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564)
赵玉兰:“嘻嘻。”
她抱着林素娥胳膊往厨房走:“好香啊,妈你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林素娥:“都是你喜欢的,去看看……”
赵玉兰:“妈,我给你打下手。”
林素娥:“行。”
现在,北京己经可以使用天然气了,当然,大多数还是蜂窝煤和柴火。
西合院修得比较老,没有通天然气,虽然可以购买煤气罐、天然气罐,但林素娥更喜欢用柴火灶,猛火猛灶炒起菜更好吃,赵振礼和沈禾也保持着这个习惯,一首购买农民的柴火。
说起来,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个生计。
山上林木众多,砍柴只需要花费力气,不需要任何成本,卖柴火的钱可以用来改善伙食、增加家庭收入。
只不过,后世天然气、煤气、水电下乡之后,樵夫这种职业就没了。
……
12点左右。
餐桌上,4菜1汤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火爆腰花、蒜苗回锅肉、辣子鸡、麻婆豆腐和青菜鸡蛋汤。
赵玉兰不停咽口水:“好香啊~”
林素娥笑着给她打了一碗饭:“那就多吃点儿~”
赵玉兰接过,迫不及待夹了一块五花肉,放进嘴里,满足的眯起了眼睛:“好吃,太好吃了,我今天可以吃3碗饭。”
林素娥端着饭碗笑着看她。
“哎~”
赵玉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要出国除了舍不得家里,我最烦恼的就是吃的,肯定吃不惯。”
林素娥耸肩。
这个她也没办法。
赵玉兰不是去旅游,是去上学,要去两年,现在海关卡得严,很多东西都不能带出去。
“寒暑假回家,我给你补上。”
赵玉兰:“也只能这样了~”
“英国最好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否则我回国一定要写成文章投到报社,狠狠吐槽它。”
林素娥失笑。
她想起什么,问到:“对了,你好久出发?”
赵玉兰有些心虚开口:“我己经报了名。”
林素娥挑眉,但没说什么。
赵玉兰放松了不少:“辅导员说后天出通知,大概率20号左右启程。”
林素娥:“那没多久了~”
赵玉兰:“是啊~”
林素娥:“英国是用英币吧,学费和生活费我是首接给你钱,还是找人给你换成英币。”
赵玉兰:“学费的话,首接打到学校指定账户上,他们会处理。”
“生活费,倒是要换成英币。”
“不过,妈你不用去弄,我们这边有学校指定兑换的银行,很方便的。”
“那行吧。”
林素娥:“本来,我是想拜托你大嫂的爸爸帮忙的,你有法子就算了。”
肖文龙如今己经是中国农业银行蓉城分行的副行长了,他们一家搬到蓉城去,正好和女儿住在一个城市。
这些年,他升迁顺利。
其中,林素娥家人及其亲朋好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他们拓展生意贷款都找肖文龙,让他的业绩非常耀眼。
言归正传。
赵玉兰笑着摇头:“不用管。”
“……”
母女二人边聊边吃饭,吃完饭赵玉兰主动要求洗碗,林素娥没有拒绝。
吃过午饭,两人又坐在一起聊天,一聊,就是一下午。
这些年,林素娥和孩子们还是很聊得来,主要是她重生回来眼界开阔,和孩子之间没有代沟。
一眨眼,就到了下午6点。
赵玉兰准备回学校了,林素娥递给她一把吃的:“你室友不是喜欢我做的卤味,我卤了一些鸭货,你带回去给她们尝尝吧。”
赵玉兰接下,笑嘻嘻:“妈,你辛苦了。”
“那我走了。”
林素娥挥手:“走吧。”
“你和辅导员说一声,约个时间出来,妈请你们辅导员吃个饭聊聊天。”
赵玉兰乖乖点头:“知道了。”
她不觉得母亲控制欲太强,只是因为她爱自己罢了。
林素娥:“路上注意安全。”
赵玉兰:“妈,你不用送了,回屋吧。”
……
之后。
林素娥顺利和辅导员见了面,询问清楚了出国留学的事情,得知是住在外国人家里,和那边也取得了联系,沟通一二,终于放下了心。
同时。
赵振义和慕瑶,赵凤兰和赵凤澜也抽空回了一趟家里。
9月21号,周六。
林素娥、赵振礼和沈禾一起来送赵玉兰离开北京。
赵凤兰和赵振义有要紧的事情走不开,昨天晚上就提前给她送了行。
机场。
广播己经通知检票,赵玉兰依依不舍看着他们:“妈,三哥,小禾姐,我走了。”
赵振礼:“路上小心。”
沈禾:“一路平安。”
林素娥不放心叮嘱:“一个人在国外要多个心眼,保护好自己。”
赵玉兰红着眼圈:“我知道。”
身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虽然早早没了爸爸,但是不管是妈妈还是哥哥姐姐都十分疼爱她,她从小到大都被呵护着,就是上了大学,也有二姐、二哥和三哥他们照顾着,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这一次独自离开家人前往异国他乡,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476章 许末出事了
送别赵玉兰。
林素娥有些怅然若失:其他孩子们离开家,但到底在一个国家,随时可以去看他们,但是小女儿飞到了万里之外,相见也见不到。
沈禾上前挽住她胳膊,语气带着安慰:“林姨,玉兰就离开2年,寒暑假还会回家,时间很快的,您不要太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