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返高中拯救未来老公(92)

作者: 言之有理v 阅读记录

“对。”

他立即反驳道:“你怎么能确定?”

姜然摇头,她回到高中时期时,单纯的认为,受害者只要躲避掉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能避免遇难,但事情不如她所愿。

即便她尽力改变了一切,该发生的终究没有逃过,。

“这个……我暂时不能说,不过我需要你帮我调查一桩案件。”

李家旻皱眉:“什么案件?”

“刘德升曾经是柏杨一中的学生,在任职期间,因为性骚扰一名女学生,从而导致那名女学生跳楼,这个案子怕是有二十年之久了。”

作为柏杨一中女生遇难案的最大嫌疑人,警局早已对刘德升做了背调,这个性骚扰的案件被认为是他犯罪之路上的苗头,只不过事关市里头牌高中的名声,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可以是可以,只不过你得告诉我为什么要查这个案子?”

李家旻不理解,这个案子当时市里也重视了,因为女学生跳楼闹得沸沸扬扬,但最后实在没有实质性证据,最后不了了之。

“一切都要从头重来,如果推翻凶手是刘德升的结论,那么凶手选择他当替罪羊肯定是因为俩人之间有什么关联,而刘德升的人生也是从那件事开始转折——”

面前,姜然语气笃定,目光如刃藏着锋芒,她这次一定要把阻碍她的荆棘一一斩断。

在这之前她还要去墓园看望一位故人。

——

泉乐市墓园。

姜然静立在墓园的石板路上,一袭黑色无袖连衣裙衬得她身形单薄。怀中那束向日葵却开得热烈,像是捧着一簇凝固的阳光。

两侧的侧柏树笔直伫立,树影森然,如同沉默的守卫,为她辟出一条通往回忆的路。

她很久很久之前来过这里,那是高三时期的某一天,她从老师的闲谈中得知李晓丽的父母已经将李晓丽下葬了,在李晓丽的家乡,未成年的女孩是不能埋进祖坟的,而学校出于人道主义想息事宁人,便在墓园给她买了一块墓地作为补偿。

从此她的名字终于留在了墓碑上。

只不过黄土之中埋葬的不是她的尸体,而是她被凶手无情抛弃在江面的断肢。

听闻这个消息,她在某个午后想起了那个自卑敏感的少女,她独来独往,见到自己时会因为学费的事情眼神闪躲。

那时

的她以为她的闪躲是因为她偷了自己的学费心虚,后面才知道她是无处诉说自己的委屈。

于是十八岁的姜然决定带着鲜花独自来到墓园去祭奠她。

不清晰的回忆在她脑海中闪现,今天她再次来祭奠李晓丽。

这次是以朋友的身份。

姜然只依稀记得墓碑的大致方位,在墓园里转了几圈却始终没能找到。正踌躇间,她看见一位正在清扫落叶的守墓老人。

“大爷,请问您知道李晓丽的墓在哪儿吗?”

老人直起腰,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李晓丽?”他说话带着点泉乐市的本地口音。

他摘下老花镜擦了擦,“这园子里每一块碑的位置,我全都记得。”说着,他颤巍巍地指向西侧:“第三排靠中间那个,就是你要找的吧?”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老人身上,他谈起这些墓碑时的神情,就像在介绍自己的老邻居一般亲切。

姜然轻声道谢,缓步走向他指引的位置。灰白色的墓碑上,“李晓丽”三个字清晰可见,生卒年月也与记忆吻合。

只不过碑前摆着一束几近枯萎的红色虞美人,干枯的花瓣像是干涸的血迹。

李晓丽遇难后,她的家人也相继离世,按理说她早已没有家人亲戚给她扫墓。

她慢慢屈膝,将怀中的向日葵轻轻摆在墓前。

直起身时,恍惚间又看见那个扎着马尾的少女鲜活的模样。

清风掠过墓园,虞美人干枯的花瓣发出簌簌轻响,诉说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姜然心底起疑,祭奠后又找到了守墓大爷。

“大爷,方便问一下最近有人给李晓丽扫墓吗?”

大爷也上了年岁,腿脚利索,但记忆里有些衰退,墓园每日访客并不少,他不能每个都记得。

“记不清咧……姑娘,这墓园里头,天不亮就有人来,日落西山了还有人舍不得走,一天下来,扫墓的人怎么也的有百八十号人,这哪记得清呢!”

“谢谢,我知道了……”

她轻叹口气,注定无望而归,正要离开之际,守墓人叫住了她。

“小姑娘,你上次来扫的不是那个孩子的墓吧?是那个姓魏的吧?”大爷脸上的皱纹舒展,满是岁月的痕迹。

“您还记得我?”

对于姜然而言这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情,因为期间她回到过去,而对于大爷而言,也就是前不久发生的事。

“你当时还晕倒了,一个人扶了你一把。”

姜然想起来了,那是她第一次穿回去的时候,她看了情书回到过去,醒来时班主任张定水救了她。

“那个男的是墓园里的常客,他经常来这……”

“是吗……”

姜然记起张定水上次对她说过他是来给妻子扫墓。

想到这姜然的头有些痛,脑海里满是那一束出现得不合时宜虞美人花束。

此时她的手机信息提示音响起。

是李家旻给她发的有关刘德升骚扰女学生的案件相关资料。

【李家旻:年代久远,只有纸质材料。】

紧接着发来一连串的扫描材料。

姜然在墓园里找了一处能休息的地方,坐在那里慢慢翻阅。

那名跳楼的女生叫沈倩玉,家境良好,父母均是公职人员,在二十年前,柏杨一中翻新重建,原来的平房全部推倒重盖,教学楼都变成五六层高的楼房,里面焕然一新,硬件在市里算的上数一数二的,成绩不好的学生除非后台特别硬,否则也上不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