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532)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而文 革之后移民的那一批,也基本是选择M国和R国。

林素娥笑着询问:“老板,服装设计、美术和影视表演相关的书籍你放在那个书架的?”

老板指了个方向。

林素娥看过去,在店里最角落里,她点了点头:“好的,老板。”

走过去。

书架是纯木的,泛着一股木头的香味,让书都多了几分韵味。

书架摆满了书,一眼看上去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定眼一看:《看名画的眼睛系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朱丽小姐》、《野鸭》、《女仆》、《伪君子》……

都是英文版本的。

店主用中文和韩语翻译出了书名。

这对林素娥特别友好,从书名大概就能猜到是什么类型。

她对这些书不感兴趣,立刻开始搬家。

“拿多少本呢?一人25本,凑个50本吧!”

说干就干。

20分钟,她挑出了50本。

全部放在地上,叠得高高的,全部搬是搬不了的,10本书也有些重了,她5本一次,开始往结账台搬。

一次、二次……

老板惊了,忍不住开口:“你要买这么多?”

林素娥笑着点头:“嗯,对。”

老板就不再多说了,跟着一起过去帮忙搬书。

两人配合,很快搬完。

林素娥:“老板,帮我算一下价。”

老板拿出了算盘,林素娥挑眉:“老板,你居然有这个。”

老板得意:“当初逃难时,我好多东西来不及带走,但这算盘是第一个想到的。”

逃难?

林素娥听出了一些故事,但她没有追问。

当时的华国战火不断,每个离家的人都有一段痛苦的过去,没必要揭人家的伤疤。

于是,她竖起大拇指:“老板厉害。”

老板嘿嘿一笑,开始打算盘。

“噼里啪啦……”

打算盘的声音清脆,如同在奏乐,林素娥等在一旁,一点儿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趣味盎然。

她是不会打算盘的。

孩子们倒是都会,现在学校小学的时候有一门专门的珠算课。

她记得,再过些年这个课就要取消了。

言归正传。

老板停下计算,看向林素娥:“一共是20万韩币。”

林素娥早就兑换了韩币,闻言没讲价,首接付了钱。

老板接下钱,主动问道:“这么多书,你怎么带走?要我帮你送货吗?”

林素娥摇头:“不用。”

“老板,我刚才看到你店里有个推车,能借我吗?我现在放到车上去。”

老板欣然答应:”可以,没问题。”

第446章 古玩街,文物偷渡贼

书店位置比较偏僻。

现在也没有监控,林素娥左右看了看,把书连带着推车一起送进了空间。

“先去把录像带买了,再来还推车。”

她起身往录像店方向走去,很轻易找到了录像店,里面有很多录像带,还有VCD卖。

VCD是现在最先进的播放器,可以连接电视机,加载录像带,将里面的内容播放到电视上。

林素娥立马决定:“这肯定得买一个。”

国内大概率也有卖,但是过了海关,肯定贵一倍不止。

在音像店花了2000块钱人民币,林素娥拿着一套崭新VCD和12个录像带离开了。

这些东西不重,她抱着走的。

离开音像店,她照样偷偷把全部东西放进了空间。

返回书店。

还了书,她又买了4本国外的经典名著:《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和《呼啸山庄》。

都是后世很经典的小说。

这4本书她没收起来,抱在怀里,偷偷取出2个录像带,一起拿着。

事了。

她想去找张虹他们,可又不知道人在哪儿,最后放弃了。

“好不容易来一次首尔唐人街,我也逛一逛。”

没有往正街走。

她继续往前走,也不知道拐了几个弯,突然热闹了许多。

侧耳倾听。

“这个瓷器不错?”

“你好眼光,这可是唐朝的老货。”

“……”

林素娥懂了:古玩街!

果然,走过去街边都是摆摊的,上面放着各种陈旧的物品,店铺也都是古玩相关的店铺。

她饶有兴趣的看了看。

有上一世的记忆,她知道古玩的价格后面会疯涨,十分有收藏价值。

但是,她没有收过。

因为,她不会看古董,这里面水可深可深了。

想到这里,她想起了赵凤澜的爷爷奶奶,自言自语道:“赵教授和李教授都是文化人,懂历史,倒是可以有意的收集收集,不知道他们对这个感不感兴趣,找个时间问问小赵,若是感兴趣,暗示暗示……”

突然。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姐。”

林素娥立马看过去,露出笑容:“张虹,好巧~”

张虹:“你买好了?”

林素娥点头:“嗯,买好了。”

“那正好,和我们一起看看古玩,钟大姐家里是搞这个的,说替我们掌眼,一人挑一个。”

钟燕,也是一个运动员家属。

林素娥欣然答应:“行啊~”现在这个时代最容易捡漏了,要是碰巧捡了个大漏那就发了。

谁能拒绝捡漏呢?

反正,她是不能的。

融入大部队,钟燕主动搭话:“林姐,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别急着付钱,我给你看看。”

林素娥:“好嘞。”

一行人看了一会儿,有人建议去店铺里看看,众人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