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66)
宝儿一直都知道沈美娘很会蛊惑人心,很会三言两语挑拨人。
此刻被她这样盯着,宝儿咽了口口水,跟着用力点了点头:“嗯!”
沈美娘揉揉宝儿的头:“好宝儿。”
安慰完宝儿,沈美娘在去太后住的寿康宫路上,又问了韦阿宜一些关于这位谢太后的事。
韦阿宜道:“太后乃是先帝元后,显庆四年被废,迁居东都行宫。当今陛下即位后,尊其为太后,将其迎回宫中。”
传奇故事总提到这件事,但沈美娘一直都不理解这件事。
谢太后和文昭皇后母子应该算是政敌,按理来说,姜颂继位,那就是文昭皇后母子彻底赢了。
若沈美娘是姜颂,定会杀了那谢太后,永绝后患,谁知道姜颂却把人接回宫,还尊为太后。
沈美娘从前都觉得这是姜颂为了平衡谢阁老与叶丞相的势力,也可能是他在和谢家权力博弈时输了,只好退了一步。
可她现在才知道姜颂可不是什么傀儡皇帝,所谓的谢叶党争好像也只是他故意放纵的。
想来想去,沈美娘突然产生一个念头,问:“谢太后和文昭皇后关系好吗?”
韦阿宜摇头:“奴婢入宫时,文昭皇后已然崩逝,此事奴婢也不知,但想来先帝偏宠文昭皇后,二人应该多有不睦。”
也就是说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二人不睦。
沈美娘心里有了个猜测。
她不了解权力斗争,但她了解姜颂——至少她了解宋江江那个人。
也许,姜颂尊谢太后,并不涉及权力斗争,很有可能是他与谢太后当真有母子之情。
若是这般,那今日谢太后宣她,大抵就不是试探她和立威,很有可能是当真作为长辈,想见见儿子新纳的妃子儿子。
沈美娘脑子里已经预想好了等会儿谢太后可能会问的问题。
沈美娘最害怕见这种养尊处优的贵妇人。
在她的认知里这些贵妇人,最瞧不起她这种以色事人的歌姬舞妓,都觉得是她们这些人把她们的好儿子带坏了。
可等沈美娘进入殿中,正欲行礼,却听到了一道很温柔的女声:“不必多礼。”
沈美娘发现这位谢太后可能不是她以为的那种贵妇人。
谢太后让沈美娘坐下,又道:“不必拘谨,哀家就是想见见你,和你说说话。”
沈美娘这才抬头,看清谢太后的模样。
谢太后生得很美,快四十的岁数,看起来却像是只有三十岁。如果不是眼角有细纹,说她只有二十几岁,沈美娘都信。
更别说,谢太后的眉眼生得温婉,举手投足都很优雅。
沈美娘也不知道该怎么
形容这种感觉,她只觉得这谢太后一看就是读了很多书的样子。
“对,沈娘子不必拘谨,往后若是无事,也可以常到寿康宫来玩。”谢太后身旁的女子道。
沈美娘看过去,只见是个同样很漂亮的年轻姑娘。
谢太后皱了皱眉,好像是有些不满意那人插话。
但她还是先笑着给沈美娘介绍:“这是我侄女谢颖,往后你们也可以一起说说话。”
沈美娘点头,装作乖巧听话的模样:“好,民女也一瞧这位姑娘,就很是喜欢。”
谢太后听到这话笑着对沈美娘点头,又偏过头对谢颖道:“你去帮哀家问问太医院,怎的今日的安神汤还没送来?”
沈美娘听出谢太后这话是在打发谢颖。
果然等谢颖离开后,她也叫其他伺候的人都退出殿外。
谢太后这才继续问沈美娘。
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包括她是哪里人,什么出身,家中是做什么的。
沈美娘一一回答:“民女是绵州人,家中世代务农。十二岁那年蜀中大旱,民女家中人陆续都饿死了,为了活命,民女就一路逃到了南州。”
这是沈美娘早就编好的说辞,不同的人听到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而谢太后听到沈美娘的话,眼里居然隐隐有了泪光。
谢太后握住沈美娘的手,拍了拍她的手:“你受苦了。”
沈美娘这套说词和身世是她编的,这里面除了那年“蜀中大旱”和“世代务农”是真的外,没一个字是真的。
她心生负罪感。
原来谢太后也这么好骗。
姜颂的心软和好骗果然都是有迹可循的。
沈美娘被谢太后的眼泪感染,也跟着眼泪汪汪,半真半假道:“太后娘娘,您真好……您是第一个这般温柔安慰我的人,就跟我阿娘一样好。”
谢太后听到这话,更加疼惜沈美娘。
她握住沈美娘的手,轻声道:“你从前吃过很多苦,或许会因皇帝对你好,就把感激当成了喜欢。但若是哪一日,你发觉自己不喜欢他了——”
“只要哀家还活着,你都可以来找哀家,哀家会想办法帮你的。”谢太后道。
沈美娘眼泪都被惊得猛地憋了回去。
谢太后这是在说什么?
沈美娘以前觉得宋江江就够离经叛道的了,怎么谢太后好像还更胜一筹?
宋江江全家不会都是看《中小学生守则》长大的吧?
谢太后以为沈美娘是不理解这话,继续柔声解释:“你不必害怕,哀家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哀家知道,你喜欢陛下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没得选……”
她也曾这样,被所有告诉她该喜欢先帝,她也以为自己该喜欢先帝。
直到有一天,谢太后才知道她也可以喜欢别人。
“况且,”谢太后垂下眼睫,遮掩眼中的怀念,“这也是哀家答应陛下生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