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72)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

折腾了这么久。

也到了中午,大家没心情做饭,于是一起去了外面饭店。

餐很丰盛:干锅田鸡、酸菜鱼、凉拌土鸡、红烧肉、老鸭汤和蒜蓉空心菜。

大家却吃得不香,心不在焉的。

林素娥在走神,心里分析道:上午学校报了警,张雪峰肯定完了,就连他的家人,以及帮忙做这个脏事的,都脱不了干系。

振仁的仇,算是报了。

只是,不知道80年,这个“冒名顶替罪”是怎么判刑的!

后世。

冒名顶替罪,最高判处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赵振仁则如同在做梦,完全没有真实感。

他真的能上大学了?

“咳咳咳。”

突然,林素华轻咳了几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她看向林素娥和赵振仁,道:“大姐,振仁,今天振仁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一揭发,我脑子里都是:当家里有一只老鼠的时候,就代表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堆老鼠。

这件事,不仅仅是振仁一个人的事情。

在这片大地,肯定有很多人和振仁一样被恶势力盯上。

因此,我想将振仁的事情写出来,发表到蓉城日报上,凭借蓉城日报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

大姐,振仁,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林素娥一愣。

林素华又补充道:“大姐,你们要是担心影响到个人生活,我可以化名,不会提到振仁的真实名字。”

“不用化名。”

赵振仁坚决的语气传出来:“小姨,我愿意让你把我身上发生的事情,仔仔细细写出来,发表到报纸上。”

有个成语叫做:感同身受。

只有自己遭遇了这件事儿,才明白有多愤怒、无力、恐惧、后怕和不甘。

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事例,帮助到和他想用遭遇的人,哪怕只有一个。

林素娥也回神,紧跟着附和:“我支持振仁的想法。

没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整个家庭。

素华,你动作要快。”

有上一辈子的记忆,林素娥知道,被顶替上大学的人数,一定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重活一世,是上天给她的恩赐,如果在改变全家命运的同时,能够帮助到别人,她当仁不让。

林素华为自家大姐和外甥的胸襟和觉悟动容,认真点头:“大姐,我记住了。”

“那下午,我就不陪你们去学校了。”

第61章 福利

身为编辑,她也是文学工作者。

这件事,触动了她的心灵,想到有很多和自家外甥一样的孩子被蒙在鼓里,她恨不得立马写出报道,发表出去,让全国的人都知道这龌龊的行为。

林素娥没有任何意见:“行,你去忙你的。”

邓佑军适时插话:“大姐,学校那边有我呢。”

林素娥点头。

吃完饭。

一家人兵分三路。

林素华赶着回报社;邓佑军、林素娥和赵振仁往学校赶;邓盛带着邓珠和赵振信先回家。

他们年纪还小,处理这事儿带着他们不方便。

学校。

邓佑军首奔教务处。

教务处外面围满了学生,正在议论纷纷。。

“发生啥事儿了?”

“怎么来了这么多警察?”

“难道发生打架斗殴了?”

“有谁知道情况的吗?”

“我听说,好像是发生大事了。”

“你这不是废话吗?”

“咳咳咳,听我说嘛,这件事说出来,惊掉你们的下巴。

医学系,有个大三的学生,被发现冒名顶替了别人上大学。”

此话一出。

全场都沸腾了。

“不会吧?”

“真的假的?”

“怎么可能,大学通知书上有姓名、地址,怎么顶替得了?”

“你还挺会编的。”

“……”

大家不相信。

说话那人气得涨红了脸:“我舅妈是医学系老师,她亲口告诉我的,还能有假?

而且,我敢发誓,要是我说谎,就让我嘴里生疮,整张嘴烂掉。”

这誓言对自己太狠。

众人再也说不出怀疑的话。

这下。

更震惊了。

“居然发生了这种事儿?”

“怎么做到的!”

“哪个畜生?”

“天啊,要是我遇到这种事,岂不是就没大学上了。”

“狗日的!”

“……”

突然,有人高声道:“只抓到了一个冒名顶替的人,谁知道学校里还有没有第二个,我建议,咱们让学校严查一下所有学生,不放过一个坏人。”

“我附议。”

“没错。”

“咱们都是学生,代入一下,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结果被别人偷了录取通知书……”

“啊啊啊,你别说了,我拳头硬了。”

“我想杀人。”

“……”

林素娥听到这里,忍不住点了点头:学校自查,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就算不能全部揪出来,也能揪出大半。

而且,这种做法,也能一定程度上震慑那些有坏心思的人,让他们不敢轻易再顶替上大学。

当然。

这是无法根绝的。

几十年后,网络如此发达,尚且还有冒名顶替的,更不要说现在。

马克思的《资本论》上说: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他们敢冒着被绞首的风险;而如果有300%的利润,他们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和权威。

……

没多管越发激动、喊着要在校园内游行的学生们,3人挤开人群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