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85)

作者: 槎与瓜 阅读记录

吃一块吗?这可是女儿亲手做的。”

李守义盯着那花瓣形状的点心,眼中像是想起了旧事,浮现片刻的柔情。

沈美娘捕捉到李守义的眼神变化,问:“阿爹,可是认出来了这是山茶花?”

沈美娘道:“上京虽然也种茶花,可是哪里能和蜀中比呢?我记得,阿娘可是最喜欢茶花了,不知爹爹可还记得?”

李守义闻言,目光从那些点心上移开,恢复往日的稳重。

他道:“言清最喜欢茶花,尤爱白十八学士,我当然记得。”

沈美娘听到这话,笑道:“阿爹原来还记得。”

“只可惜,阿娘生我时那场火,把她最爱的花都烧死了,祖宅也没了。外祖父母、舅舅、姨母,还有阿娘都死了。”沈美娘悠悠道,“幸好,我命硬,被送了出来。”

沈美娘笑意愈深:“阿爹也没想到吧?”

李守义握住她的手,安慰她:“都过去了,如今,你找到爹爹了,爹爹便不会再让你吃苦。”

沈美娘点头。

她又问:“阿爹,如今还信道教,那些成仙的东西吗?”

李守义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那就是不信了,阿爹如今只信忠孝仁义了,对吧?”沈美娘反问。

没等李守义回答,她就莞尔一笑:“那就好。”

沈美娘:“那爹爹死后,就不会去泰山冥府了。”

李守义闻言,盯着沈美娘的眼神里透着寒意。

沈美娘丝毫不惧,依旧风轻云淡道:“阿娘信道教,她逝后,会去泰山冥府,她的元神不会磨灭,会羽化登仙的。”

她迎着李守义探究的目光,道:“阿爹你——就不一定了。”

沈美娘虽是笑着的,但一股冷意莫名缠绕上李守义。

他惊得起身,踉跄了一下摔倒在地,失了平日的风度。

沈美娘问:“阿爹,这是怎么呢?”

李守义盯着眼前的女人,越发肯定心中的想法——

这个女人绝不可能是陈言清那个女人和他的孩子。

她简直就像是从地下爬出来的鬼魅。

但这人如今是陛下的宠妃,他根本奈何不了这人。

李守义不清楚女人冒充陈言清女儿的目的,装作无事道:“爹爹无碍,就是刚才想到你娘走了神。”

沈美娘伸手将李守义扶起来,问:“对了,阿爹可知道阿娘,给我取的名字?”

见李守义摇头,沈美娘道:“单名‘盈’,就叫陈盈,爹爹一定不能忘了。”

沈美娘扶着脚步虚浮的李守义从偏殿出来,她还特地挤出了几滴眼泪。

李守义也调整过来,又恢复一副刚与女儿相认的慈父模样。

姜颂看两人举止如此亲密,原本对沈美娘和李守义关系的疑惑,也就淡去不少。

等李守义离开,沈美娘和姜颂分着吃剩下的点心。

她丝毫没有觉得让皇帝吃别人剩下的东西有什么不对。

姜颂也因为在芙蓉谷,因为浪费一碗白粥,被沈美娘狠狠批评过没什么意见。

殿中的宫人们见此情景,都觉得这位沈贵妃当真是太得宠了。

先帝当年那般宠爱文昭皇后,都从没有这般迁就过她。

姜颂和沈美娘不知道他俩,已经成为了宫人眼中的“妖妃”与“色令智昏”的“昏君”了。

幸好他俩的行为,没被御史台的人看到,不然就该快进到“大燕要完”了。

沈美娘今日的点心做的有点多了,她在吃不下之后,把剩下两块都夹给了姜颂。

她笑得眉眼弯弯,道:“陛下,这是臣妾给你做的,你一定要吃完哦。”

已经被点心甜得有些齁了的姜颂,看看两块点心,又看了看沈美娘注视他的眼神。

他一不做二不休点头:“好。”

这是美娘给他夹的点心,他一定要吃完,不能浪费。

沈美娘看姜颂还在吃点心,想起和李守义的事,对姜颂道:“陛下,过几日就是上元节了,臣妾想悄悄去李府上见见韩国夫人和她的女儿。”

姜颂喝了口茶,将点心咽下去,问她:“美娘,你想见韩国夫人和她女儿做什么?”

当然为了看看这两人和陈家的事有无瓜葛。

让青词决定,是只杀李守义和李家人,还是像当年的陈家那般——鸡犬不留。

沈美娘压下心里暴戾的想法,故作忧伤:“她们才是阿爹如今的妻女,臣妾想先见见她们,若是她们不愿意接纳臣妾……便算了。”

姜颂听到这话愈加心疼沈美娘。

他拍了拍沈美娘的手,安慰她:“她们会愿意接纳你的,就算她们不认……美娘,我也会好好善待你的家人。”

姜颂把早就想好的计划告诉沈美娘:“你娘——额,也就是朕岳母,朕就追封其为周国夫人,你小姨追封为衮国夫人,你外祖父母和舅舅也都得追封追赠,一个都不会少。”

沈美娘听到姜颂的话,愣在原地。

她差点都想直接摊牌,告诉姜颂,她不是陈盈,让他把这些封赏给她真正的家人了。

但沈美娘在短暂的胡思乱想后,躺进姜颂怀里,娇嗔道:“陛下,你也太好了吧。”

姜颂得意:“那当然。”

这可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给沈美娘家人的封赏。

两人又甜甜蜜蜜了好一会儿,落在宫人耳朵里,却已经是——

他们陛下好像真的被沈贵妃把魂给勾走了。

第37章

今日是上元节,书房内的李守义脸上却无半分喜悦的神色。

他盯着眼前被他匆匆从陇西老家唤来的堂兄李二郎,问:“当年的事,不是叫你手脚干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