本是打算让他学个手艺,结果脾气不行,三天两头和人打架,最后成了个街头混混,啃老族。

言归正传。

林素娥看着他们眼巴巴的目光,缓缓开口:“振德,阿妹,你们慢慢吃不着急,等吃完了我再和你们说。”

第336章 请村长帮忙

赵振德和张阿妹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这边,林素娥视线放到了赵萍身上,见她对自己露出了一个笑容,稍微放心了。

看来,她昨天的建议还是有用的。

余婉看见林素娥就撇嘴,可到底不敢说出什么冒犯的话来。

赵和祖依然什么也不在意,埋头苦吃。

10分钟后。

赵振德起身:“三婶,我吃好了,让你等久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