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1988(245)

作者: 雨霖咛 阅读记录

“好家伙!正厅又是个大铁门!”

“没见识!人家那叫什么小区,那大门是人……人小区公家地方!你说的正厅才是人君子家门口!”

“那那也大!园子还栽树啊草啊……有葡萄架!架子下头还有大木椅子!还有池子养鱼!”

“地面两层那大的!地下头还有一层呢!”

“听说家具都是从香港和国外进口回来的!那大吊灯挂了两层楼老!老多灯泡了!”

“房间又大又多!屋里都是香的!”

“疆子和君子这两口子,赚老大钱了!”

“嗐!啥疆子君子,得喊卫老板宋老板!”

……

宋志国越听那气越上头,脸越来越黑。

伍美梅就更明显,嘴角都快撇到脖子了。

两人对了个眼色,又回到郑月英家。

郑月英倒是不吵了,手里端个搪瓷盆往门外泼水,正好泼了宋志国和伍美梅一脚。

郑月英“哎”了声,想着对方要是说她,她该怎么骂人堵她门口呢,抬眼就看到来人,顿时冷笑出声。

“哟!宋厂长伍主任,回村吃席呐?!”

伍美梅一跺脚,捶着胸口说:“月英姐!那白眼狼哪能看得上我们这种穷父母啊!”

宋志国也紧跟着叹了一口气:“三两句说不清楚,大过年的,我们给小孩子带了点零食,咱们……进屋聊?”

郑月英一听伍美梅这语气,心里先觉得这是盟友来了!再年宋志国手里那大包小包的,眼都亮了。

她挽着伍美梅的手往屋走:“哎呀来就来带什么零食呐!进屋聊进屋聊!”

伍美梅回头看了眼宋志国,宋志国默默地冲她竖了个大拇指。

第141章

宋志国和伍美梅在郑月英家待了几个小时,宋志国坐得憋闷,因为郑月英压根不知道宋盈君家的地址在哪。

中途郑月英为了表示自己在村里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出门去拉几个小年轻问。

但小年轻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听说在个大园子里头!”

“要过桥!过条很长的大桥!就桥边!”

“对对对!说是她家楼上能看得见江!晚上江面上有挂着彩灯串的大轮船开来开去的!”

宋志国越听越烦,这说了跟没说没分别!

江城那江那长着宽着,连到海去!江边是哪边他哪分得清,又不熟悉江城!

他示意了几次伍美梅要走,可伍美梅跟郑月英骂上头了,这会儿正骂到宋盈君还是婴儿的时候——

“就她难带!饿不得一丁点儿!哭个没完没了!哄也哄不好!我那时候拿着个枕头就想捂死她!”

“哎!那可是真难带!我家俩儿子,饿了就哼哼,给点米糊就好了,不带哭的,可省心了!”

“可不么!儿子就是懂事!”

“听说妞儿小时候爱哭的,长大那性子就烈,不孝顺呐!”

“准了!月英姐!这话准的!”

宋志国看着伍美梅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儿,知道她是聊高兴了,有些话他也认同,但他觉得伍美梅有点儿忘形了。

他故意咳了几声,说:“我们做父母的,包容一下子女这点脾气还是能够的,盈君的性子烈是烈,但是是个懂事的,将来养老和养弟弟,她肯定不会不帮。”

他这话是说给伍美梅听的,伍美梅听懂了,脸上的笑瞬间就退了下去,住了嘴。

她是记得宋志国的“计划”的——要在外人面前多说宋盈君的好话,把姿态摆好,哄好宋盈君,将来给他们养老,把家产都给她弟!

可是她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好话她可说不出几句,骂宋盈君的话她可以说上几个月。

但她又信得过她男人的计划,只好别别扭扭地止住这个话题。

郑月英不清楚宋志国打的哑谜,她也聊高兴了:“这可说不准,当初她那六亲不认的架子端的高高的呐!全村人都晓得她要跟你们断亲了!”

宋志国脸色不太自然:“她那是闹脾气呢,气头上的话可不作准。”

郑月英:“那这回人家大别墅入宅,咋不请你俩上江城呐?”

宋志国又是叹了长长一口气:“怪我跟美梅,小时候

给她惯的,这脾气也是倔,到现在气还没消。”

郑月英可不管宋志国什么厂长不厂长的,家里也没有指望他宋志国,张嘴就是嘲讽:“那这气得也够久的,都五六年了。”

伍美梅拍拍膝盖上的裤管子站起来,说:“我得回去做晚饭去了。”

宋志国也站起来,说:“咱们下回再聊啊,下回你到我们家来,再好好聊。”

郑月英也不留人:“行行,下回聊。”眼看着要做晚饭了,她可不想给这俩做吃的。

宋志国和伍美梅回去的路上又是大吵一架——

“这趟一点儿收获都没有,你还跟她唠什么!”

“我就是憋气憋久了,难得跟她说得来,多说两句怎么了!”

“不是说好了在外头要说她好话的吗?!你眼光能放长远点儿吗?!为了儿子也不行吗?!”

伍美梅没话了。

别的不行,但“为了儿子”,她不行也得行!

宋盈君按省内的习惯,新房入宅的第一年必须全家人在新房里过,所以今年跟卫疆和两个女孩都没回卫家涌过年。

入宅酒席过后,卫疆找了几个阿姨专门把家里里外外都重新打扫了一遍,也不用宋盈君烦心家里的事情。

卫疆跟杨津的公司也已经正式搬到了新的写字楼里,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自从那次坠机事件之后,杨津的父母一直都觉得怎么帮宋盈君都帮不够,所以这次宋盈君跟卫疆家入宅,他们帮忙联系装修的设计师,帮忙从国外订家具,杨母还带着家里的阿姨到现场盯着人搬进屋子里。