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153)

作者: 槎与瓜 阅读记录

沈温却还是只能道:“是,臣会吩咐人立刻去办。”

姜颂这才点了点头,还道:“早饭我已经借这儿的炉灶,给美娘做了吃了,后面午饭、晚饭我也都会给她做了送来,你们不必操心她的饭菜。”

沈温点头。

他看着姜颂拎着食盒欢喜离开的样子,眼里的嫉妒却淡了几分。

他没想到姜颂会愿意为了沈美娘做到这份上。

圣人言“君子远庖厨”,沈温当年逃灾时都没自己动手煮过吃的,现在更不可能给人做吃的。

可是姜颂竟然会愿意为沈美娘做这种事。

沈美娘梳洗好,看沈温伫在门前,问:“沈大人,你来做什么?”

沈温这才回过神:“原是想来问夫人可要用早饭,却听公子说夫人已经用了。”

原来沈温是撞上姜颂了。

沈美娘就说这人怎么看起来不高兴。

“沈大人为我的事忙前忙后辛苦了。”沈美娘宽慰了两句沈温,“你今日再审审仙师的那些徒弟,若是没事,就先把人放了,派人悄悄盯着就是。”

沈温应下就想离开,沈美娘却又多问了一句:“沈温,你一路爬到现在,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你最好别说些假话,你知道的,我不好骗。”沈美娘提醒道。

沈温沉默片刻,才道:“沈夫人有您想洗刷的冤屈,我当然也有我要做的事。”

“你是说,祝将军根本没有谋反,是被谢阁老构陷之事吗?”沈美娘道。

沈温不可置信地看向沈美娘。

她是如何知道的?

第67章

沈美娘从得知沈温的真实身份起,一直都觉得他很奇怪。

他是罪臣之子,若他是个胆子小的,那就该占着“沈温”这个身份苟且偷生才是。

若他是个胆子大、有血性的,那他就该蛰伏为父报仇才是。

可沈美娘观察了很久沈温对姜颂的态度——怎么都不像是对杀父仇人之子的态度。

直到她从姜颂的梦境里,得知当年西南民变前一两年先帝的身体就不大好了。

先帝病重,叶党当年也远不及今日,若是忠心耿耿的蜀王再被拉了下来……

不论谢党是继续拥立姜颂登基,还是直接暗中除掉姜颂,拥立宗室幼子登基,新帝都必须倚仗谢党。

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你父亲是蜀王麾下大将,与蜀王出生入死多年,我想最初谢党的目标并不是祝将军。”沈美娘语气无比确定。

沈温没有反驳沈美娘的话。

沈美娘继续道:“我猜想,谢党应该是想和祝将军合作。蜀王乃胡人,蛮夷也,谢党人自诩清贵,可看不上他那种人。祝将军就不一样了,益州祝氏,可是蜀中一等一的好门第,更别说祝将军的夫人,也是出身于清河崔氏最显赫的一房。”

“我猜,谢阁老当年肯定和祝将军说——‘将军世之盛族出身,如何能久居蛮夷之下,不如与我联手,将其诛之。’”沈美娘道。

沈温的眼里闪过惊愕,但还是默认了沈美娘的话。

沈美娘道:“后面的事就很简单了,祝将军不仅没有答应谢阁老的话,他还打算将此事告知蜀王,上达先帝。”

“于是,谢阁老只能先下手为强,将祝将军除之而后快。”

沈温回忆起旧事,眼里是无比浓烈的恨意:“你说的,一字不差。”

沈温终于撕下他装出来的那副“温和”模样,警惕地盯着沈美娘:“你是如何猜到的?”

“这个说来话长……”沈美娘挑眉:“我以前一直想不通你为何要把我献给叶司马。”

如果只是为了向上爬,沈温大可以把她带到京城,送给京城那些更厉害的大官们,而不是一个小小司马。

“我也想过兴许是你太蠢,又或许这是你当时最好的选择——可若是如此,你为何如今要屡屡帮我?”沈美娘反问。

更何况,这次他跟着姜颂来西南,他原本可以皇帝和谢阁老两头吃,却偏偏还是选择了帮她。

沈温愣了一下,面不改色道:“您如今是贵妃,若将来您能诞下皇长子,兴许臣也能和叶丞相一样,混个帝师的名头。”

“是吗?”沈美娘轻笑,“兴许,还有一种可能。”

“那年知贡举的是谢阁老,你去上京应试,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借投卷,亦或是及第后的曲江会杀他,不是吗?”沈美娘道。

沈温脸上的血色一点点消失。

他没想到沈美娘能全都靠自己,把这真相全都拼凑出来。

沈美娘看沈温的神色,更确信自己猜的没错:“叶司马在谢党、叶党两边都不讨喜,但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你刺杀谢阁老后,最可能不太会受波及的官员。”

沈美娘眼里有些嘲讽:“你当年把我送给叶司马,其实是在保护我。”

就是沈美娘也不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让沈温最后放下了直接的报仇的计划,而选择隐忍蛰伏。

沈温到此不再辩驳,问:“您和我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我要你做我的人。”沈美娘毫不掩饰她的动机,“你知道我其实不是叶党推出来的人,他们将来不会站在我这边,我需要给我做事的人。”

虽然沈美娘觉得沈温不够聪明,但勉强用用也够了,再说他有把柄在沈美娘手里,用起来也放心。

沈美娘见沈温迟疑,又道:“作为交换,我答应你,我会替你平反,替你全家都平反。”

沈温愣了片刻后,点头应下。

他道:“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帮你……”

“我不是要你帮我,我是要你和我做一条绳上的蚂蚱。”沈美娘紧紧盯着沈温的眼,“你想要杀谢阁老你自己就能做得到,我说的是,我,能帮你们全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