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99)

作者: 槎与瓜 阅读记录

沈美娘当然是知道和姜颂说了,他肯定不会答应。

但她不能真这般说。

她张口就来:“臣妾是真的不想让陛下忧心,陛下眼下就要好好养病,别的都不要想才对。”

姜颂对沈美娘的话很受用,往沈美娘那边靠了靠,道:“你是说的好听。”

沈美娘语气真切:“天地良心,臣妾昨晚担心陛下,可担心得好晚才睡。”

她指着自己画出来的红眼眶和眼下淤青,道:“不信,陛下你看?”

姜颂早已忘了沈美娘化妆的技术,此刻当真被她情真意切的话哄住了。

他乖乖躺进沈美娘怀里。

沈美娘垂眸,安抚着姜颂:“陛下不要想那般多,折子不那么重要的可以交给叶丞相帮帮忙。少看一两天,大燕也不会完蛋的。”

姜颂点点头,又摇头:“可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他想到这个词儿沈美娘可能不知道,正想解释,就听到她开口:“臣妾学到这里了,臣妾懂陛下的意思。”

“父皇说过我天资不够,若是再不勤奋点,大燕的祖宗基业肯定会在我手里毁于一旦的。”姜颂道。

沈美娘:“那什么才能算‘天资’呢?要多聪明才算聪明呢?要我说,陛下已经很聪明了。”

姜颂不自信:“可是父皇……”

沈美娘和姜颂细数:“先帝三征漠北自然有他的好处,可是,说大了,穷兵黩武,大燕的国库还能经得起耗多久?说小了,臣妾幼年时,寨子里的阿公们,宁愿自己打折了腿,也要逃役,那几年西南也为此总生动乱。”

沈美娘道:“但陛下登基这些年,继续先帝晚年,幡然醒悟后用的政策,没有为了搏功绩,延续战争……臣妾以为,不比先帝差。”

沈美娘说完这些话,才发觉姜颂一脸敬佩地看着她。

她发觉自己话说多了,连忙认错:“臣妾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姜颂用力摇头,用“星星眼”看沈美娘:“美娘,你好厉害!”

沈美娘喜欢别人夸她聪明、厉害,心里也很得意。

她看出姜颂此时心情转好,就将想认李姮当女儿的事告诉了她。

姜颂有些不解:“美娘,为何要认李姮一个十五岁的姑娘作女儿?”

沈美娘将她和谢明安说的话转述给姜颂。

姜颂惊讶:“美娘,你怎会不能生育……难道是叶司马给你喂过绝育药?”

“没有。”沈美娘道:“但我得让‘沈贵妃的女儿’这个身份变得珍贵,所以故意骗谢明安的。”

也不能完全算骗。

生孩子是很容易死人的,沈美娘是个自私的人,她才不想为了一个没见过面的小孩,堵上性命。

她确实这辈子都不打算有自己的小孩。

姜颂点头。

沈美娘问:“陛下,那你能不能答应臣妾这事?”

姜颂:“你都和谢明安说了,我要是不答应,你不就被‘打脸’了吗?”

沈美娘亲了亲怀里姜颂的额头,笑道:“陛下,你真好!”

姜颂很欢喜地在沈美娘怀里蹭了蹭。

过了会儿,他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怎么感觉沈美娘刚才讲她忽悠谢明安的事,很像在给他讲课。

不管了,美娘肯定是爱他,才给他细心讲的。

像他父皇就只会说他蠢。

美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第43章

李守义刺杀陛下之事,罪同谋逆,最终被姜颂赐了白绫算作了结。

谢党人表面上为李守义求了几句情,但都只是走走过场,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李守义倒了,谁能顶上他那个位置。

朝中有喜欢感时悲叹之人,看李守义一朝落难妻女都急着撇清关系,同僚友人也多冷眼旁观,不由为他发了几声慨叹。

但这慨叹终结于,李守义的夫人——如今已与他义绝,脱了夫妻关系的谢明安,呈上了李守义当年灭陈家满门,还连亲生女儿都不愿放过的罪状。

那些证据证明了素来以清雅出名的李尚书,原是如此伤心病狂后,别说是同朝为官的士大夫们,就连寻常百姓也都知道了。

毕竟,朝中曾传过沈美娘是李守义女儿的说法,民间的说书先生也很喜欢这个故事,纷纷将它编成戏说传奇。

具体是谁复仇,如何复仇的版本颇多,但不论是哪个传奇,李守义的那个故事角色,都是板上钉钉的恶人。

时人皆唾弃李守义,若传奇故事能经久不衰,后人也会提到他就晦气。

沈美娘对此颇为满意。

她也得好好感谢帮她呈上证据的谢明安。

沈美娘从众多首饰里,挑了一组工艺繁复、精美华丽的金钏装进盒中,又挑了许多珠宝奇珍,吩咐宝儿亲自给谢明安母女送去。

她收李姮为义女,就是与她们母女牢牢绑定在一起了。

沈美娘那日虽只找谢明安要了陈言清的玉佩,但两人如今也只能互相帮衬。

这次谢明安揭发李守义的证据,大部分都是沈美娘和青词这些年陆陆续续查到的,还有前不久两人从李二郎口中问出来的。

叫沈美娘意外的,谢明安在得知陈家的事后,谢明安竟也有一点李守义的证据。

想来谢明安与李守义同床共枕多年,知道他本性如何,这些年一直都悄悄留意着。

可能是为了来日万一李守义像对陈言清那般对她时,她能够自保。

沈美娘还觉得更有可能的是,谢明安打算拿着那些证据,在李守义将来想“卖”李姮时,能拿出来威胁他。

谢明安拿到沈美娘给她和李姮的赏赐时,听宝儿转告沈美娘的话:“娘娘说,尚仪局已经在给李娘子挑封号了,待到下月上了玉牒,韩国夫人便不必担忧李娘子的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