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17)
宋子君摇摇头:“吃席的时候我吃了好些红烧肉和焖鸭肉,他们不爱吃鸡胸肉,我都吃了,现在饱着呢!”
宋子君深知吃席要比手快,大人们说事的时候她哐哐吃,老实说她当时吃得老涨肚了,专挑肉吃,现在还有点腻得慌。
坐了一会儿,两姐妹都还没饿,宋盈君就打算把剩下的三垄已经能收的红薯给刨出来。
离墙近的这三垄是春薯,比远点的那两垄早种,薯叶子已经枯了。
本来再晚点收也行,但宋盈君觉得时间差不多,她过几天做生意又要用红薯,有现成的可以收,她就不用拿钱买了。
微暗的天色下,红薯地上方悬浮着的淡金色图标更加醒目。
宋盈君戴好劳保手套,拿锄头轻轻地先把土刨松,再用木棍挖。
她下苗的时候插得疏,一株苗下能挖出四五个红薯来,全都是大个头。
宋子君起初也跟着挖,后来她就只管拉着大箩筐跟在她姐后头,把翻出来的红薯抖干净土再扔进箩筐里。
尽管就三垄,但红薯结得又大又多,一箩筐装不下,每装满一筐,两姐妹就拖回杂物房里。
杂物房不小,除了装谷子之外,还留一块地,上头铺了干稻草。
两姐妹就把红薯都摆干稻草上,再回去装新的一筐。
收好红薯,两人真的累了,这次家里没闲杂人等,宋盈君到手压井那儿打了好几桶水,让妹妹先去洗澡。
“用香皂洗,肥皂洗多了皮肤皱得像老太太。”宋盈君怕妹妹又为了省不用香皂,特意吓唬她。
宋子君很快就点头说:“好!”
反正她姐不跟她一起洗,她用肥皂她姐也不知道的吧?她听婶说过这香皂贵得很哩!
她得替她姐多省点!
宋盈君一看她妹的样子就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说:“你出来我要检查的,你用香皂肥皂我一闻就知道了。”
老式肥皂的味道实在有点大也不太好闻,宋盈君记得自己以前是只用来洗衣服的。
宋盈君想,过几天到镇上一定要买瓶沐浴露回来!
她提着水桶进洗澡间,直接把里头放着的半截大运河肥皂拿走了。
宋子君这下只能乖乖地用香皂。
她就奇怪了,怎么她想啥她姐都能猜出来呢。
宋盈君趁妹妹去洗澡,她又先数了数钱。
刚才收红薯又进了十五块,今天的钱进进出出,除去坐车吃东西进,从批发部货和交三十块修路钱,她今天种田、工资,卖炸红薯的钱加起来,还有七十五块三毛五分。
这个钱真的不少了,她刚才收完红薯的时候,地里又重新出现悬浮的奖励图标,就像上午她割完禾之后地里又有图标一样,那就意味着她再去种地还有奖励。
她估算了一下,这几天她再去地里干几天活,四天后肯定能赚够138块,到时一定能顺利拿到那个阿姨的黄鱼车。
生意的事儿稳了,宋盈君心满意足地到厨房起灶做晚饭。
她往灶膛里架三根柴,团一把干稻草,划火柴把火引着,没一会儿就把这两窟的大土灶起好了。
小筲箕掏米,往大铁锅下加了水下了米盖上盖儿。
宋盈君好久没用过大土灶了,不太放心,就一直盯着火,看着锅盖被泡沫顶起赶紧开盖,米香跟着泡沫扑起来,她拿个大勺子搅搅锅里的米,泡沫就下去了。
盖好盖子,她再从灶膛里挑了根粗的柴出来,拿到水缸边舀勺水把火灭了。
宋盈君和妹妹都爱喝米粒米汤分明的粥,这种粥没汤泡饭的水那么清,但米汤也没有到糊糊的地步,吃着解渴又舒服。
大滚一次之后再小滚一次,焖一会儿,粥就好了。
粥煮好,宋盈君把它倒进另一个小锅里,小锅放进装着凉井水的大铁盆里降温,这样粥里的米粒不会泡发得厉害,能让米汤保持着现在的清淡。
宋盈君再在墙上挂着的小竹篮子挑几颗蒜米和辣椒。
蒜米拍扁,辣椒切圈。
她又凭着记忆打开厨房一角的大木橱柜,在最顶层看到了黄底红印花的搪瓷罐,打开盖子,果然看到猪油。
架铁锅,锅热挖一勺猪油下锅。
猪油在热锅面上一烘,肉香马上窜起。
再下蒜米和辣椒爆香,下红薯叶迅速翻炒。
柴火旺,铁锅热得快,红薯叶很快就软熟,再往里喷点水,洒点粗盐,翻炒几下就铲进碟子里。
洗完澡出来的宋子君被院子里的肉菜香味勾得口水都出来了。
她看到她姐在厨房门口的石板桌上摆碗碟,以为她姐还留了酒席的肉回锅了呢,结果走近一看,竟然只是炒红薯叶!
宋盈君把筷子递过去,宋子赶紧尝了一筷子红薯叶。
红薯叶脆口,细嚼下,蒜香微辣里还有肉烤炙过的香味,香得宋子君扒了好几口白粥,又忍不住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嚼起来。
她以前住宋家村,红薯叶都是用来喂猪的,也有人炒过红薯叶,可是都没她姐炒的香!
她下午的时候明明吃了那么多肉,以为自己今天是再也吃不下肉味的东西了,可是这个红薯叶,香得她实在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宋盈君看着妹妹大口吃菜喝粥满足的样子,心情也好了起来。
解决完那些糟心事,卫疆那边她也安抚过了,现在她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宋盈君给她和妹妹煮了个红薯粥煎了俩鸡蛋,吃过早餐,两人都换上比较新的裙子,她载着妹妹骑车离开家。
先到村口小卖部那边的水果摊,买了两斤苹果,再去村上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