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1988(162)

作者: 雨霖咛 阅读记录

不然她怕一下子让她们脱离以前的环境,一个是不习惯,二来是如果她的生活习惯跟这里的人分别很大的话,很容易受到排挤,受到排挤她们可能就更加没办法好好适应这里的生活,陷入恶性循环。

并不是宋盈君多虑,而是小孩子没有大人那么多顾虑,对待同龄人的喜恶是表现得很明显的。

尤其是宋盈君时刻记着妹妹上辈子抑郁发作时的样子,她就更加小心。

但是唐校长和他约过来的几个朋友不是这么想的。

来的是江城教育局的,还有省实验学校的校长,还有好几个老师。

他们都在劝宋盈君让宋子君到省实来念书,主要是想让她进实验学校的艺术班。

这个艺术班是学校新开的,跟国家戏剧院合作的一个班,他们还拿了国家补贴的。

但是说白了,你不能光拿钱不办事,他们得交出成绩。

唐齐临办卫家涌学校的文娱楼不光建个校,师资配套得跟上,当时就跟省实的老师接触过。

省实的老师也有类似这种“下乡支教”的项目,领导得做做样子去参加。

他们到了卫家涌小学,就说看看学校的学生资质。

音乐舞蹈老师还是安排之前晚会的合唱团,先是合唱,还排了段舞台剧。

宋子君也参与了。

表演完,宋子君的表现十分好,江城去的老师都觉得是可造之材,最好是能到江城去,再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省实的校长和几个相关的老师苦心婆心地劝宋盈君——

“我们的老师都是国家级的演员出身的,教学方式目前也是跟首都那边看齐的!”

“孩子这个年纪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现在开始读最好不过!”

“而且你妹妹的形象好,现在她对舞蹈戏剧都这么感兴趣,这不正正好么?”

“你是不是担心她的文化课?这个不用怕的,文化课绝对不会落下,咱们省实的名声,你随便去打听。”

“还有你说的堂妹,其实也可以安排着一起来,我看她在戏剧创作方面也有可造之材。”

“你不用担心别人会说闲话,我们会安排她们进相应的班。我们学校其实也有不少关系户的,你用担心这个。”

“省实现在有特尖班,那个是给专攻文化课的学生yfnw的,然后就是特长班,专给你妹妹和学妹这类学生提供适应的教学。”

“可不是嘛,我们学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现在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的,孩子也有更多的选择。”

“是呀,而且又不是社会上那种一般的技校,文化课的老师资质也是过硬的。”

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宋盈君也动摇了。

留她们在卫家涌终究不是办法。

她想留着院子等卫家涌发展是她的事情,现在卫家涌的教育资源比不上江城是事实。

送他们离开的时候,宋盈君跟他们一一握手——

“谢谢你们给我提供这个机会,我会好好考虑的。”

“但我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我得先问过他们。”

“我会尽快给你们一个答复。”

唐齐临和校长还有几位老师最后还是再劝——

“你跟孩子们好好谈谈,她们估计也想来江城的。”

“孩子的意见是要问,但是你做家长的很多时候得帮他们做做决定,有些事情他们不懂的,你做大人的懂。”

“先带她们过来嘛,还是孩子,适应适应就好了。”

“我上次是去到卫家涌见过她们的,她们跟卫家涌那里的人都合不来吧,怎么看也像是江城这边的孩子,来这里不会适应不了的。”

几个老师也是觉得,宋子君是个有潜力的,哪个老师不喜欢资质好的学生呢?

宋盈君是真心感谢他们,这种机会实在难得。

杨晶莉和卫国就在他们咖啡馆窗边看着。

卫国是觉得这谈得肯定不错。

杨晶莉也看出来的,她看出来之后就更加不甘心:“凭什么呀!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来的村姑,来江城开个店就想山鸡变凤凰了?这是打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卫国听着这话相当不舒服,他皱了皱眉,不想去反驳,没作声。

杨晶莉说完,也察觉自己说错话了,看了眼自己丈夫,说:“你虽然也是那边出来的,但是你跟那些人不一样。”

卫国“唔”了声,心里的不舒服始终挥之不去。

杨晶蓝赶紧转移话题:“你说我要不要去打听打听他们说的什么啊?真是让他们家小孩子来咱们孩子学校读书,那我是要跟其他家长们抵制的,省实又不是什么野鸡学校。”

卫国没那个心情,他说:“你想做就做吧,我支持你的决定。”

卫国的语气实在敷衍,杨晶莉听出来了,但她这会儿不敢惹卫国,刚刚那话,她知道伤卫国自尊了。

她又不是故意的!

元旦前夕,卫家涌学校就宣布了要放一天假,正好星期一,连着星期六日,相当于放三天的假。

卫家涌学校的文娱部安排了节日晚会,排了个舞台音乐剧。

这个剧是跟江城的省实验学校合作的,学校表明了到时要去江城的省实验学校表演。

其实也有让宋盈君把两个女孩送到省实,让她们自己跟老师谈谈的意思。

宋盈君本来打算提前把两个女孩先接上来,表演那天再带她们过去。

但两个女孩更想跟着学校的包车一起去江城,她们还跟其他同学一起去买零食,到时在车上吃,像去郊游一样。

宋盈君就由着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