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116)

作者: 槎与瓜 阅读记录

才会和十二岁的她一样愚蠢。

姜颂朗声答道:“好!我一定会把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他像是为了让沈美娘再放心些,故意笑得比往日里还要灿烂,道:“美娘,我一定会还你清白的……我们不是还要白头偕老吗?”

沈美娘听到姜颂的话,眼里是一闪而过的失神。

这个小皇帝怎么总是在记这些话上,记忆力好得出奇啊。

沈美娘盯着姜颂明亮的眼睛,默然片刻,很轻地应了一声。

-

自从那日在大殿上一别后,姜颂应该是全心全意投入去查那件“旧案”了,沈美娘一连好多日都没见过他。

沈美娘也不知道姜颂使了什么法子,反正她可能是

在逃犯人这件事并未流传开。

但她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而是让人找了一幅大燕地图给她。

沈美娘拿笔将家乡和上京连在一起,更觉山高水远,想要查清真相会有多难。

姜颂那个笨蛋现在肯定后悔自己夸下海口了,也可能越查越觉得证据确凿,知道她就是那般“可怕”的一个女人。

沈美娘垂眸盯着地图上的线,又听宫人传报,说是太后娘娘唤她去寿康宫。

除了她刚入宫时,谢太后见过她一面,与她说了许多奇怪话外,太后就一直再没有唤过她。

沈美娘也不知道谢太后突然喊她做什么。

但等她进了寿康宫,就很快明白了谢太后的用意了。

谢太后屏退其他宫人,只留了心腹女官在殿内。

她道:“这几日你的事,哀家也知道了。”

沈美娘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但仔细想想,她又能理解谢太后知道这件事不算多困难。

就算谢太后如今深居简出,但她是谢阁老的女儿,又在宫中生活了这许多年。

想来谢太后若是有意,肯定有的是办法打听朝堂上的事。

“你的那件事,皇帝恐怕也替你翻不了案。”谢太后道。

沈美娘当然知道这一点,不然就算她当日陷入当年的偏执情绪中,也不会在大殿上承认。

沈美娘之所以承认,就是她比谁都清楚,这件事几乎不可能查得清楚。

谢太后看沈美娘不语,像是有些心不在焉,没觉得她失礼,只以为这孩子是在担心自己的命运。

“这是假死药,你喝下它,后面哀家会想办法送你离开京中。”谢太后叹了口气,“你也是可怜。”

谢太后知道沈美娘帮陈盈复仇,报复李守义的事……能做出这种事的人,怎么都不像是会犯下那种大罪的人。

再说当年沈美娘不过十二岁,比小孩子也大不了几岁。

她一个姑娘家,如何能杀十几人呢?

但偏偏就是没有能替她证明清白的人证和物证,反倒是证明她做过这些事的证据只多不少。

沈美娘看着眼前的假死药猛地抬头。

这个谢太后虽之前说过那番奇怪的话,但她——真的会这般好心?

谢太后误会了沈美娘的怀疑,道:“陛下,不会保你的。”

如果是先帝,或者说,换了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就算沈美娘是杀了人,只要皇帝足够喜欢她,都可以轻而易举给她遮掩下来。

但偏偏那个人是姜颂,他嫉恶如仇,绝不可能徇私枉法。

谢党里不乏给姜颂授过课的官员,他们当然也很清楚姜颂的脾性,才会抓住沈美娘杀过人的事做文章。

沈美娘当然也明白这件事。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她犯的错,必须得严严实实捂一辈子。

但她又想光耀门楣,想让七娘和阿爹过好日子。

皇帝从一开始就是她想攀附的对象。

因为沈美娘知道天底下能包庇一个死囚犯的人,只有皇帝。

就算是丞相、王爷,他们也会忌惮文官的弹劾,说不定就为了自保,随手赐死她。

唯有皇帝,说一不二,睥睨天下,就算父子聚麀、残害手足,也没人敢指摘。

可偏偏这个皇帝是姜颂。

沈美娘知道姜颂的性格,即使他不是宋江江……他也决不会爱一个杀人犯的。

沈美娘看着眼前的假死药,这个谢太后给她的确实也是一条出路。

这也比她自己想金蝉脱壳的法子要好。

但就在她的手将要触碰到杯盏时,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都给朕退下——”

姜颂冲进殿内,看到沈美娘面前摆着像是毒酒的东西。

他走上前拽住沈美娘的手,挡在她身前,质问谢太后:“母后这是做什么?儿臣素来敬重母后,将您从东都行宫迎回,尊您为太后,您就是如此待儿臣的吗?”

她居然趁他最近忙,就来欺负沈美娘!

沈美娘看姜颂误会了,小声道:“不是毒酒,陛下你误会了。”

这个姜颂怎的今日跟个小炮仗一样,劈里啪啦不分青红皂白就闹啊。

他该不会是最近查案,查得脑子神志不清了吧?

姜颂听到沈美娘的话,又看了看那杯酒,还是选择继续道:“母后,这次儿臣便作罢……若有下次,这杯酒就应该谁给的,谁来喝了!”

“儿臣告退。”姜颂拉着沈美娘就走。

离开寿康宫后,姜颂将沈美娘从头到脚好好打量了一遍,才松了口气。

他问:“你不要一声不吭就到寿康宫来,谢党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狠着呢!”

沈美娘看姜颂难得这般生气,伸手捏了捏他的脸。

这一摸她才发觉姜颂清瘦了许多。

或许是因为脸颊瘦削许多,少年的眉眼逐渐褪去稚气青涩,向成熟沉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