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150)
妞妞和宋子君就喜欢偏向炸物多一点儿,但都喜欢配着豆浆一起吃。
宋子君还好甜口,所以苏美兰煮好豆浆之后,宋子君那碗还额外加了点白糖。
宋盈君这天也起得特别早,大伙儿没事先商量,但是都是特意起早了送宋子君去学校。
平时大多数时候宋子君是跟卫家娣一起上学的,宋子君会骑自行车,她骑车载卫这嫌。
有时宋盈君有空,就让她们挤一挤,载她们两个去。
但她们大多时候还是更愿意她俩自己去。
但今天情况特殊,宋子君有点焦虑,大伙就让宋盈君骑车载宋子君先过去。
苏美兰再骑车,卫家娣和妞妞挤一挤后座,跟在她们后面。
苏美兰顺便问宋子君中午想吃什么。
宋子君还是茫然地摇摇头,这刚吃饱呢,她还没来得及想。
宋盈君说:“没事,中午给你拌个红糖面吃。”
宋子君马上点头,她喜欢吃这个!
苏美兰笑了:“这个就简单了!面管够!”
宋盈君眨眨眼:“糖管够!”
宋子君这才忍不住笑了。
宋盈君跟苏美兰对视一眼,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平时宋盈君是不让宋子君吃这么多糖的,但是偶尔多吃一点问题也不大。
再说了,如果一直限制她不让她吃,她老惦记着就更想吃了。
今天主要是宋盈君见宋子君情绪不太好,多吃点糖,对心情有帮助。
她倒也不是盲目迷信,还是有根据的。
上辈子宋子君就是因为小时候喜欢吃糖果,但因为没有零花钱,又被老头虐待根本没口好吃的,对甜的东西异常迷恋。
后来她生活好了之后,特别嗜糖,一度对甜的食物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
她进入演艺圈之后,为了减肥就更不能吃糖了,连米饭也少吃,对糖就更是陷入一种极端的渴望中,每次情绪一出问题,就会疯狂吃甜品和饮料奶茶,身体很快就出了问题。
糖摄入过多不好,但是确实完全断糖又会影响宋子君的情绪。
宋子
君上辈子后来稳定看的一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建议家里人一起面诊。
伍美梅和宋志国是百分百不肯去,说这种医生是骗钱的,人没病都说你有病,还是看的精神病的,他们没精神病不用看。
但宋盈君还是去了,心理医生建议宋盈君还是可以偶尔给宋子君吃一点糖,不要把“吃甜的”这个事情太特殊化,就让它当成是日常生活一样普通,这样宋子君就不会对甜食有不健康的心理依赖。
看完宋盈君之后,心理医生就更建议她把父母带过来看看,她觉得这两姐妹的问题,根源还是在父母那儿。
后来那个心理医生也成了宋盈君的心理医生。
一行人去到离卫家涌小学不远的地方,就看见校长和副校长,两个主任和一排老师在门口等着。
唐校长比其他人更焦急,时不时抬手推鼻梁上的眼镜,左顾右盼。
几个主任也没好到哪儿去。
他们身后都已经停好了他们的自行车——他们商量好了,考试前半小时,如果考生还没到齐,他们就马上骑车到那家人屋里去,抢也要把学生抢出来,先把试考了再说。
他们看到宋盈君带着宋子君过来,都很高兴地把宋子君让进校门去,其中一个老师在手里的点名册上找到宋子君的名字打上勾——
“考试时间是九点半开始,十一点结束,时间还早呢,但已经能进考场了,考生先进去找到座位等吧。”
“家长可以陪着考生到考场门口的,考生进了考场之后会有监考老师带着她到她的座位的,家长放心。”
“你们家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头一个这么重视考试的!大家放宽心,天气热,大家是进学校喝着茶水等还是回家里等?”
他们为了让家长把这件事重视起来,甚至让学校饭堂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饭,让送考生来的家长可以随便吃。
还真别说,有些家长不太想孩子上初中,但是为了这顿免费的吃的,还是把孩子带过来了。
校长和老师之前开会商量过了,只要来考了试就好办,后面可以再去劝家长给孩子来上课。
他们当中甚至有老师一狠心就提议,说实在不行,到时就跟家长说要来初中部报到才给发小学毕业证。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招是下下策,搞不到又得被举报,而且有些家长可能根本不在乎孩子有没有那个小学毕业证。
那个证确实也没多大的吸引力。
但是到底也是没办法之中的一个办法,再怎么也得试试。
宋盈君和苏美兰都商量好了,村里这边日间不开店,镇上的小炒店照常营业。
所以宋盈君今天都特别有空,苏美兰到中午也都闲得很,就不留在学校吃饭了。
宋盈君难得见到唐校长,赶紧先跟他提自己想跟他商量夜校的事情。
唐齐临一听也很激动:“我跟我江城的同事商量商量,今年有几个同事想评职称,但年龄不太够,可能需要一点其他奖项做支持,我看能不能让他们来这儿代一会儿课,他们的水平是可以教初中的,放心。”
宋盈君一听就有戏:“没问题的,我家的三个员工好像是念完小学的,但是具体水平在哪儿还是得你们来试。”
唐齐临脑子转得飞快:“这个到时给她们做份摸底试卷就行了。她们光来上课也不行,这课上出来就得上得有价值!我跟江城那边教育局的朋友商量一下,看夜校上出来,这毕业证能不能盖他们的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